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rtf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183kb)。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探讨(摘要)
齐鲁医学杂志 2000年第4期第15卷
肖国亮 董久花 房丽
肖国亮(荣成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科 山东省荣成市 264309);董久花(荣成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科 山东省荣成市 264309);房丽(荣成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科 山东省荣成市 264309)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278例中,男222例,女56例;年龄18~62岁,以30~45岁多见。腰4~5发病率最高,其次为腰5骶1.X线检查278例,腰椎侧弯168例,占60.4%;椎间隙倾斜134例,占48.2%;间隙变窄184例,占66.2%.CT检查及部分椎管造影均示有旁侧型髓核突出。278例病人采用推拿按摩、中医中药、骨盆牵引及硬膜外药物快速注入等方法治疗。①推拿按摩:病人俯卧床上,全身放松,深呼吸。医师站在病人患侧,用双手大小鱼际自臀部外上方开始向上揉腰肌,以促使病人放松腰肌,反复5次。用拇指指峰或肘部沿脊柱两侧从骶椎向上到腰椎及各椎间指压或肘压,压后再进行指揉,压力以病人可耐受为度,以缓解疼痛。用拇指按压患侧委中穴,肘压患侧环跳穴,被动伸屈患侧膝、髋关节5~10次。在突出明显部位以棘突为中心,在两侧向上下推分,并挤压两侧腰肌。医师牵拉病人双下肢,令病人分别左右翻滚45°.病人向健侧卧位,医师左手按压患侧肩部,使肩部向后,右手放在髂部,使髂部向前;肩部向前,髂部向后来回扭摆4~5次。②封闭疗法:本组220例病人(79.1%)在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后,给予硬膜外(突出间隙水平)药物快速注入(地塞米松5mg,维生素B1 100mg,维生素B12 500μg,10g/L奴夫卡因15mL)。床边骨盆牵引使突出物变小或缩回;减轻组织充血水肿,待纤维环修复症状消除后,腰部予以腰围固定,避免再次损伤。③中药治疗:根据中医理论,施行辨证施治。可分3型。肾虚型:宜扶正固本,强壮筋骨,方用千斤拔合剂。风寒湿型:宜祛风散寒化湿,方用千斤拔合剂去白芍、阿胶,加秦艽、防风、细辛。气滞血淤型:宜活血化淤、行气止痛,方用千斤拔合剂去阿胶,加当归、桃仁、红花。千斤拔合剂:千斤拔30g,杜仲12g,熟地12g,白芍12g,川木瓜12g,川牛膝12g,益母草30g,阿胶12g(烊化),茯苓15g,首乌18g,苡仁12g,钩藤15g,防已10g,党参21g,鹿衔草30g,大力王12g,丢了棒30g.水煎服,每日1剂。
讨论 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高,一部分病人适合手术治疗,但大部分人可用推拿、按摩复位。从本组资料看,手法按摩复位、硬膜外药物注入、骨盆牵引治疗,在急性期病人复位可能性很大,从而免去手术。随访结果表明,89%的病人可长期不再复发,另11%于1~2年内复发。复发病人可再次用手法按摩及中药等治疗,不能复位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对推拿按摩施力方向、大小、旋转和扭摆的程度,这要根据脊椎及周围肌肉的解剖因势利导。对中药治疗要根据病情辨证施治。
作者简介 肖国亮,男,1952年1月生,副主任医师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体会
王灵贤 2004-7-24 16:59:00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3年9月 第1卷 第6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自1999年以来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该病80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中,男62例,女18例;年龄27~65岁,平均41岁。腰部有外伤史53例,感受寒凉者12例,原因不明15例;主诉腰痛者74例,单侧下肢放射痛69例,伴小腿外侧麻木者64例,单侧下肢放射麻痛9例,趾背伸力减弱5例,排尿困难1例;脊柱侧弯36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73例。X线片检查,80例患者全部摄腰椎正、侧位片,其中脊柱生理曲度变直11例,侧弯62例,椎间隙变窄54例,伴有强直性脊柱炎1例,骨质疏松1例。CT扫描示80例中L 3~4椎间盘突出者1例。L 4~5 椎间盘突出者42例,L 5 、S 1 椎间盘突出者33例,L 4~5 、L 5 、S 1 椎间盘均突出者4例;其中3例为椎间盘突出后破裂呈游离型,2例为椎间盘钙化,1例合并强直性脊柱炎椎管狭窄,经治疗无效行手术治愈。
1.2 治疗方法
1.2.1 中药治疗 根据病因病机的不同分为4型分别组方治疗。(1)气滞血瘀型:治用行气活血化瘀止痛,药用桃仁9g,红花9g,当归12g,川芎9g,赤芍9g,五灵脂9g,枳壳6g,桑寄生15g,熟地9g;每日1剂,水煎服。(2)风寒湿阻型:以风寒为主,治宜疏风通络散寒止痛,药用川芎9g,防风9g,黄芪5g,荆芥9g,僵蚕9g,威灵仙6g,桂枝9g,木瓜9g,桑寄生9g,乌药6g;每日1剂,水煎服。以寒湿为主:治宜温经散寒、祛风除湿,药用桂枝9g,附子6g,丹参9g,干姜6g,肉苁蓉9g,川断9g,杜仲9g,枸杞子9g,元胡6g,白术9g,云苓9g,白芍9g;水煎服,每日1剂。(3)肝肾亏损型:治宜平补肝肾、强筋壮骨通络,药用熟地15g,山药15g,枸杞子15g,山萸肉15g,白芍12g,杜仲15g,鹿角胶6g,当归9g,鸡血藤15g,乳香9g,没药9g;偏阴虚者加服六味地黄丸,偏阳虚者加服金匮肾气丸,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4)湿热型:治宜清热利湿通络止痛,药用苍术9g,黄柏12g,薏苡仁20g,牛膝12g,木瓜9g,生地9g。
1.2.2 骨盆牵引 年龄轻,体质较好者,采取大重量牵引拉压法:患者取俯卧位,牵引重量与患者体重相等或稍大于患者体重,将患者双肩、背及骨盆分别固定于牵引床上,时间为15min左右,然后术者双手掌重叠放于椎间盘突出部位,进行持续有节律地向下按压30~50次,隔日1次;年龄大、体质差或并有高血压心脏病者,采用小重量骨盆持续牵引:患者仰卧于硬板床上,将骨盆牵引带绕腰部固定,牵引带两侧垫海绵,以防压伤髂嵴皮肤,牵引重量为6~10kg,每天牵引10h左右,一般需牵引3~4周,牵引期间应卧床休息。
1.2.3 推拿疗法 常规手法包括循经点按、揉、捏等以疏通经络放松腰背部肌肉;专科手法包括:(1)斜搬法:患侧在上,侧卧位,患侧下肢屈曲,健肢伸直,嘱患者腰肌放松,术者站在患者前面,用双肘部分抵患者肩前和髂后做肩向后,臀髂向前扭动,一般3~5次,在骤然旋转动作中,常可听到复位声响。(2)引腰法:患者取俯卧位,术者一手从双下肢穿过,并抬起双腿,另一手放在腰部有压痛侧的椎体处,在用力抬起双腿使腰部过伸的同时,突然用力下压椎体,两手互相配合操作2~3次。(3)摇髋法:患者取仰卧位,术者一手握踝一手扶膝,做大腿以髋为轴,顺逆时针方向转动5~10次。(4)直腿抬高法:患者取仰卧位,将患肢尽可能抬高,并在抬高时做足底加压的背伸动作,反复操作3~5次。(5)腰椎定位旋转法:适用于有腰椎棘突偏歪者,患者取端坐位,助手位于患者对面,用双手或双腿固定患者双腰及小腿,术者位于患侧外后方,一手由患侧腋下穿出,扣手于对侧颈后部,一手拇指置于棘突偏歪侧,使患者弯腰并曲向对侧,上手扶按颈后部,向下按压向患侧后上方弧形旋转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探讨(摘要)
齐鲁医学杂志 2000年第4期第15卷
肖国亮 董久花 房丽
肖国亮(荣成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科 山东省荣成市 264309);董久花(荣成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科 山东省荣成市 264309);房丽(荣成市第二人民医院外科 山东省荣成市 264309)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278例中,男222例,女56例;年龄18~62岁,以30~45岁多见。腰4~5发病率最高,其次为腰5骶1.X线检查278例,腰椎侧弯168例,占60.4%;椎间隙倾斜134例,占48.2%;间隙变窄184例,占66.2%.CT检查及部分椎管造影均示有旁侧型髓核突出。278例病人采用推拿按摩、中医中药、骨盆牵引及硬膜外药物快速注入等方法治疗。①推拿按摩:病人俯卧床上,全身放松,深呼吸。医师站在病人患侧,用双手大小鱼际自臀部外上方开始向上揉腰肌,以促使病人放松腰肌,反复5次。用拇指指峰或肘部沿脊柱两侧从骶椎向上到腰椎及各椎间指压或肘压,压后再进行指揉,压力以病人可耐受为度,以缓解疼痛。用拇指按压患侧委中穴,肘压患侧环跳穴,被动伸屈患侧膝、髋关节5~10次。在突出明显部位以棘突为中心,在两侧向上下推分,并挤压两侧腰肌。医师牵拉病人双下肢,令病人分别左右翻滚45°.病人向健侧卧位,医师左手按压患侧肩部,使肩部向后,右手放在髂部,使髂部向前;肩部向前,髂部向后来回扭摆4~5次。②封闭疗法:本组220例病人(79.1%)在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后,给予硬膜外(突出间隙水平)药物快速注入(地塞米松5mg,维生素B1 100mg,维生素B12 500μg,10g/L奴夫卡因15mL)。床边骨盆牵引使突出物变小或缩回;减轻组织充血水肿,待纤维环修复症状消除后,腰部予以腰围固定,避免再次损伤。③中药治疗:根据中医理论,施行辨证施治。可分3型。肾虚型:宜扶正固本,强壮筋骨,方用千斤拔合剂。风寒湿型:宜祛风散寒化湿,方用千斤拔合剂去白芍、阿胶,加秦艽、防风、细辛。气滞血淤型:宜活血化淤、行气止痛,方用千斤拔合剂去阿胶,加当归、桃仁、红花。千斤拔合剂:千斤拔30g,杜仲12g,熟地12g,白芍12g,川木瓜12g,川牛膝12g,益母草30g,阿胶12g(烊化),茯苓15g,首乌18g,苡仁12g,钩藤15g,防已10g,党参21g,鹿衔草30g,大力王12g,丢了棒30g.水煎服,每日1剂。
讨论 椎间盘突出症发病率高,一部分病人适合手术治疗,但大部分人可用推拿、按摩复位。从本组资料看,手法按摩复位、硬膜外药物注入、骨盆牵引治疗,在急性期病人复位可能性很大,从而免去手术。随访结果表明,89%的病人可长期不再复发,另11%于1~2年内复发。复发病人可再次用手法按摩及中药等治疗,不能复位者可考虑手术治疗。对推拿按摩施力方向、大小、旋转和扭摆的程度,这要根据脊椎及周围肌肉的解剖因势利导。对中药治疗要根据病情辨证施治。
作者简介 肖国亮,男,1952年1月生,副主任医师
中西医结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体会
王灵贤 2004-7-24 16:59:00 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 2003年9月 第1卷 第6期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伤科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自1999年以来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该病80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0例中,男62例,女18例;年龄27~65岁,平均41岁。腰部有外伤史53例,感受寒凉者12例,原因不明15例;主诉腰痛者74例,单侧下肢放射痛69例,伴小腿外侧麻木者64例,单侧下肢放射麻痛9例,趾背伸力减弱5例,排尿困难1例;脊柱侧弯36例,直腿抬高试验阳性73例。X线片检查,80例患者全部摄腰椎正、侧位片,其中脊柱生理曲度变直11例,侧弯62例,椎间隙变窄54例,伴有强直性脊柱炎1例,骨质疏松1例。CT扫描示80例中L 3~4椎间盘突出者1例。L 4~5 椎间盘突出者42例,L 5 、S 1 椎间盘突出者33例,L 4~5 、L 5 、S 1 椎间盘均突出者4例;其中3例为椎间盘突出后破裂呈游离型,2例为椎间盘钙化,1例合并强直性脊柱炎椎管狭窄,经治疗无效行手术治愈。
1.2 治疗方法
1.2.1 中药治疗 根据病因病机的不同分为4型分别组方治疗。(1)气滞血瘀型:治用行气活血化瘀止痛,药用桃仁9g,红花9g,当归12g,川芎9g,赤芍9g,五灵脂9g,枳壳6g,桑寄生15g,熟地9g;每日1剂,水煎服。(2)风寒湿阻型:以风寒为主,治宜疏风通络散寒止痛,药用川芎9g,防风9g,黄芪5g,荆芥9g,僵蚕9g,威灵仙6g,桂枝9g,木瓜9g,桑寄生9g,乌药6g;每日1剂,水煎服。以寒湿为主:治宜温经散寒、祛风除湿,药用桂枝9g,附子6g,丹参9g,干姜6g,肉苁蓉9g,川断9g,杜仲9g,枸杞子9g,元胡6g,白术9g,云苓9g,白芍9g;水煎服,每日1剂。(3)肝肾亏损型:治宜平补肝肾、强筋壮骨通络,药用熟地15g,山药15g,枸杞子15g,山萸肉15g,白芍12g,杜仲15g,鹿角胶6g,当归9g,鸡血藤15g,乳香9g,没药9g;偏阴虚者加服六味地黄丸,偏阳虚者加服金匮肾气丸,上药水煎服,每日1剂。(4)湿热型:治宜清热利湿通络止痛,药用苍术9g,黄柏12g,薏苡仁20g,牛膝12g,木瓜9g,生地9g。
1.2.2 骨盆牵引 年龄轻,体质较好者,采取大重量牵引拉压法:患者取俯卧位,牵引重量与患者体重相等或稍大于患者体重,将患者双肩、背及骨盆分别固定于牵引床上,时间为15min左右,然后术者双手掌重叠放于椎间盘突出部位,进行持续有节律地向下按压30~50次,隔日1次;年龄大、体质差或并有高血压心脏病者,采用小重量骨盆持续牵引:患者仰卧于硬板床上,将骨盆牵引带绕腰部固定,牵引带两侧垫海绵,以防压伤髂嵴皮肤,牵引重量为6~10kg,每天牵引10h左右,一般需牵引3~4周,牵引期间应卧床休息。
1.2.3 推拿疗法 常规手法包括循经点按、揉、捏等以疏通经络放松腰背部肌肉;专科手法包括:(1)斜搬法:患侧在上,侧卧位,患侧下肢屈曲,健肢伸直,嘱患者腰肌放松,术者站在患者前面,用双肘部分抵患者肩前和髂后做肩向后,臀髂向前扭动,一般3~5次,在骤然旋转动作中,常可听到复位声响。(2)引腰法:患者取俯卧位,术者一手从双下肢穿过,并抬起双腿,另一手放在腰部有压痛侧的椎体处,在用力抬起双腿使腰部过伸的同时,突然用力下压椎体,两手互相配合操作2~3次。(3)摇髋法:患者取仰卧位,术者一手握踝一手扶膝,做大腿以髋为轴,顺逆时针方向转动5~10次。(4)直腿抬高法:患者取仰卧位,将患肢尽可能抬高,并在抬高时做足底加压的背伸动作,反复操作3~5次。(5)腰椎定位旋转法:适用于有腰椎棘突偏歪者,患者取端坐位,助手位于患者对面,用双手或双腿固定患者双腰及小腿,术者位于患侧外后方,一手由患侧腋下穿出,扣手于对侧颈后部,一手拇指置于棘突偏歪侧,使患者弯腰并曲向对侧,上手扶按颈后部,向下按压向患侧后上方弧形旋转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RTF附件(18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