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权力及国家责任(1)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1日
2012年9月21日,一名精神病人在上海外滩,突然持刀对两名观光的女子行凶,导致两人死亡。
这已经是精神病人危害公共安全的第N起事件了。
据相关数据,中国的重性精神病患者——即通常所说的“精神病人”——已超过1700万。他们中的很多人没有在精神病院接受住院治疗,而是由家属“监护”。有些人游荡于社会,成为公共安全的隐患。
从1985年开始,中国社会已经等了《精神卫生法》27年,到现在它仍未出台。而就算有了,那又如何?
权力制约
“精神病”这个问题,在中国表现出两个面向。第一个面向,就是如何避免一个正常人“被精神病”。
法国思想家福柯发现,说一个人是精神病人,其实不是一个病理学的概念,而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你和主流社会不一样,你当然就“有病”——主流社会可以把你扔到疯人院,扔到一个阴暗的角落里。
, http://www.100md.com
这大概是“被精神病”的一种典型的制造机制。其目的,在于合理化对一个人或一群人的社会排斥和社会隔离。
另一种“被精神病”的制造机制,就是权力基于社会控制,或某些人基于利益诉求,通过与精神病院的合谋,把一个人认定是“精神病人”,非法限制其人身自由。它正是今天中国“被精神病”现象为公众所熟知、也最诟病的方式。
还有一种“被精神病”的制造机制一直为中国社会所忽略,那就是:诊断一个人是不是精神病人的那些标准,本身就具有制造“精神病人”的功能。
揭穿这一点的并不是“外行”,而是英国著名的精神病学家R·D·莱恩。其性质,相当于业内权威人士自曝行业内幕。
在多年的临床经验中,莱恩发现,精神病专家并没有真正理解那个要被他诊断的人,从没有走进那个人的内心。他能理解的,最多是他所使用的那一套概念的含义。事情的真相是:标准的精神病患者,往往是标准的精神病医生,以及标准的精神病院的结果。
, 百拇医药
精神病专家孙东东所说的“99%上访者有精神病”曾遭到舆论的炮轰。广东一个精神病专家,把罢工工人、富士康跳楼员工、喝农药自杀的小学生纳入“精神疾病”的范畴,也曾让人瞠目结舌。但至少他们是忠实于精神病的诊断标准的。这正是很多精神病专家的思维。
问题出在“精神病学帝国主义”的扩张冲动上。典型的表现,就是不再用“精神病”这样的概念,而发明了“精神疾病”之类术语,把本属于心理学等领域的各种症状也一锅煮成“精神疾病”,而丝毫不顾及自己属于医学范畴,应有明确的边界意识。逻辑后果就是:一个人原本只具有心理问题,也会被诊断成精神病。
但是,精神病诊断标准,其“专业性”并不像公众想象的那么可靠。虽然属于医学范畴,但它并不具有医学那种“科学性”,大多数“精神疾病”都无法通过仪器来检查,以便客观地判断,而是得由精神病专家来主观判断。诊断的过程,主要还是依赖于和“患者”的交流,以及别人对“患者”的“症状”的描述,并把“患者”的“表现”去套那些属于“症状”的标准。
, 百拇医药
所以,假如家属或权力机构强行把一个人送入精神病院,那么,这个人几乎只能被诊断成“精神病人”。家属和权力机构对他的“症状”的描述,成为判断他是否精神病人的重要信息。而他如果说受到了迫害,并进行反抗,则恰恰符合精神病诊断标准中关于“妄想”、“躁狂”之类的描述。他的自辩权利,也被这个无敌的逻辑取消:你说自己不是精神病,那么,你恰恰是,因为拒绝承认自己有病,正是精神病的一种表现;而你承认了,你当然就是了。
2012年8月,上海市卫生局发布《精神疾病防治服务规范(2012版)》,以“对人过分冷淡,寡言少语、动作慢”等特征作为排查疑似精神病患的线索。这是典型的“精神病学思维”。但事实上,一个人有这些特征,既可能是他确实有“精神病”了,但也可能仅仅是有心理问题,甚至仅仅是一段时间心情不好。公共政策的实施不考虑常识,往往存在着国家权力侵害公民权益及私人空间的危险。
一个正常人,如果被诊断为“精神病人”,对于他来说,尊严、名誉,甚至人身自由都会受到威胁。而在这个过程中,精神病专家所拥有的过大权力让人担忧。
, 百拇医药
“精神病”问题从来就不仅仅是精神病学的问题,它同时也是一个人际的、道德的、社会的、法律的问题。在对一个人进行诊断的时候,除了在法律上必须明确他的拒绝权利,为了克服精神病诊断标准的缺陷,也必须引入伦理专家、社会专家、诉诸于常理常识的普通群众等一起进行诊断,形成一种权力制约,最大限度地保证一个人不“被精神病”。
国家责任
“精神病”问题的第二个面向,就是一个人如果是真正的精神病人,那么,该对他怎么办?
尽管有很多“精神病人”是人为制造出来的,但这并不能否认真正的精神病人在人口比例中已经很高,且有些已危害到公共安全这个现实。它对于中国社会的挑战,只会越来越严峻,因为一个贫富悬殊、剧烈转型、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的社会,正是各类心理、精神疾病滋生的沃土。
很自然地,当我们说一个人患了精神病—尤其他还是重性精神病患者—时,第二句话,就应该是“他应该得到治疗”。
, http://www.100md.com
但是,精神病的医疗资源很稀缺。全国的精神科床位,现有也就20万张;卫生、民政、公安等部门所属的精神科医师,加起来约2万人。算一下,中国每10万人口的精神科医师不足2人,而世界的平均水平大概在每10万人4.2人。
资源少,治疗费用却高昂。东北一家精神病院的一名精神科医师给《南风窗》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患者的治疗费用,最贵的可以达到每月2万元左右,最便宜的(吃最便宜的药,对精神病人的治疗主要也是吃药)属于救助型的患者,由国家掏钱,也要差不多3000元。平均下来,每人每月8000元左右。
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这是一个恐怖的数字。他们无力承担。
很多精神病人由此只能交给家庭和社区看管,有的自生自灭,沦为流浪型精神病人。得不到有效治疗、监护的精神病人,由此成为公共安全的一个威胁。统计数据表明:精神病人肇事肇祸发生率约为 30%,其中杀人放火约为 2.5%,其他危害社会治安发生率约为19%。, http://www.100md.com(石勇)
这已经是精神病人危害公共安全的第N起事件了。
据相关数据,中国的重性精神病患者——即通常所说的“精神病人”——已超过1700万。他们中的很多人没有在精神病院接受住院治疗,而是由家属“监护”。有些人游荡于社会,成为公共安全的隐患。
从1985年开始,中国社会已经等了《精神卫生法》27年,到现在它仍未出台。而就算有了,那又如何?
权力制约
“精神病”这个问题,在中国表现出两个面向。第一个面向,就是如何避免一个正常人“被精神病”。
法国思想家福柯发现,说一个人是精神病人,其实不是一个病理学的概念,而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你和主流社会不一样,你当然就“有病”——主流社会可以把你扔到疯人院,扔到一个阴暗的角落里。
, http://www.100md.com
这大概是“被精神病”的一种典型的制造机制。其目的,在于合理化对一个人或一群人的社会排斥和社会隔离。
另一种“被精神病”的制造机制,就是权力基于社会控制,或某些人基于利益诉求,通过与精神病院的合谋,把一个人认定是“精神病人”,非法限制其人身自由。它正是今天中国“被精神病”现象为公众所熟知、也最诟病的方式。
还有一种“被精神病”的制造机制一直为中国社会所忽略,那就是:诊断一个人是不是精神病人的那些标准,本身就具有制造“精神病人”的功能。
揭穿这一点的并不是“外行”,而是英国著名的精神病学家R·D·莱恩。其性质,相当于业内权威人士自曝行业内幕。
在多年的临床经验中,莱恩发现,精神病专家并没有真正理解那个要被他诊断的人,从没有走进那个人的内心。他能理解的,最多是他所使用的那一套概念的含义。事情的真相是:标准的精神病患者,往往是标准的精神病医生,以及标准的精神病院的结果。
, 百拇医药
精神病专家孙东东所说的“99%上访者有精神病”曾遭到舆论的炮轰。广东一个精神病专家,把罢工工人、富士康跳楼员工、喝农药自杀的小学生纳入“精神疾病”的范畴,也曾让人瞠目结舌。但至少他们是忠实于精神病的诊断标准的。这正是很多精神病专家的思维。
问题出在“精神病学帝国主义”的扩张冲动上。典型的表现,就是不再用“精神病”这样的概念,而发明了“精神疾病”之类术语,把本属于心理学等领域的各种症状也一锅煮成“精神疾病”,而丝毫不顾及自己属于医学范畴,应有明确的边界意识。逻辑后果就是:一个人原本只具有心理问题,也会被诊断成精神病。
但是,精神病诊断标准,其“专业性”并不像公众想象的那么可靠。虽然属于医学范畴,但它并不具有医学那种“科学性”,大多数“精神疾病”都无法通过仪器来检查,以便客观地判断,而是得由精神病专家来主观判断。诊断的过程,主要还是依赖于和“患者”的交流,以及别人对“患者”的“症状”的描述,并把“患者”的“表现”去套那些属于“症状”的标准。
, 百拇医药
所以,假如家属或权力机构强行把一个人送入精神病院,那么,这个人几乎只能被诊断成“精神病人”。家属和权力机构对他的“症状”的描述,成为判断他是否精神病人的重要信息。而他如果说受到了迫害,并进行反抗,则恰恰符合精神病诊断标准中关于“妄想”、“躁狂”之类的描述。他的自辩权利,也被这个无敌的逻辑取消:你说自己不是精神病,那么,你恰恰是,因为拒绝承认自己有病,正是精神病的一种表现;而你承认了,你当然就是了。
2012年8月,上海市卫生局发布《精神疾病防治服务规范(2012版)》,以“对人过分冷淡,寡言少语、动作慢”等特征作为排查疑似精神病患的线索。这是典型的“精神病学思维”。但事实上,一个人有这些特征,既可能是他确实有“精神病”了,但也可能仅仅是有心理问题,甚至仅仅是一段时间心情不好。公共政策的实施不考虑常识,往往存在着国家权力侵害公民权益及私人空间的危险。
一个正常人,如果被诊断为“精神病人”,对于他来说,尊严、名誉,甚至人身自由都会受到威胁。而在这个过程中,精神病专家所拥有的过大权力让人担忧。
, 百拇医药
“精神病”问题从来就不仅仅是精神病学的问题,它同时也是一个人际的、道德的、社会的、法律的问题。在对一个人进行诊断的时候,除了在法律上必须明确他的拒绝权利,为了克服精神病诊断标准的缺陷,也必须引入伦理专家、社会专家、诉诸于常理常识的普通群众等一起进行诊断,形成一种权力制约,最大限度地保证一个人不“被精神病”。
国家责任
“精神病”问题的第二个面向,就是一个人如果是真正的精神病人,那么,该对他怎么办?
尽管有很多“精神病人”是人为制造出来的,但这并不能否认真正的精神病人在人口比例中已经很高,且有些已危害到公共安全这个现实。它对于中国社会的挑战,只会越来越严峻,因为一个贫富悬殊、剧烈转型、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的社会,正是各类心理、精神疾病滋生的沃土。
很自然地,当我们说一个人患了精神病—尤其他还是重性精神病患者—时,第二句话,就应该是“他应该得到治疗”。
, http://www.100md.com
但是,精神病的医疗资源很稀缺。全国的精神科床位,现有也就20万张;卫生、民政、公安等部门所属的精神科医师,加起来约2万人。算一下,中国每10万人口的精神科医师不足2人,而世界的平均水平大概在每10万人4.2人。
资源少,治疗费用却高昂。东北一家精神病院的一名精神科医师给《南风窗》记者算了一笔账,一个患者的治疗费用,最贵的可以达到每月2万元左右,最便宜的(吃最便宜的药,对精神病人的治疗主要也是吃药)属于救助型的患者,由国家掏钱,也要差不多3000元。平均下来,每人每月8000元左右。
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这是一个恐怖的数字。他们无力承担。
很多精神病人由此只能交给家庭和社区看管,有的自生自灭,沦为流浪型精神病人。得不到有效治疗、监护的精神病人,由此成为公共安全的一个威胁。统计数据表明:精神病人肇事肇祸发生率约为 30%,其中杀人放火约为 2.5%,其他危害社会治安发生率约为19%。, http://www.100md.com(石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