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12 > 腰腿痛的治疗 > 正文
编号:12307347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辨证治疗浅谈.rtf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28kb)。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辨证治疗浅谈

    发表时间: 2006-12-06 02:22 作者: 古楼书生 来源: 伤寒网

    字体: 小 中 大 | 打印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医辨证治疗浅谈

    [摘要] 目前在临床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开展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有手法按摩、腰椎牵引、腰部理疗、中药内服外用以及各种形式的手术治疗等。其中,在辨证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病机选服相应的方药有着确切的疗效,选用的方药可以起到明显的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作用。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辨证论治

    [正文]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症,其标志性临床表现是腰部疼痛伴有坐骨神经牵拉而引起的放射性疼痛,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多发于青壮年,患者十分痛苦,有马尾神经损害的患者会出现大小便功能的障碍,严重者甚至可以导致截瘫,对患者生活、工作和劳动均可造成很大的影响,严重者甚至不能自理生活。目前在临床上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开展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有手法按摩、腰椎牵引、腰部理疗、中药内服外用以及各种形式的手术治疗等。其中,在辨证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病机选服相应的方药有着确切的疗效,选用的方药可以起到明显的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还证实,中药内服不但可以减轻炎性反应,缩短炎症期和减轻结缔组织形成,而且还能促进变性神经纤维恢复,减少胶质纤维增加,减轻瘢痕化及瘢痕对周围神经组织的挤压等。

    1. 历代文献综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应当属于祖国传统医学中"腰脊痛"、"腰腿痛"的范畴。

    中医虽然没有"腰椎间盘突出"的病名但对于其有关的临床症状却早有叙述。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曾经提到:"衡络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俯仰,仰则恐仆,得之举重伤腰"; 又云:"肉里之脉令人腰痛,不可以咳,咳则筋缩急。"清代医家程钟龄在《医学心悟》中也说:"腰痛拘急,牵引腿足"。以上文献均可以说明,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特征性症状为腰痛合并下肢痛。这与现代医学所提到的有关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基本相同。祖国传统医学把具有这些特征性临床表现的疾病称之为"腰腿痛""腰脊痛"或"腰痛连膝"等。

    2.病因病机

    有关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表现(即祖国医学"腰脊痛""腰腿疼"的范畴)病因病机的有关论述历代医家均多有涉及。

    概括而言,多数医家都普遍认为该病的病因病机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2.1肾阴肾阳的亏损:

    《黄帝内经》中曾经提到:"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说明肾中精气的亏损或者肾阴肾阳的亏虚,腰膝腿足失其濡养,进而导致腰膝疼痛,是为"不荣则痛"的范畴。另外,肾脏的亏虚、正气的不足也是外邪容易侵袭人体的内在因素。

    2.2感受风寒湿热等外来邪气,外界风寒湿热的邪气侵袭人体,闭阻气机,影响气血运行,气血运行失畅,气机阻滞,引起腰膝疼痛,是为"不通则痛"的范畴。

    2.3跌仆损伤

    不慎外伤,伤及腰部,血络损伤,血溢脉外,离经之血不能机体及时吸收,瘀血内阻,影响气血的正常运行,也可以导致腰膝的疼痛,此也属于"不通则痛"的范畴。

    总之,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可以概括为以上三个方面,而其病机则可概括为"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两个方面。

    3辨证论治

    祖国传统医学认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病机在于"不通则痛"和"不荣则痛"两个方面。根据"实则清利,虚则补益"的基本治疗原则,临床上对于该病的的治疗也应该以"通法"和"补法"为主。

    "通法"主要是指祛除邪气的一种治疗方法。临床上根据感受外界邪气的不同,可以分别采用活血化瘀、清热除湿、温散寒湿、化痰祛瘀等方法。"补法"则要根据气血阴阳偏虚的不同,而分别采用补益气血、温补阳气或滋养阴精的方法。但是临床上仅有虚症或仅感受外邪者较少见,而以虚实夹杂较为多见。对于临床表现为虚实夹杂证的患者,则应根据感受邪气的不同以及气血阴阳亏虚的不同,而运用"通补兼施"的治疗方法,"泻实不忘补虚,补虚不忘泻实","通法"与"补法"应当相互配合使用。

    根据其特征性临床表现以及以上所分析的病因病机,笔者认为临床辨证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时,应该将其分为气滞血瘀证、风寒痹阻证、湿热痹阻证、肝肾亏虚证四种证型进行论治。下面分别论述之。

    3.1气滞血瘀证

    临床表现:患者腰腿疼痛如刺如扎,夜间疼痛加重,痛有定处,痛处拒按,腰部板直僵硬,俯卧转侧艰难,大多数患者近期有腰部跌仆闪挫的外伤史,舌质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脉弦紧或细涩或结代。

    治疗以活血祛瘀,舒筋通络,行气止痛为主。方药:王清任身痛逐瘀汤为主加减,临床宜重用桃仁、红花、归尾等活血化瘀药,辅以川芎、香附等活血理气或通络止痛的药物,并根据其是否有虚症而酌情增加扶正药物。

    齐立卿[1]等采用自拟通经宣痹汤(制川乌、补骨脂、木瓜、川牛膝、穿山甲、当归、桃仁、川芎、独活、地龙、芍药、甘草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6例,并设对照组62例,口服腰痛宁治疗,半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02%,对照组总有效率83.8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3.2风寒痹阻证

    临床表现:患者腰膝腿足冷痛明显,受寒或阴雨天加重,患者感觉腰膝或肢体发凉,遇寒冷则疼痛不适的感觉加重,得温则疼痛的感觉减轻身体舒适,舌质淡白,苔白滑或腻,脉沉紧或濡缓甚或浮紧。该类患者可有感受风寒湿邪的病史。

    该证型的治疗当以祛风除湿,温经止痛,调和气血为主。方药:以张仲景甘姜苓术汤为主方加减。临证处方时,应重用祛风散寒止痛的药物,如麻黄、细辛、桂枝等;如果寒邪偏胜可酌加用干姜、炮附子等温经散寒;如果风邪偏胜还可以可酌加秦艽、羌活等以祛风除湿。若患者病程较长,有气血亏虚的表现,又感受风寒湿热的邪气,可以用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RTF附件(28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