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功针刺点穴疗法.rtf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72kb)。
内功针刺点穴疗法
"以前的针灸家在修习针术时,最主要的就是练气和练指力,这几乎要占去三分之二的学习时间。练气称为修内功。"
"运针不痛,端赖养气,养气不足,其功不著,养气之道,寅时起身,端坐蒲团,两足盘起,手按膝上,腰直胸挺,口闭目垂,一如入定,无思无虑,一心数息,自一至百,反复无间,行之卯时,振衣始已,积日累月,不息不间,气足神旺,百邪不侵"。
作为新人,在贵论坛受教甚多,这首先得感谢隐仙老师在它网的推介。
初到论坛,无以面礼,那就介绍一篇帖子吧,相信这对"针道式微"的当下,是有些意义的。
内功针刺点穴疗法
中日友好医院针灸科 胥荣东 一
历史上,卓有成就的针灸医家多重视内功术的修炼,如华佗、孙思邈、马丹阳及杨继洲等,近代则有承淡安、郑毓琳等人。通过内功修炼,可以更好地掌握针刺手法,因而取得理想的疗效。
实际上,先人多称拳术为拳道,称医术为医道。拳道乃拳拳服膺之谓也,而医道也包含了医生的个人修养在内。《黄帝内经》中多称针灸之术为针道,对医生的要求是:上知天文,中知人事,下知地理。如《灵枢·外揣篇第四十五》:"黄帝曰:余闻九针九篇,余亲授其调,颇得其意。夫九针者始于一而终于九,然未得其要道也。夫九针者,小之则无内,大之则无外,深不可为下,高不可为盖,恍惚无穷,流溢无极,余知其合于天道人事四时之变也,然余愿杂之毫毛,浑束为一,可乎?岐伯曰:明乎哉问也!非独针道焉,夫治国亦然。黄帝曰:余愿闻针道,非国事也。岐伯曰:夫治国者,夫惟道焉。非道,何可小大浅深,杂合而为一乎?",这里将针道与治国之道并提,可见对针灸医师要求之高。笔者认为:除一般的个人修养之外,为针者还应修炼武术内功。早在《黄帝内经》一书中,就十分强调针刺过程中的治神与守神问题:"凡刺之真,必先治神",并认为"粗守形,上守神"。守形是指守刺法,守神则是指重视施术者的精神状态,进而体察病人的血气运行情况,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要求施术者进入气功状态,如是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二
《黄帝内经》反复申论治神与内功修炼的重要性:"故针有悬布天下者五: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三曰知毒药为真,四曰制砭石大小,五曰知府藏血气之诊"。这里所说的养身即指养生,包括内功修炼等内容。同时还明确指出:"今末世之刺也,虚者实之,满者泄之,此皆众工之所共知也,若夫法天则地,随应而动,和之者若响,随之者若影,道无鬼神,独来独往。"说明施术者不能满足于虚者实之,满者泄之的一般水平,应追求更高的治神与守神。古人并不一定相信鬼神的存在,但认为如果掌握了高超的技术,则可收到神奇的效果,犹如神助一般。
据西晋史学家陈寿所撰《三国志》记载:"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其后又述吴普、樊阿从其学五禽戏的情况,而"普依准佗治,多所全济"。据王芗斋先生论述,五禽戏不仅是养生之术,而且搏击性亦颇强,实为武术的一种功法。
华佗针术高超,被誉为针神,这与其修炼五禽戏是密不可分的。孙思邈为修炼内功的大家,并有许多论述,足见其内功之深。马丹阳本人即为道教人物,其练功自不待言,马丹阳十二穴至今仍广泛用于临床。李时珍则更明确提出:"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说明练功后可体察经络的存在。杨继洲则以修炼周天功法为主,并在《针灸大成》中有所记载。这些伟人都为针灸事业的发展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
针灸名家郑毓琳先生手法,历来为针灸界所推崇,除其手法独到外,究其根本,则亦与内功修炼有关。郑老先生认为针刺与内功相结合,不仅进针无痛,而且易于体察针下气感,易于得气和气至病所,疗效高于单纯针刺,并告诫学生:许多身怀绝技的针灸家都是有很深气功造诣的。
近代著名针家黄石屏先生即提倡布气针刺,他说:"吾始习少林运气有年,萃全力于指,然后审证辨穴,金针乃可得而度也。"《金针秘传》记载黄氏为袁世凯治愈头痛之经过时说: "其病系前后脑痛,第一日针百会,第二日针风池、风府......,第一针刺入,袁即头脑中发有大声,冲墙倒壁而出,再针如服巴豆、大黄,直抉肠胃而下。"相信若非黄氏能"运针贯于气功"(见《霍元甲与神针黄》),是难以出现如此针刺反应的。
著名针灸家承淡安先生,亦十分强调内功修炼的重要性,曾论述道:"以前的针灸家在修习针术时,最主要的就是练气和练指力,这几乎要占去三分之二的学习时间。练气称为修内功。""先父在日谆谆以练气为嘱,由于先父不能说明为什么要练气,因而不能引起我的信心,在临床治验上,我总不及先父的针效;久后相信先父所教注意练气,针效果然大增,所以在1935年从日本归来办针灸讲习所时,在课程中加入了练气练针一课。""神针黄石屏衣钵弟子与我神交多年......承叶君告以魏君每天练拳术与气功,及以针钻捻泥壁,历久不断,修练相当艰苦,成效也很巨大。""以前有点穴术,完全凭他平素练习的指力,能在不知不觉间,在别人要穴上轻轻地按上一按,即能使人受伤,甚至死亡。"
承淡安先生为使学生重视内功修炼,曾托名紫云上人,以强调内功修炼在针刺中的重要性:"运针不痛,端赖养气,养气不足,其功不著,养气之道,寅时起身,端坐蒲团,两足盘起,手按膝上,腰直胸挺,口闭目垂,一如入定,无思无虑,一心数息,自一至百,反复无间,行之卯时,振衣始已,积日累月,不息不间,气足神旺,百邪不侵"。学生修炼内功之后,疗程明显提高。
四
针灸大家贺普仁老先生,年轻时起即练习八卦掌,今年逾七旬,仍每日练功不辍,一个下午诊治八十余人,连续工作五个多小时,仍精力充沛。当笔者请教练功对针刺疗效的影响时,贺老说:练功后首先是指力增强,这对针刺手法练习来说是必要的基础,进一步则可培养自身之气,通过针体及手法,可驱赶病人体内邪气,从而显著地提高疗效。遵先辈之指示,笔者早在80年代即开始练习各种气功及武术,最后发觉大成拳实包含了武术与气功之精华,遂于83年正式拜在王选杰先生门下,一直潜心修大成拳内功,并移力于将其与针刺手法相结合,终于悟出了"神光内莹,意在针先,以意领气,气至病所"的针刺要领。
大成拳内功基础功法主要是桩功,初学者可练浑元桩一式:身体自然站立,一如太极拳之预备式,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可呈外八字,双手指至胸前,曲肘环抱,两手各似抱一气球,全身则如浴水中,体会舒适自在之感觉,久之则物我皆忘,似与天地熔为一体。笔者一九八九年在日本关西气功协会总部授功时,参加者中即有不少针灸师及针灸学家。久练此桩则指力渐增,临床运用有不可思议之妙,无论是进针无痛,还是体会针感乃至于使气至病所,都会有长足之进步。
强调内功修炼在针刺中的作用,并不是忽视手法的重要性,而是要求针刺手法更熟练。实际上,内功修炼对针刺手法的掌握也是有很大帮助的,内功术与针刺相结合的特点是:神意气力的有机统一,使施术者能更好地体察针下感觉,驾驭经气,以达到"上守神"的高深境界。 ......
内功针刺点穴疗法
"以前的针灸家在修习针术时,最主要的就是练气和练指力,这几乎要占去三分之二的学习时间。练气称为修内功。"
"运针不痛,端赖养气,养气不足,其功不著,养气之道,寅时起身,端坐蒲团,两足盘起,手按膝上,腰直胸挺,口闭目垂,一如入定,无思无虑,一心数息,自一至百,反复无间,行之卯时,振衣始已,积日累月,不息不间,气足神旺,百邪不侵"。
作为新人,在贵论坛受教甚多,这首先得感谢隐仙老师在它网的推介。
初到论坛,无以面礼,那就介绍一篇帖子吧,相信这对"针道式微"的当下,是有些意义的。
内功针刺点穴疗法
中日友好医院针灸科 胥荣东 一
历史上,卓有成就的针灸医家多重视内功术的修炼,如华佗、孙思邈、马丹阳及杨继洲等,近代则有承淡安、郑毓琳等人。通过内功修炼,可以更好地掌握针刺手法,因而取得理想的疗效。
实际上,先人多称拳术为拳道,称医术为医道。拳道乃拳拳服膺之谓也,而医道也包含了医生的个人修养在内。《黄帝内经》中多称针灸之术为针道,对医生的要求是:上知天文,中知人事,下知地理。如《灵枢·外揣篇第四十五》:"黄帝曰:余闻九针九篇,余亲授其调,颇得其意。夫九针者始于一而终于九,然未得其要道也。夫九针者,小之则无内,大之则无外,深不可为下,高不可为盖,恍惚无穷,流溢无极,余知其合于天道人事四时之变也,然余愿杂之毫毛,浑束为一,可乎?岐伯曰:明乎哉问也!非独针道焉,夫治国亦然。黄帝曰:余愿闻针道,非国事也。岐伯曰:夫治国者,夫惟道焉。非道,何可小大浅深,杂合而为一乎?",这里将针道与治国之道并提,可见对针灸医师要求之高。笔者认为:除一般的个人修养之外,为针者还应修炼武术内功。早在《黄帝内经》一书中,就十分强调针刺过程中的治神与守神问题:"凡刺之真,必先治神",并认为"粗守形,上守神"。守形是指守刺法,守神则是指重视施术者的精神状态,进而体察病人的血气运行情况,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要求施术者进入气功状态,如是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二
《黄帝内经》反复申论治神与内功修炼的重要性:"故针有悬布天下者五: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三曰知毒药为真,四曰制砭石大小,五曰知府藏血气之诊"。这里所说的养身即指养生,包括内功修炼等内容。同时还明确指出:"今末世之刺也,虚者实之,满者泄之,此皆众工之所共知也,若夫法天则地,随应而动,和之者若响,随之者若影,道无鬼神,独来独往。"说明施术者不能满足于虚者实之,满者泄之的一般水平,应追求更高的治神与守神。古人并不一定相信鬼神的存在,但认为如果掌握了高超的技术,则可收到神奇的效果,犹如神助一般。
据西晋史学家陈寿所撰《三国志》记载:"华佗,字元化,沛国谯人也......。晓养性之术,时人以为年且百岁而貌有壮容......若当针,亦不过一两处,下针言'当引某许,若至,语人'。病者言'已到',应便拔针,病亦行差。"其后又述吴普、樊阿从其学五禽戏的情况,而"普依准佗治,多所全济"。据王芗斋先生论述,五禽戏不仅是养生之术,而且搏击性亦颇强,实为武术的一种功法。
华佗针术高超,被誉为针神,这与其修炼五禽戏是密不可分的。孙思邈为修炼内功的大家,并有许多论述,足见其内功之深。马丹阳本人即为道教人物,其练功自不待言,马丹阳十二穴至今仍广泛用于临床。李时珍则更明确提出:"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说明练功后可体察经络的存在。杨继洲则以修炼周天功法为主,并在《针灸大成》中有所记载。这些伟人都为针灸事业的发展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三
针灸名家郑毓琳先生手法,历来为针灸界所推崇,除其手法独到外,究其根本,则亦与内功修炼有关。郑老先生认为针刺与内功相结合,不仅进针无痛,而且易于体察针下气感,易于得气和气至病所,疗效高于单纯针刺,并告诫学生:许多身怀绝技的针灸家都是有很深气功造诣的。
近代著名针家黄石屏先生即提倡布气针刺,他说:"吾始习少林运气有年,萃全力于指,然后审证辨穴,金针乃可得而度也。"《金针秘传》记载黄氏为袁世凯治愈头痛之经过时说: "其病系前后脑痛,第一日针百会,第二日针风池、风府......,第一针刺入,袁即头脑中发有大声,冲墙倒壁而出,再针如服巴豆、大黄,直抉肠胃而下。"相信若非黄氏能"运针贯于气功"(见《霍元甲与神针黄》),是难以出现如此针刺反应的。
著名针灸家承淡安先生,亦十分强调内功修炼的重要性,曾论述道:"以前的针灸家在修习针术时,最主要的就是练气和练指力,这几乎要占去三分之二的学习时间。练气称为修内功。""先父在日谆谆以练气为嘱,由于先父不能说明为什么要练气,因而不能引起我的信心,在临床治验上,我总不及先父的针效;久后相信先父所教注意练气,针效果然大增,所以在1935年从日本归来办针灸讲习所时,在课程中加入了练气练针一课。""神针黄石屏衣钵弟子与我神交多年......承叶君告以魏君每天练拳术与气功,及以针钻捻泥壁,历久不断,修练相当艰苦,成效也很巨大。""以前有点穴术,完全凭他平素练习的指力,能在不知不觉间,在别人要穴上轻轻地按上一按,即能使人受伤,甚至死亡。"
承淡安先生为使学生重视内功修炼,曾托名紫云上人,以强调内功修炼在针刺中的重要性:"运针不痛,端赖养气,养气不足,其功不著,养气之道,寅时起身,端坐蒲团,两足盘起,手按膝上,腰直胸挺,口闭目垂,一如入定,无思无虑,一心数息,自一至百,反复无间,行之卯时,振衣始已,积日累月,不息不间,气足神旺,百邪不侵"。学生修炼内功之后,疗程明显提高。
四
针灸大家贺普仁老先生,年轻时起即练习八卦掌,今年逾七旬,仍每日练功不辍,一个下午诊治八十余人,连续工作五个多小时,仍精力充沛。当笔者请教练功对针刺疗效的影响时,贺老说:练功后首先是指力增强,这对针刺手法练习来说是必要的基础,进一步则可培养自身之气,通过针体及手法,可驱赶病人体内邪气,从而显著地提高疗效。遵先辈之指示,笔者早在80年代即开始练习各种气功及武术,最后发觉大成拳实包含了武术与气功之精华,遂于83年正式拜在王选杰先生门下,一直潜心修大成拳内功,并移力于将其与针刺手法相结合,终于悟出了"神光内莹,意在针先,以意领气,气至病所"的针刺要领。
大成拳内功基础功法主要是桩功,初学者可练浑元桩一式:身体自然站立,一如太极拳之预备式,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可呈外八字,双手指至胸前,曲肘环抱,两手各似抱一气球,全身则如浴水中,体会舒适自在之感觉,久之则物我皆忘,似与天地熔为一体。笔者一九八九年在日本关西气功协会总部授功时,参加者中即有不少针灸师及针灸学家。久练此桩则指力渐增,临床运用有不可思议之妙,无论是进针无痛,还是体会针感乃至于使气至病所,都会有长足之进步。
强调内功修炼在针刺中的作用,并不是忽视手法的重要性,而是要求针刺手法更熟练。实际上,内功修炼对针刺手法的掌握也是有很大帮助的,内功术与针刺相结合的特点是:神意气力的有机统一,使施术者能更好地体察针下感觉,驾驭经气,以达到"上守神"的高深境界。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RTF附件(72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