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疗法.doc
http://www.100md.com
艾灸疗法,灸法,统艾灸作用机理初探,中医一绝隔姜灸疗,临床艾灸疗法精粹,第二章妇科疾病,第三章,儿科疾病,第四章、外伤科疾病,第五章五官科疾病,附篇,伤寒,遍身青,冷疾,瘰疬,痰核,痞块,痔血,臀痈
参见附件(75kb)。
传统艾灸作用机理初探
灸法是中医传统外治法之一,对人体可起到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作用,治疗过程中病人有舒适感,因此很受患者欢迎。灸法治病的物质基础是什么呢?根据中医理论和实践,认为是一种"综合效应"的体现。现代研究虽然不多,但也为这种"综合效应"论点提供了实验依据。
1 灸法的药性作用(化学作用)
1.1 艾是最常用的灸用燃料。它除了具有易得、易燃的特点外,还具有显著的药物效应。
中医学认为艾属温性,其味芳香,善通十二经脉,具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的作用。《本草纲目》:"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苛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本草正》也认为"艾叶,能通十二经脉,而尤为肝脾肾之药,善于温中、逐冷、除湿,行血中之气,气中之滞......或生用捣汁,或熟用煎汤,或用灸百病,或炒热熨敷可通经络,或袋盛包裹可温脐膝,表里生熟,俱有所宜"。说明艾具有广泛的治疗作用,虽然在灸治过程中艾叶进行了燃烧,但药性尤存,其药性可通过体表穴位进入体内,渗透诸经,起到治疗作用;又可通过呼吸进入机体,起到扶正驱邪、通经活络、醒脑安神的作用;对位于体表的外邪还可直接杀灭,从而起到治疗皮部病变和预防疾病的作用。
1.2 现代研究结果证实,燃艾时可产生具有治疗作用的化学物质。
艾灸燃烧时是否产生了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呢?日本大西[1]和西谷[2]通过研究认为,艾燃烧后生成一种物质,有抗氧化并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艾燃烧生成物的甲醇提取物,有自由基清除作用,并且比未燃烧的艾的甲醇提取物作用更强。施灸局部皮肤中过氧化脂质显著减少,此作用是艾的燃烧生成物所致。艾的燃烧不仅没有破坏其有效药物成分,反而使之有所增强。艾燃烧生成物中的抗氧化物质,附着在穴位处皮肤上,通过灸热渗透进入体内而起作用的。
2 灸法的热作用(物理作用)
2.1 灸法是以燃烧艾绒而治病,燃烧时的热效应也是产生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素问.异法方宜论》:"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也从北方来"。说明灸法燃烧艾绒产生的温热作用可治疗因为寒冷引起的疾病。随着历史的发展,艾灸治疗疾病的范围早已超出了寒证的范围,它具有温经散寒、通络止痛、驱风解表、消瘀散结、拔毒泄热、温中散寒、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回阳固脱、预防保健等作用,可广泛用于临床各科多种种疾病,涉及寒、热、虚、实诸证。产生这些治疗效果,均与燃艾时产生的热作用是分不开的。艾灸时产生的热恰到好处,除了使人感到特别舒适外,更是一种良性治疗因子,这种因子作用于腧穴,具有特别的亲和力,艾火的热力不仅影响穴位表层,还特别能通过腧穴深入体内,影响经气,深透筋骨、脏腑以至全身,发挥整体调节作用,而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2.2 现代研究证实,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是一种十分有效并适应于机体治疗的物理因子红外线。根据物理学的原理,任何物体都可以发射红外线和吸收红外线,人体也不例外。近红外线对人体的穿透深度较远红外线深,最多可达10mm,并被机体吸收。杨氏[3]的研究认为,艾灸在燃烧时产生的辐射能谱是红外线,且近红外线占主要成分。近红外线可激励人体穴位内生物分子的氢键,产生受激相干谐振吸收效应,通过神经-体液系统传递人体细胞所需的能量。艾灸时的红外辐射可为机体细胞的代谢活动、免疫功能提供所必需的能量,也能给缺乏能量的病态细胞提供活化能。而艾灸施于穴位,其近红外辐射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可通过经络系统,更好地将能量送至病灶而起作用,说明了穴位具有辐射共振吸收功能。
3 经络腧穴与艾灸理化作用的有机结合,产生了灸法的"综合效应"
3.1 经络腧穴是艾灸施术的部位,灸法防治疾病的"综合效应",是由艾灸理化作用和经穴特殊作用的有机结合而产生的。
艾灸的药性作用和热作用只有作用于经络腧穴,才能起到全身治疗作用。例如,艾灸保健作用的产生是与强壮穴结合的结果。艾灸作用于关元穴有回阳救逆的作用;艾灸作用于百会穴有升阳举陷的作用;艾灸作用于阿是穴可起到消瘀散结、拔毒泄热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经穴是灸法作用的内因,而艾灸产生的药性和热是灸法作用的外因。内、外因素的有机结合,才能共同发挥灸法防治疾病的"综合效应"。
3.2 经络腧穴是否在灸法治疗中起到特殊作用呢?上述杨氏的研究已经说明了物理因子与经、穴的特殊关系。虽然目前尚无艾灸的药化作用进入经络特殊传递途径的直接研究,但其它类似研究可证明这一特殊途径的存在。刘氏[4]等在穴位注射的研究中发现,在适当选穴的情况下行药物穴位注射,可在短时间内产生与静脉注射同等或更强的药效,并认为穴注下药效的产生并非通过血液循环的途径,而是另有作用途径和机制。这一不同于血循环的途径,就是经络的特殊途径。这一研究证实了经、穴特殊作用途径的存在。由此我们可以认为,艾灸的药化物质,通过穴位皮肤进入腧穴后,也完全可能通过此途径到达病位和全身,并较快地起到治疗作用。
综上所述,艾灸产生治疗作用的机理,虽然传统中医的认识源于临床经验的总结,但他与现代研究的结果是基本一致的,而现代研究结果为传统艾灸理论提供了实验依据。因此我们认为,灸法的作用是由艾灸燃烧时的物理因子和药化因子,与腧穴的特殊作用、经络的特殊途径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综合效应"。经络腧穴对机体的调节是灸法作用的内因,艾灸时艾的燃烧和所隔药物是灸法作用的外因,两者缺一不可。
灸法是临床常用治法,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人们对灸法的作用原理的认识和研究还不够深入、系统,尚需作更多的深入细致的研究、探讨,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医一绝 隔姜灸疗
祖国医学有一种历史悠久的隔姜灸疗法,它是在艾柱与皮肤之间隔一片生姜,而后点燃艾柱治病的方法。此种方法既疗效独特,又简单易学,且舒适无痛苦。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疾病的隔姜灸疗法,供参考应用:
尿频:令患者仰卧,腹部放松。
取鲜生姜切为2毫米厚的薄片,以三棱针或针灸针在姜片上刺几个小孔。然后,把姜片置于中极穴(肚脐下4寸)、关元穴(肚脐下3寸)、气海穴,既可三穴同时施灸,也可分别施灸。将艾绒捏成花生大小的圆锥形艾柱,放在姜片上并从顶端点燃,此为1壮。每穴灸3~5壮,每日1次,7天为1疗程,一般1疗程即可见效。
便秘:取神阙穴(脐中),把普通食盐置于其中,后在食盐上放置直径约为0.3~0.5厘米的姜片,厚约3~4毫米,上置艾柱施灸,连续灸20分钟,至皮肤发红为止。每日或隔日1次。
胃病(尤其是虚寒性胃痛):取中脘(脐上4寸处)、内关(手腕内侧正中上3寸处)、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处)。把生姜切成0.1寸厚的薄片置于以上各穴,取捏成宝塔糖样大小艾柱,置于姜片上施灸。每穴1柱,大约灸45分钟,1日2次。
气管炎:白芥子3克、半夏3克、公丁香0.5克、麻黄5克、细辛2克、麝香0.2克。上药共研为细末,取适量填满脐中,把1片厚约3毫米的姜片盖在药末上 ......
传统艾灸作用机理初探
灸法是中医传统外治法之一,对人体可起到治疗疾病和预防保健作用,治疗过程中病人有舒适感,因此很受患者欢迎。灸法治病的物质基础是什么呢?根据中医理论和实践,认为是一种"综合效应"的体现。现代研究虽然不多,但也为这种"综合效应"论点提供了实验依据。
1 灸法的药性作用(化学作用)
1.1 艾是最常用的灸用燃料。它除了具有易得、易燃的特点外,还具有显著的药物效应。
中医学认为艾属温性,其味芳香,善通十二经脉,具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的作用。《本草纲目》:"艾叶,生则微苦太辛,熟则微辛太苦,生温熟热,纯阳也。可以取太阳真火,可以回垂绝元阳......灸之则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苛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本草正》也认为"艾叶,能通十二经脉,而尤为肝脾肾之药,善于温中、逐冷、除湿,行血中之气,气中之滞......或生用捣汁,或熟用煎汤,或用灸百病,或炒热熨敷可通经络,或袋盛包裹可温脐膝,表里生熟,俱有所宜"。说明艾具有广泛的治疗作用,虽然在灸治过程中艾叶进行了燃烧,但药性尤存,其药性可通过体表穴位进入体内,渗透诸经,起到治疗作用;又可通过呼吸进入机体,起到扶正驱邪、通经活络、醒脑安神的作用;对位于体表的外邪还可直接杀灭,从而起到治疗皮部病变和预防疾病的作用。
1.2 现代研究结果证实,燃艾时可产生具有治疗作用的化学物质。
艾灸燃烧时是否产生了具有治疗作用的物质呢?日本大西[1]和西谷[2]通过研究认为,艾燃烧后生成一种物质,有抗氧化并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艾燃烧生成物的甲醇提取物,有自由基清除作用,并且比未燃烧的艾的甲醇提取物作用更强。施灸局部皮肤中过氧化脂质显著减少,此作用是艾的燃烧生成物所致。艾的燃烧不仅没有破坏其有效药物成分,反而使之有所增强。艾燃烧生成物中的抗氧化物质,附着在穴位处皮肤上,通过灸热渗透进入体内而起作用的。
2 灸法的热作用(物理作用)
2.1 灸法是以燃烧艾绒而治病,燃烧时的热效应也是产生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素问.异法方宜论》:"北方者,天地所闭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风寒冰冽,其民乐野处而乳食,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也从北方来"。说明灸法燃烧艾绒产生的温热作用可治疗因为寒冷引起的疾病。随着历史的发展,艾灸治疗疾病的范围早已超出了寒证的范围,它具有温经散寒、通络止痛、驱风解表、消瘀散结、拔毒泄热、温中散寒、补中益气、升阳举陷、回阳固脱、预防保健等作用,可广泛用于临床各科多种种疾病,涉及寒、热、虚、实诸证。产生这些治疗效果,均与燃艾时产生的热作用是分不开的。艾灸时产生的热恰到好处,除了使人感到特别舒适外,更是一种良性治疗因子,这种因子作用于腧穴,具有特别的亲和力,艾火的热力不仅影响穴位表层,还特别能通过腧穴深入体内,影响经气,深透筋骨、脏腑以至全身,发挥整体调节作用,而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2.2 现代研究证实,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是一种十分有效并适应于机体治疗的物理因子红外线。根据物理学的原理,任何物体都可以发射红外线和吸收红外线,人体也不例外。近红外线对人体的穿透深度较远红外线深,最多可达10mm,并被机体吸收。杨氏[3]的研究认为,艾灸在燃烧时产生的辐射能谱是红外线,且近红外线占主要成分。近红外线可激励人体穴位内生物分子的氢键,产生受激相干谐振吸收效应,通过神经-体液系统传递人体细胞所需的能量。艾灸时的红外辐射可为机体细胞的代谢活动、免疫功能提供所必需的能量,也能给缺乏能量的病态细胞提供活化能。而艾灸施于穴位,其近红外辐射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可通过经络系统,更好地将能量送至病灶而起作用,说明了穴位具有辐射共振吸收功能。
3 经络腧穴与艾灸理化作用的有机结合,产生了灸法的"综合效应"
3.1 经络腧穴是艾灸施术的部位,灸法防治疾病的"综合效应",是由艾灸理化作用和经穴特殊作用的有机结合而产生的。
艾灸的药性作用和热作用只有作用于经络腧穴,才能起到全身治疗作用。例如,艾灸保健作用的产生是与强壮穴结合的结果。艾灸作用于关元穴有回阳救逆的作用;艾灸作用于百会穴有升阳举陷的作用;艾灸作用于阿是穴可起到消瘀散结、拔毒泄热的作用。因此我们认为,经穴是灸法作用的内因,而艾灸产生的药性和热是灸法作用的外因。内、外因素的有机结合,才能共同发挥灸法防治疾病的"综合效应"。
3.2 经络腧穴是否在灸法治疗中起到特殊作用呢?上述杨氏的研究已经说明了物理因子与经、穴的特殊关系。虽然目前尚无艾灸的药化作用进入经络特殊传递途径的直接研究,但其它类似研究可证明这一特殊途径的存在。刘氏[4]等在穴位注射的研究中发现,在适当选穴的情况下行药物穴位注射,可在短时间内产生与静脉注射同等或更强的药效,并认为穴注下药效的产生并非通过血液循环的途径,而是另有作用途径和机制。这一不同于血循环的途径,就是经络的特殊途径。这一研究证实了经、穴特殊作用途径的存在。由此我们可以认为,艾灸的药化物质,通过穴位皮肤进入腧穴后,也完全可能通过此途径到达病位和全身,并较快地起到治疗作用。
综上所述,艾灸产生治疗作用的机理,虽然传统中医的认识源于临床经验的总结,但他与现代研究的结果是基本一致的,而现代研究结果为传统艾灸理论提供了实验依据。因此我们认为,灸法的作用是由艾灸燃烧时的物理因子和药化因子,与腧穴的特殊作用、经络的特殊途径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综合效应"。经络腧穴对机体的调节是灸法作用的内因,艾灸时艾的燃烧和所隔药物是灸法作用的外因,两者缺一不可。
灸法是临床常用治法,有很好的应用前景,但人们对灸法的作用原理的认识和研究还不够深入、系统,尚需作更多的深入细致的研究、探讨,使之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医一绝 隔姜灸疗
祖国医学有一种历史悠久的隔姜灸疗法,它是在艾柱与皮肤之间隔一片生姜,而后点燃艾柱治病的方法。此种方法既疗效独特,又简单易学,且舒适无痛苦。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疾病的隔姜灸疗法,供参考应用:
尿频:令患者仰卧,腹部放松。
取鲜生姜切为2毫米厚的薄片,以三棱针或针灸针在姜片上刺几个小孔。然后,把姜片置于中极穴(肚脐下4寸)、关元穴(肚脐下3寸)、气海穴,既可三穴同时施灸,也可分别施灸。将艾绒捏成花生大小的圆锥形艾柱,放在姜片上并从顶端点燃,此为1壮。每穴灸3~5壮,每日1次,7天为1疗程,一般1疗程即可见效。
便秘:取神阙穴(脐中),把普通食盐置于其中,后在食盐上放置直径约为0.3~0.5厘米的姜片,厚约3~4毫米,上置艾柱施灸,连续灸20分钟,至皮肤发红为止。每日或隔日1次。
胃病(尤其是虚寒性胃痛):取中脘(脐上4寸处)、内关(手腕内侧正中上3寸处)、足三里(外膝眼下3寸处)。把生姜切成0.1寸厚的薄片置于以上各穴,取捏成宝塔糖样大小艾柱,置于姜片上施灸。每穴1柱,大约灸45分钟,1日2次。
气管炎:白芥子3克、半夏3克、公丁香0.5克、麻黄5克、细辛2克、麝香0.2克。上药共研为细末,取适量填满脐中,把1片厚约3毫米的姜片盖在药末上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DOC附件(75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