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间首都卫生事业的发展变迁
健康关键词
6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首都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首都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为首都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做出了贡献。覆盖城乡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使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重大传染病得到了有效控制。以创建国家卫生区和卫生村镇工作为目标,全市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制定《健康北京人--全民健康促进十年行动规划》、《健康北京"十二五"发展建设规划》,开展多种形式健康促进活动,增强了市民文明卫生意识和健康素质。
北京晚报《健康专列》与北京市卫生局合作,以"健康关键词"为主线,梳理60年间首都卫生事业的发展变迁。
, http://www.100md.com
中医药事业在继承中开拓
■ 中医研究院
1955年12月19日,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在北京成立。1956年9月3日全国首批4所中医药高等院校之一——北京中医学院(现北京中医药大学)成立。1956年北京中医医院成立。其后,北京市中医研究所、北京市中药研究所、北京联合大学中医药学院、北京中医学校等科研、教育机构,以及一批中医医院先后成立。
■ 保护传统医学非物质文化遗产
2006年5月,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医学作为第九大类列入其中。北京地区在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医学的9个项目中占有7项,分别是:中医生命与疾病认知方法、中医诊法、中医炮制技术、中医传统制剂方法、针灸、中医正骨疗法、同仁堂中医药文化;在第一批29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北京占有14位。
, 百拇医药
■ 名老中医收徒
1959年7月,北京中医医院召开名老中医收徒大会。张菊人、赵炳南等8位老中医共收徒12名,开创了中医传统师承教育新模式。199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继承工作。目前已完成3批师承工作,北京地区的老中医药专家先后有1603人次入选师承工作指导老师,共培养2285名学术继承人。
■ 西医学习中医
1955年,第一届全国西医学习中医班在北京举办,开创了全国西医学习中医教育的先河。1956年4月,北京市成立了西医学习中医委员会,进一步加强了对“西学中”工作的领导。1958年,毛泽东主席在卫生部党组的报告上批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此后,全国各地陆续举办“西学中”班。“西学中”人员的实践和示范,推动了西医学习中医,促进了中西医的团结合作,培养了中西医结合学科带头人。
, http://www.100md.com
本报记者 王怡 本版内容提供:北京市卫生局
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 结核病
1955年,中央结核病研究所(现北京市结核病胸部肿瘤研究所)创建了国内第一个结核病流行病学研究室。20世纪50年代本市进行了肺结核不住院化疗的研究,使患者可以居家康复。20世纪80年代开展了短程化疗治疗肺结核的研究,肺结核病死率由20世纪70年代的34/10万下降到2008年的1.34/10万。20世纪90年代研制的抗结核新药——利福喷丁获得国家发明二等奖。
, 百拇医药 1979年起,北京市结核病防治所(现北京结核病控制研究所)率先在全国实施了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现代结核病控制全程督导化疗(DOTS)策略,本市涂阳结核病患病率由1979年的127/10万下降到2000年的12/10万,结核病疫情年平均递降率达17%。这一成果及经验荣获1994年国际防痨和肺病联合会世界大会及全球肺部健康大会颁发的费朗兹·德雷克奖,并被国际防痨组织介绍到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 无偿献血
1980年,北京市推行了义务献血政策,采用下发献血指标的办法供应临床用血,改变了临床供血长期延续着的有偿献血制度。1984年,北京开始倡导无偿献血,当年全市仅有19人参加无偿献血。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颁布实施,经过广泛宣传,市民献血意识逐步增强。在临床用血量年递增率达10%以上的情况下,从2005年初,北京彻底取消了由外省市调剂补充用血。2006年之后,北京市每年百余吨的临床用血百分之百来自于自愿无偿献血,确保了血液质量安全和提供及时。
, 百拇医药
■ 艾滋病
1985年6月,北京市协和医院诊断并报告了中国境内的第一例输入性艾滋病病例。1990年解放军302医院收治了中国大陆居民首例艾滋病患者。
多年来,北京市的艾滋病防控工作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2004年,北京市成立了由26个委办局组成的北京市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并在全市范围内大力开展美沙酮社区药物维持治疗、清洁针具交换、安全套推广“三大工程”,全面落实国家“四免一关怀”政策(即:国家实施艾滋病自愿免费血液初筛检查;对农民和城镇经济困难人群中的艾滋病患者实施免费抗病毒治疗;对艾滋病患者遗孤实行免费就学;对孕妇实施免费艾滋病咨询、筛查和抗病毒药物治疗;将生活困难的艾滋病患者及其家庭纳入政府救助范围)。全市艾滋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 全力抗击非典
2003年春,一场突如其来的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使北京成为非典流行最严重的城市。从2003年3月1日发现首例病人,到5月28日发现最后一例临床诊断病例,共报告非典临床诊断病例2521例,死亡193人。世界卫生组织3月27日宣布北京为非典疫区,6月24日解除对北京的旅行警告。在历时近4个月的抗击非典战斗期间,首都卫生系统全面动员,团结一致,临危不惧,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宣武医院、北京佑安医院、北京地坛医院等16家定点医院,30多家支援医院日夜奋战在抗击非典的第一线。来自全军和武警部队的114所医院的1383名医务人员火速赶赴临时建成的小汤山非典专科医院,先后共收治患者680名,创造了高治愈率、低死亡率、零感染率的业绩,最终取得了抗击非典的胜利。
, http://www.100md.com
在整个抗击非典斗争中,有500多名医务人员因公感染,其中9名以身殉职并被授予革命烈士称号。为纪念抗击非典的胜利和9名革命烈士,2006年6月24日,北京市卫生局在北京市卫生局党校建成了“救死扶伤”纪念坛。
■ 首都公共卫生体系
2004年12月7日,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加强首都公共卫生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了以“建立完善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和建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卫生监督执法体系、公共卫生信息体系”为核心的首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和措施。到2009年6月,全市组建了19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小分队和11支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小分队,2支生物反恐医疗救治应急小分队,成立了北京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部,形成了全市各应急指挥系统间的联动机制。
■ 免费接种流感疫苗
, http://www.100md.com
2007年起,北京市户籍的200余万60岁以上老人开始首次免费接种流感疫苗。而从2009年起,北京免费接种流感疫苗的人群范围,除本市60周岁以上老年人外,还包括所有在校的中小学生。
此项举措使北京市流感疫苗接种率提高到了欧美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为首都地区预防流感,减少疫情暴发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 从容应对甲型H1N1流感
2009年4月以来,墨西哥等国家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行,世界卫生组织3天内将警告级别由3级提升到5级。从4月30日至7月30日,北京累计筛检从美国、加拿大等国来京人员159730人,累计监测93974人。全市125家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展流感样病例监测,明确了地坛、佑安2家定点医院和9家支援医院,健全了“120”、“999”转运网络。42辆救护车免费接送发热并伴流感样症状的病人。全市有效防堵了甲型H1N1流感输入性病例,避免了疫情快速传播,降低了社区暴发风险,社会稳定,人心安定。
, http://www.100md.com
■ 健康北京人
2009年5月31日,北京市政府制定下发了《健康北京人——全民健康促进十年行动规划(2009—2018年)》,提出了未来10年北京市健康促进行动计划和工作目标,用健康促进的策略应对慢病的挑战。主要包括:健康知识普及、合理膳食、控烟、健身、保护牙齿、保护视力、知己健康、恶性肿瘤防治、母婴健康等多项行动。这个行动规划的制定和全面实施,将极大地提升市民健康素质。
本报记者 王怡 本版内容提供:北京市卫生局
完善基层卫生体系
■ 送医送药服务农民
, http://www.100md.com
1965年2月,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医学院、中医研究院、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友谊医院、北京中医医院等组成的北京第一批12支农村巡回医疗队共112人,分赴湖南湘阴,北京通县、顺义、大兴等地开展巡回医疗。同年3月至8月,又组织3批共44支医疗队、24支防病医疗队、21支计划生育医疗队到农村工作。医疗队还负责培训各郊区县的“半农半医”。首批受训的300多人成为以后的首批赤脚医生。
■ 农村改水
1985年,北京市采取多种方式解决农村改水资金不足问题,通过贷款、市区两级政府补助和农村乡镇集体个人自筹的办法,以及同时获得的世界银行830万美元特别提款权的贷款,加快了北京农村改水工作的步伐。
■ 农村卫生
1991年,市政府决定把乡镇卫生院、卫生防疫站和妇幼保健院纳入《北京市“九五”期间农村卫生“三项建设”规划》。至2000年,全市共完成卫生“三项建设”工程273个,乡镇卫生院实现了“一无三配套”(指无危房,房屋、人员、设备配套)的建设目标。
, http://www.100md.com
■ 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1998年5月18日,全市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了要逐步建立起功能合理、方便群众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在其后的几年中,体现预防、保健、康复、健康计划、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和基本医疗功能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2006年9月14日,全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又明确提出了要建立健全规模适当、布局合理和方便有效的新型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并与区域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建立双向转诊机制,发挥基本医疗、公共卫生两个网底作用。
■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2002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由市委、市政府印发了《中国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贯彻的实施意见》,同时出台了涉及农村卫生改革的6个配套文件,把全面恢复和发展农村合作医疗作为一项“民心工程”和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重要措施,在大兴、怀柔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2003年在全市全面推行。目前,农民参合率已由2004年的74.69%提高到97.7%;筹资水平由人均102元增长到637元。农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建立,对减轻农民医药费用负担,防止因病致贫和返贫起到了积极作用。
, 百拇医药
房山区妇幼保健院
医疗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 新扩建大型医院
1952年6月19日,北京苏联红十字医院(现北京友谊医院)在甘水桥建成开诊。1954年2月16日,北京苏联红十字医院在宣武区永安路落成,1957年3月12日苏联政府移交我国,改名为北京中苏友谊医院。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北京建成的第一所大型综合医院。
之后,政府新建了北京儿童医院、北京妇产医院、北京宣武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朝阳医院、解放军总医院、海军总医院、空军总医院、北京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西苑医院、广安门医院等医疗机构,同时,扩建了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医院、北京同仁医院等一批大型医院。
, 百拇医药
■ 120、999
1952年11月,北京市急救站成立。1961年1月4日,市人民委员会批准各区建立急救站。1982年1月,组建市急救中心。
1988年4月,北京急救中心正式开通全国统一的急救电话120。2001年9月19日,北京市红十字会紧急救援中心正式开通了急救电话999。逐步建立起全市的医疗急救体系。2011年7月,北京120和999院前医疗急救联合指挥调度平台启用。联合指挥调度平台启用后,120和999的信息实现了互通,当一方无车可派时,系统可将电话直接转给另一方。不仅如此,北京120、999急救中心还与110、122、119合作建立起了“四台联动”应急协作机制,对于突发事件中共同涉及的信息将予以沟通。
■ 妇儿保健
1958年,北京市儿童保健所成立;1963年,成立北京市妇女保健所;1987年,成立北京医科大学妇儿保健中心(现北京大学妇儿保健中心)。随着儿童、妇女保健机构的先后成立,本市妇女、儿童保健工作逐步纳入了正规化管理。
, http://www.100md.com
1990年至1993年,我国著名围产保健专家、北京大学妇儿保健中心主任严仁英教授主持对河北、山西、浙江、江苏等省30个县的大量孕妇,开展了神经管畸形防治研究,证实了新婚和准备生育的妇女服用小剂量叶酸增补剂,可以减少70%神经管畸形儿的发生,通过三年普及、两年提高的步骤使我国神经管畸形的发生率下降了50%。
2002年,北京市妇女保健所、北京市儿童保健所、北京市计划生育技术研究指导所合并,组建成北京妇幼保健院,北京成为第一个成立省(市)级妇幼保健院的直辖市,标志着北京市的妇幼保健工作步入更加统筹协调与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 运动医学
1959年1月,我国第一所运动医学专业的研究机构——北京运动医学研究所在北京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成立。该研究所作为国家队运动员伤病防治中心和中国奥委会指定的唯一运动员伤病防治中心,不仅为我国运动员提供医疗保障服务,而且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为各国参赛运动员的伤病防治做出了贡献。
, 百拇医药
该研究所目前已成为中国最大、最有影响力的关节镜微创治疗、培训与研究中心。
■ 造血干细胞移植
1964年,北京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陆道培教授成功进行了亚洲第一例异体同基因骨髓移植,中国造血干细胞移植事业从此开始。
1981年,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又在国内开展了HLA(Human Leukocyte Antigen)配型相合的同胞间异基因骨髓移植,使血液病患者长期无病存活率超过75%,居国内领先地位。
■ CT、核磁共振、伽马刀
1978年,中国医科院肿瘤医院引进了本市第一台医用直线加速器;1979年,北京医院引进本市第一台CT。随后,现代化的医疗诊断、治疗设备在本市医疗机构中不断普及。1984年北京天坛医院引进第一台医用磁共振成像MRI,1994年引进头颅伽马刀,1998年北京宣武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引进PET-CT。进入新世纪后,计算机导航、机器人技术等先进设备的应用,不仅缩短了本市诊疗技术与发达国家的距离,而且,许多学科因此得到长足的发展,更好地为患者解除病痛。如:2007年6月20日在北京阜外医院建立的亚洲第一个心血管疾病“一站式杂交手术中心”,实现了外科学、介入医学和影像诊断学的结合;2008年,集手术导航系统、视讯传输系统、医学影像系统为一体的,亚洲最大数字化手术室在北京积水潭医院启用。
, 百拇医药
■ 试管婴儿
1988年3月10日8点56分,中国大陆首例试管婴儿在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现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诞生,这是我国大陆现代医学技术的一次重大突破,是我国大陆生殖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该事件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评选为50年来10个影响中国的科技事件之一,主持开展这项工作的张丽珠教授被誉为“神州试管婴儿之母”。随后该院又相继培育了我国大陆首例赠卵试管婴儿、首例冷冻胚胎试管婴儿、首例“三冻”试管婴儿等。
■ 异体心脏移植
1992年3月20日,北京安贞医院成功完成异体心脏移植术,术后患者存活214天,开创了当时国内心脏移植手术存活时间最长的纪录。
1995年后,该院分别成功地完成单肺移植、国内首例双肺移植、心肺联合移植、肝移植、肾移植等大器官移植术,成为国内唯一一家能完成心、肺、肝、肾四大器官移植的医院。至今已成功完成心脏移植100余例,肺移植20余例。
, 百拇医药
■ 心理救援
2002年12月3日,北京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在北京回龙观医院成立。这是全国首家心理危机干预中心,随后开通的800-810-1117热线电话,也是国内第一条心理救援热线。
截至2009年底,该中心积极致力于心理危机研究、预防和干预工作,通过心理救援热线接听了来自全国12万多人次的来电,成功挽救高自杀风险4000多人,通过网络向8000人提供了免费咨询,帮助300多人度过亲人或朋友自杀的悲伤期。鉴于该中心的突出成绩和日渐提升的影响力,2009年3月6日,世界卫生组织心理危机预防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在北京回龙观医院正式挂牌。这是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在亚太地区唯一的心理危机预防研究与培训合作中心。
■ 王忠诚
2009年1月9日,北京天坛医院名誉院长王忠诚院士获得200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该奖项用以表彰他为我国神经外科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
, http://www.100md.com
20世纪60年代,他编著出版了我国第一部神经外科专著《脑血管造影术》,使当时神经外科诊断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70年代,他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显微神经外科治疗。80年代以来,他潜心研究脑干肿瘤这个手术禁区疾病的治疗方法,继而对脊髓内肿瘤进行研究,成功地施行了手术治疗,把我国神经外科整体水平带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 医药分开
以往,北京公立医院“以药养医”的现象广受诟病,原因是其导致的“大处方”,让“看病贵”雪上加霜。而作为北京医改的重头戏,2012年7月1日起,北京开始试水医药分开,逐步取消公立医院药品加成“行规”,改革“以药养医”机制。也就是从这天起,北京友谊医院开始取消药品加成,收取医事服务费。
友谊医院试点实行医药分开后,医院要求医生控制患者次均费用,这不仅给患者省钱,还减少了药品的浪费。两个月后的9月1日,北京朝阳医院成为第二家医药分开试点医院。两家医院试点后的统计数据都呈现了三升三降的特点,医药分开试点取得初步成功。所谓三降,门诊次均费用、次均药费、医保自付费用三下降。而三升说的则是百姓满意度、服务质量、医院收益三提升。
, 百拇医药
■ 预约挂号
2011年7月28日,北京114查号台,在纷繁的查询中人们听到了一种新的声音:“您好,请问有什么能帮您的?”“我要预约友谊医院心内科的号。”“友谊医院,心内科是吗?好的,已经帮您预约成功,8月2日上午9点至10点……”这是北京市在全国率先启动的全市预约挂号统一平台,从这一天起,百姓拨打114或登录统一预约挂号网站www.bjguahao.gov.cn即可预约所有上线医院的普通号、专科号和专家号号源。
市卫生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7月底,累计已有298.1万人注册使用统一预约平台,所有上线医院投入到预约平台的号源累计达到1943.1万个,累计预约成功号源437.3万个,总体预约率23%。预约挂号爽约率已经从一年前的10%左右降至4%至5%。截至目前,北京已有121家医院纳入统一预约挂号平台。今年底前,全市所有的二级综合医院都将纳入统一预约挂号平台。
本报记者 王怡
本版内容提供:北京市卫生局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