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相关疾病及整脊疗法.doc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67kb)。
脊柱相关性疾病及整脊疗法
关键词 脊柱 脊柱相关性疾病 整脊疗法
脊柱相关性疾病是指颈、胸、腰椎的骨、关节、椎间盘及椎周软组织遭受损伤或退行性改变,在一定诱因条件下,发生脊椎关节错位、椎间盘突出、韧带钙化或骨质增生,直接或间接对神经根、椎动静脉、脊髓或交感神经等产生刺激或压迫,引起的临床多系统的症状和体征的疾病。且常由此发展而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引起所支配的脏器出现病症。脊柱相关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尤以其中之颈椎病与腰椎病发病率高,常影响人们的学习与工作,甚至对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整脊手法治疗有舒筋通络,理筋整复、活血祛瘀作用,是治疗脊柱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中西医结合整脊手法治疗脊柱相关疾患临床疗效确切、可靠,在前后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内,此手法在欧美国家得到广泛运用和发展,是目前国内外治脊替代疗法中较为常用的方法之一。
一 脊柱相关性疾病的发病现状
脊柱相关性疾病的发病率较高。据统计,颈椎、腰椎病发病率占成人之60%~80%,在某些职业甚至可高达90%。在美国每年有40万人因腰背痛而影响工作,造成45岁以下身体活动受限的疾患中,腰背痛占首位;在45~64岁的人群中居心脏病和风湿病之后。另据攀钢冶金职工调查,在5003人中,患软组织颈肩腰背痛者2019人,占40.30%,属腰背痛者1316人,占总人数26.3%[1]。目前,脊柱相关疾病的防治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寻找疗效确切、稳定持久、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是当前特别值得重视的一大课题。由于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诊断和病理认识日趋深入和明确,而手术治疗效果往往不能令人满意,远期负效验强,因此,中医治疗项背腰痛的经验得到重视和推广,特别是一些西医医家学习并运用中医治疗方法之后,很快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法,不仅提高了疗效,且其基础研究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二 中医对脊柱相关性疾病基本病因、病机的认识
脊柱疾病基本病因、病机 祖国医学认为脊柱疾病的发生与外伤、风寒湿邪、劳损、肾虚等关系密切。《素问·宣明五气论》曰:"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肾,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素问·至真要大论》曰:"湿淫所胜......病冲头痛,目似脱,项似拔,腰如折,髀不可以加回,如结,踹如别"。《诸病源候论·率腰痛候》曰:"夫劳伤之人,肾气虚损,而肾主腰脚,其经贯肾络脊,风邪乘虚,卒入肾经,故卒然而腰痛"。以上说明古代医家对脊柱病的病因有比较深刻认识。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因此,脊柱疾病必然涉及脏腑经络。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的独特系统。当人体遭受损伤后,经脉失常,气血运行受阻,机体抵抗力减弱,外邪或疼痛刺激可通过经络的传递作用而影响脏腑的功能。另外,伤病引起经络运行阻滞,也会使循行所过组织器官功能失常,从而出现相应症状。因足太阳膀胱经。督脉循行过头背腰,肝主筋,肾主骨,所以脊柱疾患与肝肾,足太阳膀胱经,督脉关系密切。
综上所述,脊柱相关疾病的发生主要为内外病因作用于脊柱,引起脊柱失稳,内外平衡失调,导致经络脏腑气机升降失常、气血功能紊乱,从而产生一系列病证。
三 现代医学对脊柱相关性疾病的认识
现代医学对脊柱相关性疾病的认识始于上世纪初[3]。Philps在1927年,首先指出心绞痛样心前区疼痛可因颈神经根受压而出现。Parisie(1976)在"颈性综合征"一文中提到,颈椎病症状除颈部疼痛、僵硬,放射到一侧或两侧肩部、上背部或肩脾区外,常伴有头痛、头晕、视力障碍、耳鸣等。目前国内外文献报告的脊柱相关性疾病很多,病变范围涉及到神经、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内心泌、循环、运动等多个系统。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神经解剖学的发展,对脊柱相关性疾病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从一般的临床分析,发展到一系列的基础理论研究。病因一般分为两大类:基础病因、诱发因素[1]。其中基础病因包括椎间盘退行性变化、颈肩腰背软组织慢性劳损、脊柱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韧带增生肥厚或钙化、先天性畸型等。上述病因中,以椎间盘退变、椎周软组织劳损造成脊柱失稳而发生脊柱错位最为常见。发病诱因有扭伤、疲劳、姿势、体位不良、内分泌失调、寒冷等。对脊柱病发病机制目前主要有三种学说:(1)传统的骨性学说。(2)软组织损伤学说。(3)骨性病变和软组织损伤在互为因果学说[1]。
四 脊柱相关性疾病的四步定位诊断法
第一步:神经定位诊断(症状表现部位):询问病情时,根据其疼痛、麻木的部位(无麻痛症状者,根据主要症状的器官部位),按神经定位诊断分析脊神经根损害部位,初步定出发病的脊椎或关节。
1 有麻木、疼痛的肢体,按周围神经分布作出发病脊椎范围的初步诊断。
2 有内脏、器官病症的,按交感神经节段进行判断,例如室上性心动过速,检查颈上交感节段(颈上心支属加速神经)所在的颈椎1-3是否错位或压痛。
第二步:望诊定位法:望脊椎的形态,观察有无偏离中线,凹陷或凸起,脊椎区有无皮肤颜色变化及色素斑等。
第三步:触诊定位法:根据术者进行脊椎检诊结果,包括发现其横突、棘突及关节突偏歪,椎旁压痛,病理阳性反应物(硬结、摩擦音、弹响音、肌萎缩或代偿性肥大等)的部位,或各项试验、神经系统检查结果结合第一步定位诊断,进行第二次定位诊断,进一步确定发病的脊椎、关节及分型。主要方法有:
1 横突、关节突触诊法:术者用右手拇、食指轻置患者颈椎横突后方与关节突处,向上下滑动对比,触清关节突有无隆起和横突左右是否对称。如有异常,应检查是否同时有压痛和病理阳性反应物或硬结,肌痉挛的索状物、摩擦音等,若有即为小关节错位体征,若无则为先天性畸形。
2 棘突触诊法:用于下位颈椎及胸椎的检查。术者右手食、中二指并拢置于棘突两旁作上下滑动对比,遇棘突高低不平和偏歪者,亦按横突触诊法鉴别是否为病现性的还是先天性畸形。
3 阳性反应物触诊法:术者用拇指在患椎棘突旁、横突、关节突上下揉按触摩,并检查与患椎相连的肌肉远端附着点有无摩擦音、压痛和硬结。若有,即为劳损点或损伤的反应物(如无菌性炎症或肌痉挛)。
第四步:X线颈椎照片定位诊断:观察颈椎X线片各椎间关系的变化,脊柱轴线变异情况,椎体后缘联线变异情况。环椎错位时会出现的仰位、倾位、仰旋、倾旋和侧旋等改变。各椎间关节形态或位移都属颈椎关节错位的表现。观察各椎间盘变性、椎间关节骨质增生,各韧带钙化的部位、程度等。并与前三步定位诊断结合分析,作出最后定位诊断结果。要排除脊柱肿瘤、结核、骨折、脱位及类风湿、痛风等病症。
五 整脊手法的作用机理[2]
整脊手法在脊柱相关性疾病中的治疗机理及运用整脊手法是通过调整异常的脊柱骨间关系,达到通督调俞、调整脏腑功能目的的一种综合手法。也就是医者运用双手通过娴熟的手法作用于脊柱有针对性地矫正人体错位失稳的椎体,使脊柱恢复原来的解剖位置,重视椎间孔的正常形态,使脊髓、神经根和血管等不再受到牵拉或压迫,相关的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恢复正常生理功能。
1 纠正解剖位置的失常 急性或慢性损伤均可造成脊柱"骨错缝,筋出槽",均可通过手法加以纠正,进行整复治疗 ......
脊柱相关性疾病及整脊疗法
关键词 脊柱 脊柱相关性疾病 整脊疗法
脊柱相关性疾病是指颈、胸、腰椎的骨、关节、椎间盘及椎周软组织遭受损伤或退行性改变,在一定诱因条件下,发生脊椎关节错位、椎间盘突出、韧带钙化或骨质增生,直接或间接对神经根、椎动静脉、脊髓或交感神经等产生刺激或压迫,引起的临床多系统的症状和体征的疾病。且常由此发展而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引起所支配的脏器出现病症。脊柱相关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尤以其中之颈椎病与腰椎病发病率高,常影响人们的学习与工作,甚至对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整脊手法治疗有舒筋通络,理筋整复、活血祛瘀作用,是治疗脊柱病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中西医结合整脊手法治疗脊柱相关疾患临床疗效确切、可靠,在前后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内,此手法在欧美国家得到广泛运用和发展,是目前国内外治脊替代疗法中较为常用的方法之一。
一 脊柱相关性疾病的发病现状
脊柱相关性疾病的发病率较高。据统计,颈椎、腰椎病发病率占成人之60%~80%,在某些职业甚至可高达90%。在美国每年有40万人因腰背痛而影响工作,造成45岁以下身体活动受限的疾患中,腰背痛占首位;在45~64岁的人群中居心脏病和风湿病之后。另据攀钢冶金职工调查,在5003人中,患软组织颈肩腰背痛者2019人,占40.30%,属腰背痛者1316人,占总人数26.3%[1]。目前,脊柱相关疾病的防治越来越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寻找疗效确切、稳定持久、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是当前特别值得重视的一大课题。由于现代医学对本病的诊断和病理认识日趋深入和明确,而手术治疗效果往往不能令人满意,远期负效验强,因此,中医治疗项背腰痛的经验得到重视和推广,特别是一些西医医家学习并运用中医治疗方法之后,很快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法,不仅提高了疗效,且其基础研究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二 中医对脊柱相关性疾病基本病因、病机的认识
脊柱疾病基本病因、病机 祖国医学认为脊柱疾病的发生与外伤、风寒湿邪、劳损、肾虚等关系密切。《素问·宣明五气论》曰:"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肾,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素问·至真要大论》曰:"湿淫所胜......病冲头痛,目似脱,项似拔,腰如折,髀不可以加回,如结,踹如别"。《诸病源候论·率腰痛候》曰:"夫劳伤之人,肾气虚损,而肾主腰脚,其经贯肾络脊,风邪乘虚,卒入肾经,故卒然而腰痛"。以上说明古代医家对脊柱病的病因有比较深刻认识。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因此,脊柱疾病必然涉及脏腑经络。经络是人体内运行气血、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的独特系统。当人体遭受损伤后,经脉失常,气血运行受阻,机体抵抗力减弱,外邪或疼痛刺激可通过经络的传递作用而影响脏腑的功能。另外,伤病引起经络运行阻滞,也会使循行所过组织器官功能失常,从而出现相应症状。因足太阳膀胱经。督脉循行过头背腰,肝主筋,肾主骨,所以脊柱疾患与肝肾,足太阳膀胱经,督脉关系密切。
综上所述,脊柱相关疾病的发生主要为内外病因作用于脊柱,引起脊柱失稳,内外平衡失调,导致经络脏腑气机升降失常、气血功能紊乱,从而产生一系列病证。
三 现代医学对脊柱相关性疾病的认识
现代医学对脊柱相关性疾病的认识始于上世纪初[3]。Philps在1927年,首先指出心绞痛样心前区疼痛可因颈神经根受压而出现。Parisie(1976)在"颈性综合征"一文中提到,颈椎病症状除颈部疼痛、僵硬,放射到一侧或两侧肩部、上背部或肩脾区外,常伴有头痛、头晕、视力障碍、耳鸣等。目前国内外文献报告的脊柱相关性疾病很多,病变范围涉及到神经、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内心泌、循环、运动等多个系统。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神经解剖学的发展,对脊柱相关性疾病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从一般的临床分析,发展到一系列的基础理论研究。病因一般分为两大类:基础病因、诱发因素[1]。其中基础病因包括椎间盘退行性变化、颈肩腰背软组织慢性劳损、脊柱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韧带增生肥厚或钙化、先天性畸型等。上述病因中,以椎间盘退变、椎周软组织劳损造成脊柱失稳而发生脊柱错位最为常见。发病诱因有扭伤、疲劳、姿势、体位不良、内分泌失调、寒冷等。对脊柱病发病机制目前主要有三种学说:(1)传统的骨性学说。(2)软组织损伤学说。(3)骨性病变和软组织损伤在互为因果学说[1]。
四 脊柱相关性疾病的四步定位诊断法
第一步:神经定位诊断(症状表现部位):询问病情时,根据其疼痛、麻木的部位(无麻痛症状者,根据主要症状的器官部位),按神经定位诊断分析脊神经根损害部位,初步定出发病的脊椎或关节。
1 有麻木、疼痛的肢体,按周围神经分布作出发病脊椎范围的初步诊断。
2 有内脏、器官病症的,按交感神经节段进行判断,例如室上性心动过速,检查颈上交感节段(颈上心支属加速神经)所在的颈椎1-3是否错位或压痛。
第二步:望诊定位法:望脊椎的形态,观察有无偏离中线,凹陷或凸起,脊椎区有无皮肤颜色变化及色素斑等。
第三步:触诊定位法:根据术者进行脊椎检诊结果,包括发现其横突、棘突及关节突偏歪,椎旁压痛,病理阳性反应物(硬结、摩擦音、弹响音、肌萎缩或代偿性肥大等)的部位,或各项试验、神经系统检查结果结合第一步定位诊断,进行第二次定位诊断,进一步确定发病的脊椎、关节及分型。主要方法有:
1 横突、关节突触诊法:术者用右手拇、食指轻置患者颈椎横突后方与关节突处,向上下滑动对比,触清关节突有无隆起和横突左右是否对称。如有异常,应检查是否同时有压痛和病理阳性反应物或硬结,肌痉挛的索状物、摩擦音等,若有即为小关节错位体征,若无则为先天性畸形。
2 棘突触诊法:用于下位颈椎及胸椎的检查。术者右手食、中二指并拢置于棘突两旁作上下滑动对比,遇棘突高低不平和偏歪者,亦按横突触诊法鉴别是否为病现性的还是先天性畸形。
3 阳性反应物触诊法:术者用拇指在患椎棘突旁、横突、关节突上下揉按触摩,并检查与患椎相连的肌肉远端附着点有无摩擦音、压痛和硬结。若有,即为劳损点或损伤的反应物(如无菌性炎症或肌痉挛)。
第四步:X线颈椎照片定位诊断:观察颈椎X线片各椎间关系的变化,脊柱轴线变异情况,椎体后缘联线变异情况。环椎错位时会出现的仰位、倾位、仰旋、倾旋和侧旋等改变。各椎间关节形态或位移都属颈椎关节错位的表现。观察各椎间盘变性、椎间关节骨质增生,各韧带钙化的部位、程度等。并与前三步定位诊断结合分析,作出最后定位诊断结果。要排除脊柱肿瘤、结核、骨折、脱位及类风湿、痛风等病症。
五 整脊手法的作用机理[2]
整脊手法在脊柱相关性疾病中的治疗机理及运用整脊手法是通过调整异常的脊柱骨间关系,达到通督调俞、调整脏腑功能目的的一种综合手法。也就是医者运用双手通过娴熟的手法作用于脊柱有针对性地矫正人体错位失稳的椎体,使脊柱恢复原来的解剖位置,重视椎间孔的正常形态,使脊髓、神经根和血管等不再受到牵拉或压迫,相关的器官和神经系统能够恢复正常生理功能。
1 纠正解剖位置的失常 急性或慢性损伤均可造成脊柱"骨错缝,筋出槽",均可通过手法加以纠正,进行整复治疗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67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