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12 > 整脊疗法资料文档 > 正文
编号:12308996
二、底骼关节的特性与病源.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90kb)。

    二、底骼关节的特性与病源

    (一)特性与病源

    1、 髂关节是介于底椎(Sacrum)和髂骨(Ilium)之间的关节(Joint),故称为"底髂关节"(Sacro-Iliac Joint)简称"SIJ"(如图10-2)。

    2、当身体向前弯和向后仰,底椎和髂骨之间的关节(Joint),故称为"底髂关节"(Sacro-Illiac Joint)简称"SIJ"(如图10-2)

    2、当身体向前弯和向后仰,为椎和髂骨之间会发生旋转,但最大极限为0.25mm(公厘)。

    3、此关节(SIJ)没有椎间板和半月板那类东西,所以除了可能发现是僵直性脊椎炎的病灶外,甚少产生毛病。

    4、此关节(SIJ)的移位会影响骨盆(pelvis)的功能。而骨盆功能的失调又能影响臀痛、腰痛,甚至于整个脊椎。所以有些专家认为SIJ是万病之源。

    5、能找出SIJ上的硬块(stiffness)和触痛(tenderness),将髂骨向多方向矫正,是最佳治病的捷径。

    6、矫正SIJ和腰椎,对治疗骨盆功能失调有很大的临床成就。

    7、移位或活动受限都是决定骨盆功能失调的主因。

    8、在前屈试验(forward flexion test)拇指向前移位较多的那一侧即为患侧,亦即首先要矫正的一侧。

    9、在腰痛的病人中,右腿短的人数是两倍于左腿短的人数。

    10、本人认为:不论医治内科病或痛科病,矫正C1和C2以及SIJ是不可缺少的。

    11、应该把底椎两侧的髂骨视为一体,不管两侧髂骨发生内旋(IN)或外旋(EX),两髂骨之间的距离是保持不变的。

    (二)底髂关节(SIJ)的诊断方法:

    1、立式:(如图10-4)

    (二)单抱膝压转式舒缓手法:(如图10-6)

    1、病人仰卧,将患侧的膝部及股骨(臀部)弯曲。

    2、医师立于患侧之旁,抱住病人的膝部。

    3、用前臂45度方向下压,并强力做臀部的外转(abduction)动作和内转(adduction)动作。

    4、医师的另一个手置于患侧髂内之下,触诊痛处。

    5、重复做5~6次即可。

    (三)抬双腿踏底式舒缓手法:(如图10-7)

    1、病人伏卧,双腿分开。

    2、医师站在病人双腿之间,双手握紧病人的双踝,并高抬双腿。

    3、医师一双脚置于底椎的中下部,另一双脚立于地上或床上。

    4、医师在抬高病人双腿的同时,向前、向下踏底椎,使底髂关节产生移动。

    5、重复做5~6次即可。

    (四)双膝拉臀式舒缓手法:(如图10-8)

    1、病人屈双膝、屈臀、仰卧。双腿放在医师的腋下。

    2、医师采立式,胸部贴在病人的小腿部,左手抱紧病人的右侧髂骨。

    3、医师的胸部固定住小腿后,向前推压的同时,左手向上拉臀部。

    4、重复做5~6次。

    四、底髂关节的检查方法:

    (一)检查底髂关节的活动是否正常之一:(如图10-9)

    1、病人仰卧,受检查的一侧(以右侧为例)靠近床边。

    2、医师坐在受检查的同侧,将病人的患腿屈膝、屈臀;并将病人的膝部置于医师的内(右)侧腋窝下。医师右侧的手托在患腿的膝部(如图10-9所示)。

    3、医师另一双手的食指的指尖,置于底髂关节之处。

    4、医师用腋窝下压病人的患腿,再作向内外的压动。若底髂活动受阻,病人必有不适的感觉。

    (二)检查底髂关节的活动是否正常之二:(如图10-10)

    1、病人仰卧,医师的双手交叉,置于病人髂骨的前缘上。

    2、医师的双臂保持伸直,用身体的重量,向下、向外推压。

    3、病人在底髂关节处有疼痛的感觉时,即表示 髂关节已有问题。

    (三)检查骼骨运动是否正常:(如图10-11)

    1、病人站立,双膝伸直,双足分开约六时距离。

    2、医师坐于病人背后,双手食指置于病人左右两髂骨的外侧上缘,双拇指放在病人左右两髂骨的内侧上缘。

    3、当病人向前弯曲时,医师的双手拇指逐渐有了差距,拇指距离较远的一侧即为病侧。

    五、底椎和髂骨的X光判诊

    (一)正常的底椎和髂骨:

    (二)底椎的两种错位,其X光判诊:

    1、底椎的左侧向后下方(PI-L)错位图

    1)底椎的下端是歪斜的,而且变开了(变成弯的)

    2)如果底椎的左侧向后(含向下)旋转,那么底椎的下端就歪向左侧。

    2、底椎的右侧向后下方(PI-R)错位图

    1)底椎的下端是歪斜的,而且变形了(变成弯的)

    2)如果底椎的右侧向后(含向下)旋转,那么底椎的下端就歪向右侧。

    (三)骼骨的四种错位,其X光判诊:

    1、髂骨向前上方及向外(ASEX)错位图

    1) 底椎的下端只是歪斜,但仍保持原形,并没有弯曲。

    2) 底椎的下端歪向EX侧。

    3) 有A(向前)和EX(向外)的原因,坐骨孔较扁。

    4) 有S(向上)的原因,坐骨比较高。

    5) 有EX(向外)的原因,髂骨的横面较窄。

    2、髂骨向前上方及向内(ASIN)错位图

    1) 底椎的下端只是歪斜,但仍然保持原形,没有弯曲。

    2) 底椎的下端,离开IN侧(歪向另一侧)。

    3) 有A(向前)和IN(向内)的原因,坐骨孔较小。

    4) 有S(向上)的原因,坐骨比较高。

    5) 有IN(向内)的原因,髂骨的横面较宽。

    坐骨孔的研究

    PI的错位,使坐骨孔上下两边向上下发展

    AS的错位,使坐骨孔上下两边向中央发展

    IN的错位,使坐骨孔左右两边向中央发展

    EX的错位,使坐骨孔左右两边向外发展

    所以:

    3、髂骨向后下方及向外(PIEX)错位图

    1) 底椎的下端只是歪斜,但仍然保持原形,没有弯曲。

    2) 底椎的下端歪向EX侧。

    3) 有P(向后)和EX(向外)的原因,骨孔较大。

    4) 有I(向下)的原因,坐骨比较低。

    5) 有EX(向外)的原因,髂骨的横面较窄。

    4、髂骨向后下主及向内(PIIN)错位图

    1) 底椎的下端,只是歪斜,但仍然保持原形,没有弯曲。

    2) 底椎的下端,离开IN侧(歪向另一侧)。

    3) 有P(向后)和IN(向内)的原因,坐骨孔较长。

    4) 有I(向下)的原因,坐骨比较低。

    5) 有IN(向内)的原因,髂骨的横面较宽。

    坐骨孔的研究:

    PI的错位使坐骨孔向上向下发展

    IN的错位使坐骨孔左右两边向中央发展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90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