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12 > 王文远平衡针疗法 > 正文
编号:12306633
平衡针疗法.pdf
http://www.100md.com
第1页
第16页
第5页

    参见附件(106kb)。

    平衡针

    1 . 升提穴

    定位 : 此穴位于头顶正中,前发际正中1 0 c m (5 寸),后发际直上1 6 c m

    (8 寸)出,双耳尖c m (1 寸)处。

    局部解剖: 布有帽状腱膜和左右颞浅动脉 静脉,及左右枕动脉静脉吻合

    网, 分布有枕大神经分支。

    取穴原则:定位取穴

    针刺原则:定位取穴

    针刺特点:以针刺枕大神经分支或额神经分支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刺方法:针尖沿皮下骨膜外向前平刺4 c m (2 寸)左右, 一只手向前进

    针,另一只手可摸着针尖不要露出体外。

    针刺手法:采用滞针手法,待针体达到一定深度时,采用顺时针捻转6 圈,然后再按逆时针捻转6 需1 0 圈后即可将针退出。

    针感: 以局部强化性针感出现麻胀紧沉为主。(3 0 分钟左右自动解除)

    功能: 升阳固托,益气固本,助阳止泻,补肾健脾,调节内脏,抗衰老,增加机体免疫机能。

    主治: 脱肛,子宫脱垂,胃下垂等中气下陷性疾病为主。临床还用于治疗

    阳痿,早泄,遗精,遗尿,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肠炎,慢性肠炎,低血

    压,宫颈炎,阴道炎,过敏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体质过敏,偏瘫等。

    按语: 升提穴是以主要部位功能命名的一个特定穴位。临床主要用于治疗

    内脏下垂,中气下陷性疾病为主。均有补气穴,壮阳穴之称。同时对生殖

    泌尿系统,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都具有一定调节作

    用。是中医用于益气壮阳的首选穴位。亦可作为中老年人的保健穴位。还可

    作为一切慢性病的辅助穴位。对滞针后留下的针感一般3 0 分钟自行解除。

    歌诀中提到的肠风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肠炎。

    歌诀: 升提穴位头顶中,枕神分支额神经,向前平刺4 厘米,阳痿早泻遗尿精,脱肛脱垂胃下垂,前列腺炎与肠风。 (三寸毫针向前平刺2 寸 ,百会穴上一寸)

    2 . 腰痛穴

    定位: 此穴位于前额内侧动静脉分支和三叉神经的滑车上神经,前额两侧

    均有眶上神经分布。

    取穴原则:定位取穴,交叉取穴原则

    针刺特点:其刺以滑车上神经或左右刺以眶上神经出现的正为宜。

    手法: 针刺手法采用上下提插法,达到要求针感时,即可出针。单侧腰痛

    为平刺手法,不提插,对重症腰痛病人疼痛未完全控制,但在不发生晕针的

    情况下,可以留针。

    针感: 以局限性,强化性针感出现的酸麻胀为主。

    功能: 活血化愈,调节神经,止痛消炎。

    主治: 腰部软组织损伤,腰间盘脱出,强直性脊柱炎,急性腰扭伤,腰积

    劳损,坐骨神 经痛,不明原因的各种腰痛。

    按语: 腰痛穴是以部位功能定名的一个特定穴位,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腰部

    急性炎症及慢性炎症引起的病变为主。特别对腰部软组织损伤,腰间盘突

    出。因炎症引起的坐骨神经痛还需配针刺相关穴位,臀痛穴,膝痛穴,踝痛

    穴。一般在炎症期,水肿期需要卧床3 需4 周。待临床治愈后,两个月内还

    要减少环境诱发因素,以巩固临床疗效。

    歌诀: 腰痛穴位额正中,针刺滑车上神经,定位取穴三方向,主治各种腰痛症,椎间盘出腰扭伤,腰积劳损用之灵。

    (3 寸毫针双侧腰痛/ 中腰痛向下平刺1 需2 寸,左侧腰痛向右平刺,右侧腰

    向左平刺,腰上部向上平刺1 需2 寸)

    3 . 急救穴

    定位: 此穴位于鼻唇沟与鼻中隔联线的中点。

    局解: 不有口轮匝肌和面神经颊支,眶下神经分支及上唇动静脉。

    取穴原则: 定位取穴。

    针刺特点: 以针刺眶下神经分支或面神经颊支出现的针感为宜。 功能: 醒脑开窍,回阳救逆,抗休克,疗昏迷,调节神经,消炎止痛。

    主治: 休克,昏迷,晕厥,晕车,晕船,晕机,临床还可用于治疗中暑,小儿急,惊风,癔症,癫痫,精神分裂症,急性腰扭伤,痔疮,低血压,高

    血压,冠心病心绞痛。

    按语: 急救穴是用于病人急救的首选穴位之一,是以功能主治定名的一个

    特定穴位。选用该穴具有取穴方便,针感强疗效突出。临床主要用于各种急

    症,重症及昏迷的病人为主。手法反复提插捻转,加大刺激量。为迅速强化

    针刺效果,可同时配合相关急救穴如降压穴胸痛穴,腰痛穴,咽痛穴等,必

    要时还必须积极配合中西医综合急救措施,此外还是中老年人的保健学位之

    一。

    歌诀: 急救穴居鼻中隔,针刺眶下面神经,唇沟中隔斜上刺,休克昏迷与

    中风。

    (1 寸毫针向上斜刺0 3 需0 5 寸 ,4 5 度角)

    4 . 胃痛穴

    定位: 此穴位于口角下一寸或下颌正中点旁开3 厘米(1 ,5 寸)。

    局解; 在口轮匝肌和 肌之间,布有三叉神经第三支下颌神经几下唇动静脉

    分支。

    取穴原则: 男左女右取穴。

    针刺特点: 以针刺三叉神经第三支产生的针感为宜。

    手法: 滞针手法

    针感: 以局限性针感出现的酸麻胀为主。

    功能: 健脾养胃,调节胃肠,平衡心理,活血化瘀,疏肝理气,消炎止

    痛,健胃消食,促进溃疡愈合。

    主治: 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消化道溃疡,急性胃痉挛,膈肌痉挛。临床

    还可用于治疗晕车 ,晕船,晕机,小儿消化不良,原发性痛经,糖尿病。

    还可作为保健穴。

    按语: 具有选穴少,针刺面积大,见效快,操作简便,易于普及等特点。

    临床不但用于治疗上腹部病变,还可作为慢性疾病的辅助穴位,可代替痛经穴,治疗妇科痛经。

    歌诀: 胃痛穴位下颌旁,男左女右取之良,消炎止痛三叉经,胃炎痉挛与

    溃疡,晕车晕船与痛经,消化不良服为尚。

    (4 5 度角进针,向对侧胃痛穴平刺1 需2 寸)

    5 . 偏瘫穴

    定位: 耳尖上3 厘米

    局解: 布有颞肌和颞浅动静脉额支,耳颞神经分支,枕大神经吻合支。

    取穴原则:交叉取穴

    特点: 针刺耳颞神经分支或枕大神经吻合支

    手法: 滞针或到位针刺手法

    1 :滞针手法:待针体刺入要求深度时,按顺时针方向捻转发生滞针,然后

    再按 逆时针方向捻转退回针体,此种针感一般3 0 分钟左右自行解除。

    2 . 到位针刺手法:对惧针,不愿留针的病人采用的针刺手法。

    针感: 以强化性针感出现的酸麻胀为主。

    功能: 益气壮骨,化痰却风,醒脑开窍,调节内脏,调节神经,调节平

    衡,扩张血管,解除痉挛,消炎止痛,降压降脂。

    主治: 脑血管意外引起的中风昏迷,中风后遗症- - - - 偏瘫;偏头痛,面神

    经麻痹,面瘫后遗症,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

    按语: 是治疗中风后遗症- - - - 偏瘫的特定穴位之一,临床也采用偏三针,(偏瘫穴,肩痛穴,膝痛穴),重病人可采用“偏五针”,在偏五针的基础

    上加臀痛穴,踝痛穴。原则上不留针,但对个别病人要求留针时,首先在病

    人不惧针,不晕针的前提下。一般可以留针4 需8 小时,最长可留1 2 小时,针体一般自行可退出体外,但对后遗症恢复期机体出现肌肉萎缩,偏瘫性粘

    连的病人可以配合患侧肩痛穴。膝痛穴,然后再针刺健侧相应穴位来收针。

    歌诀: 偏瘫耳尖上一寸,交叉取穴透太阳,耳颞神经枕吻支

    6 . 鼻炎穴

    定位: 此穴位于颧骨下缘的中点。

    局解: 在颧骨下缘的中点,布有面横动静脉,深层为上颌动静脉,和面神

    经颧支,下颌下颌神经耳颞神经支,深层为下颌神经。

    取穴原则:交叉取穴。

    针刺特点:以针刺面神经颧支或下颌神经耳颞神经支出现的针感为宜。

    手法: 无痛快速进针手法。待针体达到要求深度时,不提插不捻转自行将

    针退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06KB,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