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医学评论 > 医德医道
编号:12344085
一把雨伞和一盏灯笼 ——国医大师贺普仁谈医德
http://www.100md.com 2013年2月18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855期
     86岁高龄的国医大师贺普仁,满头银发,精神矍铄,思维敏捷,他每天看新闻,读报纸,关心中医发展,关注中医人才的培养。谈到医德,贺老侃侃而谈,讲述了一把雨伞和一盏灯笼的故事。

    古时候的老中医,在弟子满师时,会送给弟子两件礼物——一把雨伞和一盏灯笼。雨伞意在教育弟子看病要风雨无阻,无论天气如何,只要病人有需要,就要出诊;灯笼则是告诉弟子,看病不分白天黑夜,就算在深夜,只要有人求诊,医生就要应诊。贺老说,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中医医德的核心是为人民解除病痛。一个医生,只要心里装着病人,关心他们,想着怎么才能解除他们的痛苦,就会心无旁骛的钻研医术,精益求精,不会计较个人的得失。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贺普仁14岁时,拜京城针灸名医牛泽华为师,从此开始了他的针灸之路。回忆起跟随牛泽华老师学习的时光,贺老感慨万分。他说:“老师要求很严格,中医经典古籍和常用书籍都要熟记于心。”旧社会当徒弟要给师傅提“三壶”:茶壶、酒壶、尿壶。贺普仁什么活都干,无论是挑水、做饭还是生炉子,他嘴里都念念有词,整天歌决不离口。他说,当时《难经》自己背了好几个月,《伤寒论》整整背了一年。跟师8年时间,贺普仁只回过家两三次,他常常读书到深夜,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
, 百拇医药
    “我的老师从不怠慢病人。”贺老回忆说,老师对病人是全心全意的服务,从不怠慢他们。记得,有一年夏末秋初时,由于当时卫生条件不好,很多人得了肠胃炎,每天诊所里都有十多个肠胃炎病人,他们又拉又吐,面色苍白。老师没嫌弃这些又拉又吐的病人,细心给他们诊病。遇到重病号来不了诊所的,他就主动出诊。在老师的言传身教下,贺普仁立下了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志向。

    贺普仁原名叫贺述文,为了表达自己学习中医的强烈意愿和人生理想,他将“述文”更名为“普仁”。普是“普度众生”的普,仁是“仁义为怀”的仁。青年的贺普仁认识到医者仁心,医乃仁术是中医数千年传承下来的行医宗旨。为医之职有两个层面即医术和医道,医术是一门技术,是医生的生计,是物质的、较低的层面,而医道则是医生追求的境界,是精神的归宿。医道的核心和根本,即是普度众生,仁求济世,将仁爱和精湛的医术贯穿于医疗工作之中,拯救生命与危机之际。

    除更名外,原本没有字、号的贺普仁给自己起了字“师牛”,号“空水”。字“师牛”是告诉人们自己是师从牛泽华老师,时刻提醒自己的中医针灸技术是从牛老师那里学来的,其中凝聚着贺普仁对恩师牛泽华先生的感恩之情。他说:“我入中医这行学了针灸,我就要做中医针灸这行里的一头老黄牛,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真正干出一番事业来。”这是“师牛”的另一个含义。号“空水”空就是空气,水就是喝的水。意思是说自己要像空气和水一样,是人民的需要,更是病人的需要。无论从名、从字还是从号上都可以看出年青贺普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有他“普天同心,仁义为怀”的人生追求。
, 百拇医药
    1948年,22岁的贺普仁从师8年之后,开了一家诊所,独自创业,贺老至今还记得他的第一个病人。“我的第一个病人是一个两三岁的男孩,发高烧,抽风,我们当时叫急惊风。我给孩子扎针、放血、退烧,孩子止住了抽风,烧也退了,最后又给他开了一些清热解毒的中药,很快就康复了。看着孩子好起来,我心里特别高兴。”

    当时,贺普仁诊所夹在一些有名的中医诊所之间,显得他“嫩”了点,毕竟“中医大夫还是老的好”的观念在老百姓的头脑里根深蒂固,但是贺普仁有自己的招数。第一,在技术上下功夫,精益求精,用疗效说话;第二,在应诊时间上不限制,病人随来随看;第三,在诊费上不认真,有钱没钱都给看。这三招,使贺普仁的名声越来越响,人送外号“小大夫”。当时,谁家有人生病了,都会说去找“小大夫”看看。有一年,从端午节到中秋节,一拨拨病人没给钱,先记着账,100天算下来,病人拖欠的金额达到1700元。现在一千多块钱算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何况上世纪四五十年代,月工资也就几十块钱,1700元真可谓天文数字了。

    贺老回忆说:“开诊所时,常常是上午在诊所看100多个病人,下午又要到20多个病人家里出诊,回来时已是深夜了。当时出诊,除了带出诊包还要带上手电筒和雨衣。”如果病人家不远,他就自己骑自行车去,如果太远了,就雇辆三轮车。无论白天黑夜,刮风下雨,贺老没有拒绝过病人的要求。

    现在,贺老在家休养,但他心里仍然惦记着针灸事业的发展,对年轻医生充满了期待,希望他们静下心,刻苦钻研,真心实意地学习医术,树立为人民解除病痛的职业道德。, 百拇医药(杜宇 北京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