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欠塘河的历史债太多了(流泪的母亲河6)
50年代淘米洗菜,70年代雨污混战,80年代鱼虾绝迹,90年代洗不净马桶盖
50年代淘米洗菜,70年代雨污混战,80年代鱼虾绝迹,90年代洗不净马桶盖
山下河治理后
山下河治理前
温瑞塘河支流山下河治理前,河道漂满垃圾。
“五六十年代淘米洗菜,七十年代雨污混战,八十年代鱼虾绝代,九十年代洗不净马桶盖。”这是比邻浙江省温州市温瑞塘河而居的老百姓,提到家门口治理前的河道时,常常会脱口而出的一首打油诗。
温州有中国“威尼斯”之称,水系贯穿全市,有温瑞塘河、瑞平鳌塘河、江南河网和乐清塘河四大河网。其中,温瑞塘河是连通南北的水上交通大动脉,被视为造就温州精神的“母亲河”。
然而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始,它却成为温州市最大的污染源和主要污染集散地之一。2012年12月9日,《生命时报》记者来到温州调查走访,发现塘河部分流域水色墨黑,散发恶臭,水面上漂浮的油污和各种垃圾,令人作呕。面对如此污染,近年来,温州市各级政府投入巨资,出台地方法规,大力整治,虽然一些支流污染仍怵目惊心,但河流主体状况已得到不少改善。
调色板似的水面漂着油花
在72岁的孙老先生脑海中,二三十年前塘河沿岸是一片乐土。繁忙的“水路生活”是最温暖的记忆:各式船只先连成一条长龙,徐徐驶出小南门码头后,慢慢分成一艘艘小船,留下缕缕青烟,扬长而去。有时临近桥头、船埠,船夫拉响汽笛,惊得水鸟一通振翅,激起的水花溅落在沿岸劳作的女子身上。“20年前,我坐船到小南门赶工,渴了捧起河水就喝,那水清得能看见底。”
“洒旗翻野色,渔棹弄秋光。百里荷花镜,曾图入帝乡。”温瑞塘河初成于晋。北宋时,沿塘河遍植莲藕,有“八十里荷塘”之称。其流域面积740平方公里,大小河流长1178公里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72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