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健康新闻
编号:12316148
一家店卷走老人18万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27日 《生命时报》 2012.11.27
     82岁马大爷向本报愤怒讲述办保健卡被骗经历

    “我得过脑梗,有心脏病,摔一跤可能就走了。老伴和孩子都劝我别管这事儿,但我得跟老年朋友说说,千万别再像我一样上当受骗了。”11月16日,82岁的马大爷颤颤巍巍地来到《生命时报》编辑部,向记者讲述了他和一群老人办养生保健卡被骗的经历。

    如今,老人对健康的需求、对关爱的渴望,被不少牟取暴利的不法分子钻了空子。“宁波上百名老人购买保健品被骗”、“保健品欺诈致使200多位乌鲁木齐老人被骗”、“老人两年被骗25万元”等新闻几乎每天都在上演,而真正受骗者更难以计数。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著名预防犯罪专家王大伟说,国外研究表明,人一生中平均会被骗3次,其中4%的人承受了40%的犯罪伤害,中老年人就是重点人群之一。在健康领域,针对他们的陷阱尤其多。

    三四十名老人集体被骗
, http://www.100md.com
    10月3日,马大爷像往常一样,溜达着来到位于北京市朝阳区朝阳路小庄6号第一商城A座8802室的“柏庆丽尔美容旗舰店”,想做个足疗。这里虽说是美容店,但金字招牌下却写着包括足疗、推拿、火疗、姜疗、蜡疗、治灰指甲等业务项目。马大爷在该店做足疗已经有两三年了,没想到这一天却突然看到店门口贴出一张告示:“本店装修,暂停营业,何时营业另行通知”。

    美容店的大门紧紧关闭,里面却没有一点要装修的迹象。马大爷马上跟熟悉的店员联系,被告知“想做足疗,10月8日可以来”。然而,从8日到10日,马大爷每天去店面看一次,次次都吃了闭门羹。他向第一商城的物业处询问,才知道这家店已迁走。回想起来,马大爷发现,这件事的发生并非完全没有征兆。春节前后店里就开始频繁换人,以前熟悉的足疗师傅都不在了。

    “怎么能不打声招呼就走人了呢?我办的足疗卡里还有三四千元没有消费呀!”马大爷憋着一肚子气回到家,和街坊邻居朋友们一聊,才发现周围有三四十人都在该店办了卡,多则一两万元,少则几千元。这群年龄都已七八十岁的退休老人,不得不走上一条艰难的维权路。
, 百拇医药
    孙阿姨和马大爷一样,同是在那家店办的卡。11月21日,她对记者说,自2010年开始,她和老伴辛大爷先后在该店共花1.36万元,办了三种卡,至今还剩下8000元左右。

    孙阿姨有灰趾甲,2010年初,她从家附近的京客隆超市出来,有人向她推销说,楼上的“柏庆协和养生馆”失眠、便秘、灰指甲等什么都能治。免费试用一次后,孙阿姨毫不犹豫就花2600元办了张足疗卡,可连做几次,趾甲也没有感觉好转。2010年8月,她接到该店店员电话,说店面已搬到第一商城,劝她过去接着治疗。当店员得知她的老伴有耳聋耳鸣、记忆力减退的毛病时,赶紧表示店里“有祖传秘方,用火烛一定能治好。”孙阿姨又被说得心动了,交6000元办了卡,可去了四五次就觉得没效果。接着,店员又“盯”上了她老伴脑供血不足、血压不稳等疾病,说通过脊椎整理、推腹按摩等,一定能治愈,一次一两百元,一共是5000元。孙阿姨想到老伴经常担心大脑的问题,又狠狠心花钱办了一张卡。同样是做了四五次,觉得没有任何效果就不做了。

    2011年,孙阿姨和老伴曾去店里要求退卡,却屡屡被拒。“店员说这事儿得请示院长,经批准才行。后来又说没批下来,让我们继续在那做。”记者调查了解到,这家店并没有营业执照,店主“消失”后,目前共涉嫌卷走会员费用至少18万元。
, 百拇医药
    易受骗,全因渴望健康和关爱

    “我们这些老人啊,一旦得病,身体就难受,心里就着急紧张,一着急就容易被人利用。”马大爷说,这个社会盯着老人钱包的商家太多了,家里的电话号码似乎被各大保健品公司相互售卖,总能接到各种推销电话,从保健品到养生馆,再到保健仪器,挨个找上门来。“我的肝不好,怕药吃多了有副作用,总觉得吃保健品放心一点。可到处是坑蒙拐骗的信息,现在一想起来,我觉都睡不好,听到这种电话立马就挂掉!”

    孙阿姨和她的老伴不仅每天都吃不少保健品,还经常参加一些保健品企业组织的旅游活动。她指着挂在墙上的一张婚纱照告诉记者,这就是某企业免费给他们拍的。对于这些,她并不认为是陷阱。她说:“看到坐着轮椅、躺在床上的人,我就担心自己以后也这样。人生最后几年那样活着,太没意思了,健康对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现在孩子们都忙,我们怕给他们添麻烦。我们两人加起来有7000多元退休金,基本上都花在这上面了。参加他们组织的活动,到外面跟大家一起哈哈大笑,心情好了,病也好得快。”
, 百拇医药
    在中国心理学会副秘书长、北京市老年心理研究所所长韩布新看来,马大爷和孙阿姨的想法,恰恰反映了老年人内心最大的两种需求:健康和关爱。如今空巢家庭多,与子女的沟通少,退休金不高,看病贵、看病难等社会保障体系的不足,让老人十分焦虑,他们需要“自救”,但这方面正规途径太少。由于监管不到位、惩罚力度不够,导致他们接触到的往往是歪路,成了上当受骗的“主力军”。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顾问、北京市律师协会消费者权益保护专业委员会主任邱宝昌也表示,现在老人上当受骗现象越来越严重,子女非常无奈,明知那是骗局,却怎么拦都拦不住,真正上当后维权难度又非常大。

    王大伟表示,总的来看,骗子行骗有这么五部曲:画个免费的大馅饼——靠“托儿”或“神迹”让你相信真有馅饼——偷梁换柱,无中生有——你交钱他成功——拿钱后逃之夭夭。氛围上,越是有温暖、有亲情、有异性关系的地方,危险性就越高。比如特殷勤地喊叔叔阿姨甚至是爸爸妈妈;把环境布置得特别温暖,组织各种活动,给老人一些很贴心的服务等;场所方面,有句民谣:菜场医院旅游点,庙会车站银行前,地下通道过街桥,大的超市金柜前。这些地方是陷阱和诈骗的“高危区”;营销手段上,可谓花样翻新,免费体验、预交费、免费旅游等等,让人防不胜防。
, http://www.100md.com
    老人要去“三心”留“二意”

    为减少受骗次数,专家给老年人及其家属提出如下建议:

    勇敢说出“我想要……”。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心理专业委员会秘书杨萍表示,“孩子工作太忙太辛苦,我不能给他们添麻烦”是很多老人的共同心理,这让很多行骗者钻了空子,让老人付出高昂代价,来满足自己的内心需求。父母不说,子女不知。老年人要主动告诉孩子自己的需求,比如想去哪玩、想买什么保健品等。孩子知道后,要尽力满足。

    去“三心”。一去“痴心”。王大伟说,真正的“蒙汗药”其实在我们自己心里,就是痴心:钱痴、名痴、健康痴等。二去“贪心”。“反正不要钱、试试何防”的心理极易被骗子利用。三去“急躁心”。生老病死是人类必然面对的不变轮回,多一点平常心,少一点病急乱投医的急躁心。

    留“二意”。平时要“有意”多从正规渠道获取信息;碰到别人推销时,“故意”找借口先不急着交钱,离开那个氛围静下心来想想,再和家人谈一谈,过几天多了解些信息后再做决定,就不会容易被骗了。

    子女要关爱到位。“有钱没地儿花”、“这些东西一点用都没有,买它干什么”等指责的话,子女别对父母说。杨萍表示,子女要去了解父母行为背后的真正需求是什么。当你说“这东西没用”时,不仅要说明原因,还要尽可能挑选替代物来满足父母的需求。▲, http://www.100md.com(江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