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487338
进补并非多吃肉 学会科学养生
http://www.100md.com 2012年12月5日 北京晚报
     “秋冬进补,春天打虎”。冬天是对身体进补的大好时节,老话也叫“补冬”。东直门医院中医肿瘤科主任医师李忠教授表示,自然界万物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冬天是四季中保养、积蓄的最佳时机,冬季养生不仅能调养身体,增强体质,对来年健康的影响至关重要。

    冬季重在护阳 不忘养阴

    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冻虫伏,是自然界万物闭藏的季节,人的阳气也要潜藏于内。李忠强调,冬季养生最重要的原则是把握“藏”字,顺应体内阳气的潜藏,以敛阴护阳为根本,使二者协调。

    “阴”与“阳”代表着人体精神活动的两个方面,既对立又统一。《黄帝内经》提出“秋冬养阴”的原则,强调冬季“护阳”的同时不要忘记“养阴”。从四季规律来看,夏季阳气旺盛,进入秋季,阴气渐生而旺,秋时阴收,冬时阴藏,后阳气渐生而旺。秋季燥邪、冬季寒邪皆会伤阳,所以人们到了冬季,也应顺应“阳”的需求,收藏蛰伏,为身体积攒更多能量,勿使外泄,待来年春天阳气更加旺盛打好基础。

    养生重在护肾

    肾是人体根本,它滋养五脏阴气,发五脏阳气。冬季天气寒冷,人体新陈代谢水平相应较低,身体要依靠生命的原动力“肾”来发挥作用,以保证生命活动适应自然界变化。肾气足,则可调节身体适应严冬的变化,若肾气虚弱,身体则会因新陈代谢失调而发病。冬季寒邪又最容易伤肾阳,所以冬季养生的重点在于护肾。

    李忠表示,护肾的重点是调整作息时间,尽量不要扰动体内阳气,使阳气潜藏而不致妄泄。阳气在白天处于消耗状态,到了夜晚处于闭藏状态。所以人在冬季睡眠时间应比其他季节稍长,晚上十点卧床,七点起床,早卧晚起可让阳气充分闭藏。

    古今养生学家都重视冬练“三九”,即练体魄,增强克服困难的意志,又能增强抗寒防病能力。适量运动可改善低温引起的血流运行不畅,改善气血,但冬季运动要适度,不要起得过早,最好选在日出后,但要保暖,更不能大汗淋漓,使阳气随汗外泄。

    “进补”也应个性化

    麻辣火锅、涮羊肉、虫草酒……到了冬季,人们食欲旺盛,百姓餐桌上也多了不少丰盛菜肴。李忠表示,目前很多百姓都知道冬季进补有益健康,但对“补”的概念存在一定误区。觉得“补”就是多吃有营养的或名贵滋补品。

    李忠表示,冬季进补并非指吃了多少肉、吃了几根人参或多少贵重虫草,而应因人而异,先辨明气血、阴阳及体质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补,避免纯补、腻补。只有做到“补而不腻”、“补而不滞”才能达到养生目的。如果不分青红皂白,觉得什么有营养就吃什么,很可能影响体内阴阳、气血、脏腑功能的平衡,反而致病。

    冬季食补可多吃些温补肾阳、活血理气的食物,以达到平衡阴阳,调和气血,提高机体的耐寒能力,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晨起易服热粥,选牛羊肉、百合、芡实、肉桂、龙眼、核桃、栗子等食品为佳。注意不宜过嗜肥甘厚味,以免助湿生痰。冬季人们多爱饮酒、吃辛辣食物御寒,辛辣、饮酒等易生内热,太过伤阴,并不可取。 本报记者 田叶本版供图/东方IC,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