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12 > 符中华浮针疗法 > 正文
编号:12308745
腕踝针治疗运动创伤的应用研究.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39kb)。

    腕踝针治疗运动创伤的应用研究

    师德明返回2003第二期目录

    摘 要:研究腕踝针对运动创伤的治疗效果。对各类运动损伤患者,本组共计98人,运用腕踝针进行治疗观察,结果显示总有效率达100%,在一个疗程(10次)内,新伤治愈率61.29%,旧伤治愈率22.22%,掌握不同外力作用下的运动创伤,有利于治疗伤痛时的查区选点、对症治疗以及判断疗程。实践表明腕踝针治疗运动创伤简单易行,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无副作用,易被患者接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具有普及推广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皮下浅刺 经络 皮部 循经感传 外周游离神经末梢 全息

    1、腕踝针及特点

    七十年代正式公布于众的腕踝针是以中医经络学说为基础,总结西医电刺疗法和中医传统针刺疗法的经验,经过反复实践探索出来的,是中西医结合创造性的成果。它遵循循经感传的规律、神经感传的规律、全息学说,它依据十二皮部在身体的分布,将人体划分为六条带或区,通过十二皮部在腕踝部的络穴,作为进针点,各进针点主治相应带(区)内疾病,用毫针沿皮下浅刺,治疗相关病症,实践证明,腕踝针简单易学,简单易行,治疗运动创伤见效快、范围广,安全、无任何毒副作用,具有普及推广的实用价值。

    2、治疗方法

    2.1查区选点:

    根据患者自述症状和医者诊断结果,确定患者在身体所在的部位,再按所在部位定所在区,再按区定进针点。进针点要尽量少,针对性要强,有的病需多次治疗时进针点不宜固定在一点上,以免形成针疤,可上下移动一点,最好不要变线。

    2.2进针方法:

    2.2..1针具:用针长40mm,柄长6mm,针体直径0.32mm的不锈钢毫针。

    2.2..2弹针管:用一般吸饮料的细塑料管或用过的圆珠笔芯子一节,其长度为44mm,将其一端切一斜口,如图所示。

    2.2.3进针:A、进针点及医者常规消毒。B、进针法:弹针法,将针装入弹针管内,针尾露出进针管2mm,针尖在弹针管的切口远端,切口对准进针点,管与皮肤成10°-15°,将左手拇指放在弹针管下,中、食指在上夹住弹针管,用右手拇指内侧扣住食指或中指指端,用指盖将针弹进皮肤,将针管退下来,弹针动作即完成。用右手拇指与食指夹住针柄,将针循纵轴沿皮下尽可能浅的徐徐推进,手指不感到阻力,病人无胀痛感,则为适度。如有不适,将针稍稍后退,再行前进,刺入皮下约38mm。进针后,即用胶布将针固定,以防滑动,脱落,若有不良反应,应即时调针消除。

    2.3调针

    针刺进皮下后,即可询问及检查原有的症状是否减轻、消失或功能是否有所恢复及其恢复程度。一次针刺治疗尽可能使症状达到完全消失的程度。这一要求主要指以痛为主的病症。某些症状若未能达到当时能观察到的疗效,其原因可能有几个方面,主要如针刺入皮下不够表浅、针的方向偏斜,针刺入的长度不适当等,此时就需调针。调针是重要的步骤。经调针后部分症状即可改变,有时甚至显著改变,成为针刺取得疗效的关键。但有时调针后症状不能改变。可留针观察,有的症状在留针过程中才逐渐显示疗效。有些病状就不需要调针。调针结束后用胶布固定针柄。

    2.4留针与出针

    2.4.1留针:一般留针半小时。若病情较重卧病期较长,可适当延长留针时间。除少数例外情况,留针时间不应过长,最长不超过24小时,以免多次长期留针引起组织纤维形成疤痕,而影响疗效。留针期间不做捻针等加强刺激,但有的疼痛症状当针刺入及调针时疼痛消除,留针数分种后痛又逐渐出现,此时可能是肢体活动针自动稍退出,可将针再行推进,症状又会消失。

    2.4.2出针:取针时,自针尖一端将贴针胶布向针柄方向平拉揭开,用消毒棉球轻压进针点后迅速拔针,以减轻疼痛防止皮下出血,在肯定针孔无流血时才让病人离开。

    一般资料

    本组临床统计的病人共98人,其中女20人,男78人,年龄17-65岁。病程最短的为1天,最长者为4年。创伤部位及创伤的性质见表1。

    表1 创伤部位及创伤的性质

    损伤部位 例 男 女 损伤性质 例 男 女

    踝关节 12 9 3 扭转创伤 27 22 5

    膝关节 23 18 5 牵拉创伤 16 13 3

    肩关节 7 2 5 挫伤 1 1 0

    肘关节 2 2 0 剪切创伤 13 11 2

    头颈 14 3 11 弯曲创伤 6 4 2

    腰背 5 3 2 擦伤 7 4 3

    手腕 21 14 7 静力性创伤 15 5 10

    下肢 14 12 2 收缩创伤 13 8 5

    表2 疗程、病程与疗效

    疗程 病程 例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1 10天< 62 38 20 4 0 100%

    1 一月< 14 8 6 0 0 100%

    1 一年< 6 0 2 4 0 100%

    1 四年< 16 0 6 10 0 100%

    表3 疼痛与疗效

    疗程 疼痛 例 痊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1 剧痛 15 13 2 0 0 100%

    1 疼痛 48 37 11 0 0 100%

    1 酸胀痛 23 18 5 0 0 100%

    1 牵涉痛 12 6 4 2 0 100%

    3、疗效标准

    3.1疗效标准:

    3.1.1症状与体征全部阴性,无不良者为痊愈。

    3.1.2患者自觉症状和体征大部分消失,且参加日常工作与运动训练无不适感觉者为显效。

    3.1.3患者自觉症状好转,体征有所改变,但大部分症状未消失者为有效。

    3.1.4只在进针时有短暂疗效,出针后症状又复原,虽经多次治疗,无明显缓解者为无效。

    4、疗效分析

    4.1治疗次数与疗效的关系

    由表2和表3可以看到:一般新发病痛与新伤,显效快,就诊次数少,慢性疾病及陈旧性损伤,不同病程长短与病势轻重,均需多次治疗,方可达到满意疗效。病程长、病情重者,需较长时间治疗。

    4.2新旧损伤对比

    新伤见效快、疗效高,有些病例一针即告痊愈。陈旧性损伤,虽然见效慢,但疗效稳定,多次治疗,均可痊愈。

    4.3新旧损伤或疾病,时有反复留针在身,病情稳定,针一取,病情复原者常有,如弯曲损伤患者。因此,应视病情轻重,病程长短,决定留针时间长短和治疗次数。急性病例可一日一次,一般隔日一次。需多次治疗时,可以10次为一疗程,进展缓慢的病例酌情增加疗程,疗程间不必间断。

    4.4各种不同程度的疼痛,除骨折、软组织完全断裂,均会出现针进痛止.

    5、讨论

    5.1科学分析运动创伤,以利于腕踝针治疗时的查区选点

    5.1.1不同外力作用条件下的运动创伤

    牵拉创伤:沿肌肉轴线方向相反的两个牵拉作用力引起的损伤,造成肌肉拉伤,肌腱与肌肉交界处损伤,肌腱损伤,甚至肌腱附着处的牵拉伤或撕脱性骨折。在多轴向运动的关节损伤中则与作用力方向以及配布组织的结构有关。

    收缩创伤:沿肌肉轴线方向相向的两个压缩力造成的损伤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39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