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12 > 子午流注与灵龟八法 > 正文
编号:12307190
南少林时辰疗伤法.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51kb)。

    一、概述

    时辰疗伤法,民间称为"十二时"。所谓"十二时",也是民间流传较广的一种古老的按时取穴、按时投药的治疗方法,即"子午流注"之俗称,国外谓之"生物钟"或"生理钟"。自然界中,生物为了更好地适应环境节律,如季节、昼夜、时辰等变化,在亿万年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具有高度时间节律的生长活动特性,即"生物钟"现象。

    "生物钟"现象在自然界中非常普遍:青蛙冬眠春起,蝙蝠昼伏夜出,燕子春来秋去,雁群南飞北翔,公鸡丑时呜叫,蛇麻草寅晨开花,牵牛花破晓绽放,夜来香傍晚飘香,梅花盛开于冬日,桂花飘香于秋令,桃花斗艳于春季,荷花争妍于夏月......可谓比比皆是、不胜枚举。

    人类"生物钟"现象亦是如此,如人体之体温、脉搏、血压、血糖含量、基础代谢率、内分泌激素之分泌、经络电势等,均会发生昼夜性之变化,人对疾病、药物与针灸之敏感性亦均有周期之节律。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医学家就观察到,人体内存在着近似昼夜节律之生理现象,与自然界变化相适应,从而强调了因时制宜之重要性。

    我国传统医学"子午流注"是以《内经》"人与天地相应"、内外统一之整体观,以及阴阳相合、"刚柔互配"、五行相生之理论,用天干地支之度变易规律,来推算人体气血在经脉中昼夜循行流注、盛衰开合之时机,而获得最佳疗效之方法。先父戴良鸿老中医,研究此道有年,效验颇显,亦可佐证"子午流注"疗法优越之一斑。

    "子午"系指时间而言,以十二地支代表十二时辰,夜半为子时,阴至极而转阳,故子时一刻为阳之始;日中为午时,阳最盛而转阴,故午时一刻为阴之始。"子午"代表阴阳之开始与分界,故有"子午为经,卯酉为纬"之称。所谓"流注",流是流动,注是灌注,是指人体气血在经脉中如水之流行灌注。此系受自然界中日时变易之影响,从子时到午时,从午时到子时,随时间之推移,而出现周期性之盛衰开合,开时气血盛,合时气血衰。掌握此种气血流注盛衰开合之时机,针灸、投药、按摩即可提高疗效,显然有"因时施治"之意。

    伤科学是中医学科之一,在方药疗法上亦是按照八纲辨证施治的。尤其受到经络学说与气功之影响,产生以经络学说为主要理论依据,按气血传注经络之时辰,不同穴位受伤及点穴治伤等独特疗法,经历了长期的实践发展,积累了十分宝贵之经验,形成了颇有影响之"伤科少林学派",丰富与发展了中国伤科学。

    少林派治伤,是以经络气血传输为理论基础,创立了"血头行走穴道"等理论。此类理论之形成,既是中国医学基础理论之派生,亦系长期经验积累之成果。"血头行走穴道"论,最早见于明嘉靖二年异远真人所著之《跌损妙方》,全书以经络学说为立论依据,以穴位不同,按十二大穴血头行走时辰的不同论治,而自立伤科门户。书中所载之《血头行走歌》:"周身之血有一头,日夜行走不停留,遇时遇穴若损伤,一七不治命要休,子时走向心窝穴(鸠尾穴),丑时倾向泉井(膻中穴)求,井口(人中、龈交穴)是寅山根(两眼之间印堂穴之下)卯,辰到天心(神庭穴)已尽头(哑门穴),午时却与中原(命门穴)会,左石蟾宫(肾俞穴)分在末,吕尾(长强穴)属申屈井(神阙穴)酉,丹肾(关元穴)俱为戌时位,六宫(曲骨穴)直待亥时来,不教乱传斯为贵。"歌中涉及的十二个穴道之解剖位置,不少是处于人体的重要脏器部位,这些部位致伤出现之轻重证候已为临床医生所熟知,故在"血头行走穴道"理论的指导下,积累起来的治伤经验是值得借鉴的。

    笔者曾收治一病人王某某,男,成人,被人殴打胸部,嗣即觉腹中有气流自下向上冲,心慌意乱,六神无依,时而狂呼惊叫,语无伦次。家人疑为精神病,在某精神病院治疗,服药7天后,精神仍见萎靡不振。一星期后,忽然双目紧闭,昏迷不醒,一直以输液维持生命,达一个月之久,后转来就诊。只见患者牙关紧,双目闭,颈项强,手足直,两拳紧握,全身坚痉,口臭难闻。据家属代述:其于午时,心窝处受伤,恐因穴道被撞击而闭塞,故来我父骨伤科治疗。现每日2~3次以米汤及葡萄糖作鼻饲,二便失禁。其伤在巨阙穴处,此穴属任脉,系心之募穴,此穴被击中,冲击肝胆,震动心脏,轻则昏迷,重则致命。按子午流注理论急给午时药方加味。方药如下:

    夜明砂10克,枣仁10克,黄芩6克,自然铜10克,栀子10克,郁金10克,川连6克,菖蒲6克,丹参18克,甘草3克,水煎鼻饲。

    服药半小时左右,患者两眼睁开,怒目而视,腰部反张,上下起伏,动作急剧,烦躁不安。后又煎原药令服,神志渐清,不用鼻饲。有效则不更方,原方再服六剂。神志已清,惟四肢僵硬,尚未痊愈,遂用"洗伤一号"薰洗四肢及全身关节,且令其忌鱼肉油腻,惟食清淡之品,同时嘱三餐后服复方丹参片,后以调脾胃、益肝肾、补气血之药以善其后。两个月后痊愈,能参加一般体力劳动。

    近年来许多同道潜心治疗,刻苦钻研,屡次证实"子午流注"及"灵龟八法"等中国古代之"时间治疗学",无论在理论上,或是在实践上,均显示出强大之生命力。而国外"生物钟"学科之兴起,现代"时间治疗学"之发展,更引起国内外学者对这门古老科学之重视与关注,相信经过不断钻研与探索,必将成为卓有成效之疗法,而为中国医学宝库中一颗璀璨之明珠。

    二、十二时经络

    甲子属胆经,乙丑属肝经,丙寅属肺经,丁卯属大肠经,戊辰属胃经,己巳属脾经,庚午属心经,辛未属小肠经,壬申属膀胱经,癸酉属肾经,甲戌属心包络经,乙亥属三焦经。

    三、十二时配合时刻日夜共计九十六刻

    甲子:一时八刻,属胆经。

    乙丑:一时八刻,属肝经。

    丙寅:一时八刻,属肺经。

    丁卯:一时八刻,属大肠经。

    戊辰:一时八刻,属胃经。

    己巳:一时八刻,属脾经。

    庚午:一时八刻,属心经。

    辛未:一时八刻,属小肠经。

    壬申:一时八刻,属膀胱经。

    癸酉:一时八刻,属肾经。

    甲戌:一时八刻,属心包经。

    乙亥:一时八刻,属三焦经。

    四、十二时血路歌

    内八卦十二时血路歌

    子午卯酉血归中,寅申巳亥血归左,辰戌丑未血归右,再分六经行气血。

    十二时气血流注歌

    肺寅大卯胃辰宫,巳脾午心小未中,申膀酉肾心包戌,亥三子胆丑肝通。

    五、十二时气血起止部位

    子时气血注于胆原:出丘墟穴。腧足临泣。

    丑时气血注于肝原:出太冲穴。

    寅时气血注于肺原:出太渊穴。

    卯时气血注于大肠原:出合谷穴。腧在三间。

    辰时气血注于胃原:出冲阳穴。腧在陷谷。

    巳时气血注于脾原:出太白穴。

    午时气血注于心原:出神门穴。

    未时气血注于小肠原:出腕骨穴。腧在后溪。

    申时气血注于膀胱原:出京骨穴。腧在束骨。

    酉时气血注于肾原:出太溪穴。

    戌时气血注于心包络原:出大陵穴。

    亥时气血注于三焦原:出阳池穴。腧在中渚。

    六、十二时血脉所住处

    子时血行肚脐。下一日致命,不治难矣。

    丑时血行天池。十四日致命,过日不治。

    寅时血行额穴。廿日致命,过日不治。

    卯时血行大肠。二日致命。

    辰时血行肝壑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51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