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医医案研究 > 更多病案
编号:12344810
治肝硬化失代偿验案 疏肝化瘀止痛验案 针刺治面痛验案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月11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838期
     治肝硬化失代偿验案

    林某,男,56岁。2007年11月5日初诊。

    患者素有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病史,8月中旬因肝硬化腹水伴黄疸加深入住江阴市某医院专科,经治2月,于10月15日出院。出院时肝功能报告:谷草转氨酶56.3单位/升,谷氨酸转肽酶307单位/升,总胆红素60.4单位/升,直接胆红素28.6单位/升,间接胆红素21.8单位/升,血清白蛋白32.9克,球蛋白41.2克,HbsAg(+),HBV-DNA :2.56×104。B超提示:肝弥漫性病变,脾脏肿大肋下2厘米。

    刻诊:患者面色萎黄黯滞,皮肤巩膜黄染,形体消瘦,二颧显现红丝赤缕,纳食脘胀,便形带溏,苔腻微黄,舌质暗紫,脉细弦。四诊合参,当属湿热久蕴,肝郁脾虚,血瘀胁下,正虚邪实之候。姑拟清热化湿,柔肝健脾,行气化瘀之法。以中药配方颗粒组方,药用绵茵陈30克,鸡骨草15克,马鞭草15克,猪茯苓各10克,生薏仁10克,紫丹参10克,泽兰泻各10克,制苍白术各10克,棱莪术各10克,大腹皮10克,鸡内金6克,炙地鳖虫10克,橘叶皮各6克,炙鳖甲10克。每日1剂。
, http://www.100md.com
    上药加减服用,共诊30余次,历时一年半,于2009年4月20日再次复诊:诉精神健旺,纳寐均佳,二便亦调,体重增加,面部红润而有光泽,苔薄,舌质偏红,脉细小弦。复查肝功能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血清白蛋白40.8克,球蛋白21.8克。HbsAg弱阳性,HBV-DNA(-)。B超提示:肝回声改变(内部回声增粗),血管走行清晰,门静脉内径1.0厘米,脾脏不肿大。转拟丹参黄精汤合归芍六君子汤以善其后。

    按:肝硬化属中医学“积聚”“臌胀”等病范畴。其早期多见血瘀肝郁,气虚脾弱;中期多为气血同病;后期多为气血水三者同病,治疗应根据其辨证要点,随证施治,斟酌正邪关系,抓住轻重缓急,攻补之间,亦当互为照应。活血化瘀类药物可以降解胶原纤维,使其发生逆转,如丹参、棱莪术、地鳖虫、桃仁、赤芍等,并能改善肝功能,调整机体整体情况,增强机体防御能力,改善肝内血流及微循环,促进肝细胞功能状态,从而有利于本病的好转和恢复。 (袁士良 江苏省江阴市中医院)

    
, 百拇医药
    疏肝化瘀止痛验案

    刘某,女,65岁。2013年1月2日初诊。患者诉无论白天还是黑夜,平躺下之后,身体接触床的部位就会自觉发热刺痛,其余部位正常,自测体温不高。此症状已月余,服用中药和西药(具体不详),效果不佳。脉象弦稍涩,舌质暗紫。证属气滞血瘀,血瘀发热。治以疏肝养血,活血化瘀。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味:生地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炒枳壳10克,赤芍10克,柴胡6克,川牛膝10克,桔梗3克,川芎15克,郁金12克,丹参20克,枸杞子15克,菊花10克,玄参20克,生甘草6克。3剂,水煎服,每日1剂,饭后半小时服用。忌食生冷,油腻,辛辣,并且注意调节情志,保持心情愉快。

    1月5日复诊,诸症消失,脉象稍弦涩,舌质基本正常,嘱其再服原方3剂巩固治疗。

    《内经》云:“卧则血归于肝”,患者年逾六旬,本身肝血不足,并且在主诉里提及有情志不畅的病史,结合舌质、脉象、发病特点,符合了瘀血发病的特点。金代医家李东垣在《医学发明》里提及“恶血必归于肝”,所以,在治疗的过程中,用血府逐瘀汤加味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效果甚佳。 (姜瑜 河北省遵化市建明镇建明医院)
, http://www.100md.com
    

    针刺治面痛验案

    杨某,女,46岁,2012年10月10日初诊。

    诱因可能是晚上浇地受凉引起。右侧眉棱骨短暂性疼痛,持续约2分钟,严重时呈刀割样剧痛,伴随患侧面肌抽搐,眼流泪,视力疲劳,畏光羞明,常欲闭目。白天轻、夜间重。发作次数不定,间歇期无症状。攒竹穴压痛。舌红暗,苔薄白,脉浮紧。本病属足太阳膀胱经病症,相当于西医“眶上神经痛”。

    治法:通经活络止痛。局部取足太阳经攒竹穴,通经、活络,又取本经输穴束骨治痛。针法施捻转泻法,动留针50分钟。一日1次。

    治疗3天,眉棱骨疼痛减轻,攒竹穴压痛减轻,发作次数减少。又治疗7天,眉棱骨疼痛消失,攒竹穴无压痛。 (牛凤景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朝歌镇凤景诊所)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