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医业 > 管理
编号:12330138
中医院发展的4个关键因素 等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1月29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814期
     中医院发展的4个关键因素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矛盾和问题将更加凸现,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也将同时并存。中医院如何在新医改的大背景下,把握机遇,迎接挑战,进一步发展壮大自己,是每个中医院管理者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试分析影响中医院发展4个方面的问题,为中医药事业的繁荣和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人才——引进人才体现“以用为本”

    所谓人才,不仅要拥有出众的“智商”,还要经受得住寂寞的考验、挫折的磨练,也就是说其“情商”也要高出普通人。更重要的还必须具备一定的“魂商”,一个耐受住各种利益诱惑,具备“慎独”操守的人,才能把全部的身心投入到其所追求的事业中去。中医院的发展尤其离不开人才,谋划中医院的长远发展,首先要把人才建设作为医院的核心战略,以“智商”、“情商”和“魂商”的高度一致来作为衡量人才优劣的标准,仅有一流的“智商”,其“情商”和“魂商”差强人意,是不可能为中医院的发展,为中医药事业的繁荣作出积极贡献的。
, 百拇医药
    中医院要发展,必须拥有三支人才队伍,即中医人才、西医人才和中西医结合人才。中医人才要立足自身培养,一般发展基础比较好、文化积淀比较深厚的中医院,其中医传承工作也相应做得比较好,浓郁中医氛围是培养中医人才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医院一定要做好中医人才培养的大文章,失却中医人才,中医的特色和优势将丢失殆尽,中医院的发展将失去动力,中医文化传承将变得缘木求鱼。西医人才要立足引进,引进高端西医人才,其目的是为中医院发展所用,提高医院综合能力,更好地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服务。中医院要本着“以用为本”的人才引进方针,大力引进中医院急需的、能够引得进用得着的西医人才。近年来,江苏省中医院从实际出发引进一批中青年西医技术骨干人才,不仅大大带动科室发展,医院的综合实力也大大增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提升。实践证明,在确保中医主体地位不变的思想指导下,大型综合性中医院引进西医人才,不仅不会削弱中医,还会起到增强中医院实力,提高中医药在重大疾病治疗中的参与率,显著拓展中医药的适用范围。

    管理——探索激励机制,以人为本
, http://www.100md.com
    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科学并称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两个车轮”。因此,科学的管理同样也是生产力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高效整合资源,充分发挥生产力中技术、资金、人才各要素的效能,提高工作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新医改视野下的公立中医院要想进一步发展壮大,必须培育新型管理理念,实施创新型管理模式。

    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活跃、最积极的,是生产力的主体,现代综合性中医院人、财、物诸因素中,人才要素毫无疑问是实现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要素。医院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整体素质和知识技能结构,构成了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是医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公立中医院要想做大做强,必须在管理中不断探索激励机制,激发医院员工工作热情,发挥员工创造潜力,增强员工凝聚力,提高医院核心竞争力。创新医院管理模式必须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营造医院和谐医患关系,推动医院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作为中医院管理者要坚持“以人为本”,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充分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
, http://www.100md.com
    公立中医院要建立具有普遍性的激励约束机制,必须坚持以医疗服务实绩为主导原则,实行全成本核算,做到精细化管理,提高医疗质量和医院经济运行效益。实行全成本核算,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调动职工参与成本管理、成本控制的自觉性,把自身的利益与医院科室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

    江苏省中医院自实行全成本核算以来,取得很大的进步,医院的管理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充分调动了医院的主体——职工的积极性,形成了“全员重质量,人人讲效益”的良好氛围,大大提高了医护人员的责任心和医疗服务质量,医疗业务量上去了,医院规模变大了,实力增强了,医院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西医结合——两种手段总比某一种手段更有效

    中医学术的发展进步离不开日新月异的现代科学技术的支撑,中医院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建立在现代科技基础上的西医的支撑,实践中,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共同存在,三种医学模式的共同目标都是为人类健康服务。
, 百拇医药
    中西医结合分三个层次,一是基础理论的相互结合,二是临床治疗的互相结合,三是科学研究的互相结合。中医学是以阴阳五行学说的理论、方法,研究证候及其变化规律而形成的防病治病的科学体系,带有浓郁的文化气息和哲学内涵。西医是以还原性科学方法,研究人的器官、组织、细胞、分子层次上的结构与功能,所形成的防病治病的科学体系。比较中、西医两种医学的概念,可以看出,由于中西医之间的“范式”不同,彼此之间不具有“通约性”。中西医之间在基础理论上的融合不具备面上的融合,只能是点上的融合。

    在临床层面,中西医面对的是疾病,其终极目的是治愈疾病,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只是治愈疾病的手段,在医疗实践中,中西医两种手段总比某一种手段更加有效。在医疗实践中,无论是精确诊断,还是临床治疗,在治疗疾病这个纬度上,中医院离不开西医的支撑。反过来,临床上许多常见病以及疑难杂病,中医又有西医无法替代的优势。毋庸置疑,中西医这两种不同体系、不同思维方式的医学,共同担负起维护健康、抵御疾病的责任。中医院存在的目的,不是保存纯而又纯的中医,使自己自绝于现代科技之门,而是为了抵御疾病的侵袭、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一味盲目排斥、甚至反对西医,以致固步自封、因循守旧是没有出路的。
, 百拇医药
    在科学研究层面上,丰富的中药资源,大量临床反复使用的方剂,为中西医结合医学研究提供新的生长点,许多院士在研究开发高效、低毒的中药复方制剂,或从单味中药中研究开发先导化合物、有效成分,并进而纯化合成等方面作出突出成就。例如,由中药砒霜提取的亚砷酸注射液已作为国际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首选药物,2011年,因应用中药治疗白血病而取得开创性研究成果,张亭栋荣获葛兰素史克中国研发中心生命科学杰出成就奖。刘耕陶院士带领团队从中药五味子研究中开发出联苯双酯和双环醇抗肝炎创新药获得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这些重要的研究成果,均与现代科学技术在中医药领域的合理应用密不可分。

    文化——以文化为魂,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

    中医院要发展,必须把医院文化放在突出位置加以考量。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止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是中医药服务的内在精神和思想基础。中医药文化作为中医医院全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丰富了中医医院的管理内涵,推动了中医医院的管理变革,更重要的是更新了传统的中医管理理念,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成为推动中医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 http://www.100md.com
    中医院要办成特色鲜明、疗效显著,区别于西医院的综合性大医院,必须在医院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充分体现中医药文化,只有坚持把中医药文化作为医院发展的灵魂,才能坚持以中医为主的办院方向,保持中医药特色优势;才能改进医院各方面工作,增强员工凝聚力,提高医院创造力和竞争力,才能使中医药事业永葆青春和活力。

    此外,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是提升中医院发展软实力的重要举措,文化软实力已成为综合实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医药文化中体现出来的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的生命观、“医乃仁术”的伦理观,历代名医所追求的“不为良相,即为良医”的价值观,以及千百年来流传积淀下来医学典籍、学术思想,是中医药文化的精髓,已经成为中医医院的灵魂,成为中医院发展中不可或缺的软实力。另一方面,中医临床事业需要中医药文化的支撑。只有弘扬中医药文化,才能使广大中医人从思想上热爱中医,才能在临床实践中自觉地运用中医学的理、法、方、药,成为铁杆中医,坚守中医阵地。 (方祝元 江苏省中医院)

    
, 百拇医药
    以文化建设铸中医院特色品牌

    中医药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和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和浓郁的文化特色。近年来,甘肃省中医院十分重视医院文化建设,把中医药文化建设摆在突出位置,在创新理念、寻准模式、搭建平台上下工夫,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把中医药文化贯穿到医院建设、医疗、服务、管理的每个环节,坚持以人为本,营造了中医药文化的良好氛围,有力地提升了医院文化建设的品位,明显地增强了医院的软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一是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通过深入调研,提炼出“严谨、仁爱、传承、创新”的院训,设计制作了以中医药元素组成的院徽、院歌,制定了医院的服务宗旨和医务人员的行为规范,在全院形成了“以人为本,以文化人”的文化建设核心理念。

    二是制定了严格的制度规范。先后制订了医院文化建设规划、实施意见、员工行为规范及守则、医务人员誓词等,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文化建设工作,形成了“精、诚、仁、和”的中医药文化价值观和具有浓厚中医药特色的医院文化礼仪。
, 百拇医药
    三是提升了职工的文化素养。通过举办系列中医药文化节、文化讲座,开展中医经典名方比赛及文艺活动,编印了《精诚至善》、《中国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经典读本》等文化宣传册,丰富了职工的文化生活,提升了职工的文化素养。

    四是营造了独特的就医氛围。医院力求在建筑物的外观、格局等方面充分体现中医传统建筑特色和风格,在门诊走廊、候诊区、住院部及门诊中药房候药区悬挂中医药题材的宣传栏。医院还整理了我国古代中医药历史发展演变、古代十大中医代表人物、陇中正骨手法等内容制作成文化墙,营造了良好的就医氛围。

    五是提升了文化建设品位。投入数百万元建造了陇上医杰、医药之圣、骨伤鼻祖、传承文化四个主题雕塑文化广场,集中展示了中医药特色文化和思想的精髓,也提升了医院文化建设品位。

    六是促进了和谐医院建设。通过开展重大灾害救援和“雷锋就在我身边”等各种形式的活动,传播感恩文化,弘扬正气,学习先进,打造了和谐的医患关系、同事关系,促进了和谐医院建设。
, 百拇医药
    七是提高了医院社会声誉。通过网站、官方微博、专家个人微博、院报及省市新闻媒体,大力宣传中医药文化知识,有力地提高了医院的社会声誉。由于在中医药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1年,医院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全国中医药文化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事业的根基和灵魂,中医药文化建设应作为新时期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总结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成果,笔者认为必须做到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措施到位,统筹协调到位;投入到位,经费保障到位;示范到位,辐射带动到位。只有做到以上八个“到位”,更加注重中医药文化建设,全力做好医院文化建设,着力打造中医院特色品牌,才能为医院的跨越式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李盛华 甘肃省中医院)

    
, 百拇医药
    让医患关系在沟通中和谐

    近日,《中国中医药报》报道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安徽省宁国市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吕美农的事迹,读来让人感慨不已。

    吕老年近七旬,在几十年的从医生涯中,始终秉承“三多”承诺。每年面对万余人次的病人,他坚持“多解释,多交代,多说一句话”,让病人满意为止,精神难能可贵。

    在美国纽约东北部的撒拉纳克湖畔,一位普通医生特鲁多的墓碑上镌刻着一句铭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段广为传颂的铭言道出了为医者应该具备的三种素质:用丰富的医学知识和实践积累“去治愈”;用竭尽所能的专业或非专业知识“去帮助”;用医学责任和人性光辉“去安慰”、感染患者脆弱的心灵。吕美农践行的“三多”承诺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没有豪言壮语,却很实在;虽然很简单,却透露对患者最真切的关爱。这不正是对医乃仁术的最好诠释吗?
, 百拇医药
    湖北省襄阳市中医医院胡思荣医师,学识渊博,待人诚恳,深受患者喜爱。每次专家门诊,等他诊疗的患者有几十人,他总是毫无怨言,常常忙到中午顾不上吃饭。为了多腾出时间为病人看病和交流,他上班时间很少喝水,以减少如厕次数;对患者关怀备至,其情至真,令人感动。

    多说一句话,多向病人解释、交代,这些做法看似不起眼,却道出了医患沟通中细节决定成败的关键。时下,诊疗中对患者缺乏足够耐心甚至起码爱心的医护人员并非绝无仅有。分析医患纠纷的起因也不难发现,大多并非医疗质量问题,而是少数医务人员不注重或不善于主动与患者交流,以致出现误解,最终引发纠纷。解决这一痼疾,除了医院在管理上下工夫,还需要医务人员齐心协力,真正将“以病人为中心”落到实处,视患如亲,主动做好细节,方能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胡文颖 湖北省襄阳市中医医院)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