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血压控制到什么水平合适
一项新的中欧合作研究将证实:
本报讯 记者朱国旺报道 在日前第十四届高血压及其相关疾病大会期间召开的“脑卒中后患者最佳血压控制方案的随机临床试验研究(ESH-CHL-SHOT)”新闻发布会上,世界高血压联盟主席刘力生教授指出:“对于控制血压,预防高血压患者发生或复发脑卒中时,血压水平是否越低越好这一问题,已有许多争论。对这样的争议或这一问题,只有通过很好设计的随机临床试验研究来回答。”
刘力生介绍说,中国高血压联盟已经联合欧洲高血压学会,组织发起了“中欧脑卒中后患者最佳血压控制方案的随机临床试验研究(ESH-CHL-SHOT)”,其目的是以最佳的科学方法探讨在脑卒中患者中预防卒中复发的最佳血压控制水平(诊室血压、7日家庭自测血压和24小时动态血压)和最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控制水平,从而回答血压水平的控制与心血管疾病事件之间是否存在J-型曲线的问题。它的结果对于临床用药指南的制定意义重大。
, http://www.100md.com
刘力生指出,尽管在几个大型临床试验的后续分析中得出了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病事件存在J-型曲线的关系,但临床试验的后续分析结果已不再是随机临床试验结果,因为研究人员在进行后续分析分组时已破坏了参加对象在随机临床试验中的随机参与(入选)状态。如果J-型曲线确实存在,对不同患者,及对于以不同疾病终点为预防目标时的最佳血压目标水平是什么等问题都是需要确凿的证据来证实的。而要实现这一点,只有通过很好设计的随机临床试验研究来证实。
刘力生表示,ESH-CHL-SHOT课题的目的不是比较药物的疗效,只是比较将血压、血脂控制在不同水平对于预防脑卒中复发的影响。研究人员需要根据随机分组后患者所在的组别采用合适的国家许可的处方药物将患者的收缩压(SBP)及LDL-C控制到相应的目标范围。比如降压治疗,研究要求对于正在接受降压药物治疗的患者应通过增加或减少药物,对于尚未治疗的患者应开始降压治疗,将患者的收缩压在3个月之内调整到目标范围内。研究者可采用欧洲ESH/ESC或中国高血压指南制定的治疗方案用药,但主管医生也可以根据患者情况个体化选择治疗方案。对于调脂治疗,如果患者尚未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应给予一种他汀类药物治疗(医生可根据本国或本地注册的他汀类药物选择)。患者已经在使用其他他汀类药物治疗的,由主管医生决定维持该药物或转换到其他他汀类药物治疗。药物选择和起始剂量取决于基线LDL-C及LDL-C控制目标。调整治疗剂量使患者的LDL-C水平在3个月内达到指定的目标范围。另外,研究者应按照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制定的指南,给患者非随机的抗血小板(如必要,可采用抗凝)治疗。
, 百拇医药
刘力生介绍说,该研究是一个前瞻性的、多国家多中心参与、可比较的随机临床试验研究,3个目标血压组的设定可满足连线时出现折点时的需要。该研究拟入选7500例参加者,随访4年。研究方案已通过中国及欧洲伦理委员会的审批。目前,该研究中国中心已有50多家符合条件的地方中心或医院参加,欧洲中心也已有23个国家中心参加。此次研究中国中心和欧洲中心将使用各自的网站进行数据录入与管理工作;将统一使用远程直接传输的血压测量数据记录技术,每次测量结果可自动传送到研究中心网站;研究者可以直接从网络读到患者多次24小时动态血压测量结果,连续7天家庭血压监测结果,每次随访时门诊血压测量结果,可以更准确地了解患者血压管理状况;研究结束以后,中国及欧洲中心将拥有各自独立及联合的数据,中国各合作中心可以获得自己中心的全部数据。
据了解,ESH-CHL-SHOT中国区的研究工作获得李氏大药厂(香港)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相关链接
, http://www.100md.com
自上个世纪90年代英国科学家在自然人群(无心血管疾病)中进行的大型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发表以来,平均血压水平与脑卒中死亡率呈对数线性关联这一结论被广泛运用于临床高血压患者的管理中,即“预防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血压控制越低越好”。然而,进入21世纪,随着临床观察的扩大及几个大型临床试验的后续分析,人们发现当血压水平低于某个点时,心衰、冠心病等疾病发病和死亡率会显著增加,而脑卒中发病与死亡率自某个血压点开始不再随血压水平下降而继续减少。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对“血压越低越好”提出质疑并认为直接将自然人群的观察结果引入患者的临床管理是不合适、不严谨的。同时学者们也指出,临床观察和临床试验后续分析得出与“血压越低越好”相反的结果还不足以证实“当血压水平低于某个节点时,心血管疾病事件的发生将会显著增加,即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病事件存在J-型曲线的关系。”, 百拇医药
本报讯 记者朱国旺报道 在日前第十四届高血压及其相关疾病大会期间召开的“脑卒中后患者最佳血压控制方案的随机临床试验研究(ESH-CHL-SHOT)”新闻发布会上,世界高血压联盟主席刘力生教授指出:“对于控制血压,预防高血压患者发生或复发脑卒中时,血压水平是否越低越好这一问题,已有许多争论。对这样的争议或这一问题,只有通过很好设计的随机临床试验研究来回答。”
刘力生介绍说,中国高血压联盟已经联合欧洲高血压学会,组织发起了“中欧脑卒中后患者最佳血压控制方案的随机临床试验研究(ESH-CHL-SHOT)”,其目的是以最佳的科学方法探讨在脑卒中患者中预防卒中复发的最佳血压控制水平(诊室血压、7日家庭自测血压和24小时动态血压)和最佳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控制水平,从而回答血压水平的控制与心血管疾病事件之间是否存在J-型曲线的问题。它的结果对于临床用药指南的制定意义重大。
, http://www.100md.com
刘力生指出,尽管在几个大型临床试验的后续分析中得出了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病事件存在J-型曲线的关系,但临床试验的后续分析结果已不再是随机临床试验结果,因为研究人员在进行后续分析分组时已破坏了参加对象在随机临床试验中的随机参与(入选)状态。如果J-型曲线确实存在,对不同患者,及对于以不同疾病终点为预防目标时的最佳血压目标水平是什么等问题都是需要确凿的证据来证实的。而要实现这一点,只有通过很好设计的随机临床试验研究来证实。
刘力生表示,ESH-CHL-SHOT课题的目的不是比较药物的疗效,只是比较将血压、血脂控制在不同水平对于预防脑卒中复发的影响。研究人员需要根据随机分组后患者所在的组别采用合适的国家许可的处方药物将患者的收缩压(SBP)及LDL-C控制到相应的目标范围。比如降压治疗,研究要求对于正在接受降压药物治疗的患者应通过增加或减少药物,对于尚未治疗的患者应开始降压治疗,将患者的收缩压在3个月之内调整到目标范围内。研究者可采用欧洲ESH/ESC或中国高血压指南制定的治疗方案用药,但主管医生也可以根据患者情况个体化选择治疗方案。对于调脂治疗,如果患者尚未采用他汀类药物治疗的,应给予一种他汀类药物治疗(医生可根据本国或本地注册的他汀类药物选择)。患者已经在使用其他他汀类药物治疗的,由主管医生决定维持该药物或转换到其他他汀类药物治疗。药物选择和起始剂量取决于基线LDL-C及LDL-C控制目标。调整治疗剂量使患者的LDL-C水平在3个月内达到指定的目标范围。另外,研究者应按照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制定的指南,给患者非随机的抗血小板(如必要,可采用抗凝)治疗。
, 百拇医药
刘力生介绍说,该研究是一个前瞻性的、多国家多中心参与、可比较的随机临床试验研究,3个目标血压组的设定可满足连线时出现折点时的需要。该研究拟入选7500例参加者,随访4年。研究方案已通过中国及欧洲伦理委员会的审批。目前,该研究中国中心已有50多家符合条件的地方中心或医院参加,欧洲中心也已有23个国家中心参加。此次研究中国中心和欧洲中心将使用各自的网站进行数据录入与管理工作;将统一使用远程直接传输的血压测量数据记录技术,每次测量结果可自动传送到研究中心网站;研究者可以直接从网络读到患者多次24小时动态血压测量结果,连续7天家庭血压监测结果,每次随访时门诊血压测量结果,可以更准确地了解患者血压管理状况;研究结束以后,中国及欧洲中心将拥有各自独立及联合的数据,中国各合作中心可以获得自己中心的全部数据。
据了解,ESH-CHL-SHOT中国区的研究工作获得李氏大药厂(香港)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相关链接
, http://www.100md.com
自上个世纪90年代英国科学家在自然人群(无心血管疾病)中进行的大型前瞻性流行病学研究结果发表以来,平均血压水平与脑卒中死亡率呈对数线性关联这一结论被广泛运用于临床高血压患者的管理中,即“预防高血压患者发生脑卒中,血压控制越低越好”。然而,进入21世纪,随着临床观察的扩大及几个大型临床试验的后续分析,人们发现当血压水平低于某个点时,心衰、冠心病等疾病发病和死亡率会显著增加,而脑卒中发病与死亡率自某个血压点开始不再随血压水平下降而继续减少。因此,越来越多的学者对“血压越低越好”提出质疑并认为直接将自然人群的观察结果引入患者的临床管理是不合适、不严谨的。同时学者们也指出,临床观察和临床试验后续分析得出与“血压越低越好”相反的结果还不足以证实“当血压水平低于某个节点时,心血管疾病事件的发生将会显著增加,即血压水平与心血管病事件存在J-型曲线的关系。”,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