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医业 > 杂谈
编号:12343812
保好“网底”,须重新定位乡医身份
http://www.100md.com 2013年2月28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861期
     “村医始终处于游离于体制及被边缘化状态,没有工资、编制和养老保险,成了这一群体的真实写照。”在近日召开的黑龙江省“两会”上,哈尔滨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副院长、省政协委员吴群红代表农工党黑龙江省委员会发出《关于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建议》,呼吁紧密配合新医改的推进,对乡村医生的身份给予重新定位,从国家制度层面上建立健全农村卫生人员的综合保障机制。

    吴群红介绍,经过充分调研发现,目前农村卫生人力资源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作为中国卫生系统的网底和基石,村卫生室和村医被长期完全隔离在国家卫生体制之外,地位、身份不明确,公正待遇自然也就无从着落。第二,农村卫生人力优质资源持续性短缺,人员分布不均,年龄、专业知识及技能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仍十分突出,很多村医的学历低,其中执业(助理)医师所占比例只有约10%,接近90%面临行医资质过渡问题;第三,相关医改政策在强力推进的过程中因配套措施不到位,在部分地区出现了原有问题和矛盾进一步突出和激化等现象,普遍实施绩效考核和工资制度后,特别是推行乡村一体化管理和基本药物制度以后,很多地区地方政府的补偿不到位,并未明显改善基层医生的工资收入,相反导致相当一部分骨干人员收入明显下降,部分地方乃至出现骨干医生流失的局面。针对此,吴群红提出三点建议:
, 百拇医药
    一是紧密配合新医改的推进,对乡村医生的身份进行重新定位,建立健全综合保障机制。建议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将提供基本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的村卫生室与义务教育体系中的乡村小学一样,纳入公益事业单位管理范畴,由财政给予经费保障。在具体操作上,可采用多种措施将村医逐步纳入乡镇卫生院的统筹管理。黑龙江省应通过将村卫生室转变为乡镇卫生院的分院,医务人员成为其派出的人员等方式,逐步在编制、工资、社保、职称评定等方面为其提供稳定的保障。

    二是标本兼治、多管齐下,持续建立和完善农村卫生人员的保障与激励机制。要采取多种措施着力解决好乡村医生的待遇问题,可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探索建立农村卫生人才的激励计划,通过农村安置补助、学费减免、提供就业和生活补助、工资调整、增发津贴、晋升技术职务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鼓励和吸引医学院校毕业生和城市卫生技术人员到农村卫生院任职。借鉴和学习不同国家的做法,制定按地区分类的补偿标准和补偿政策,还可探索建立基于工作年限来调整的“农村卫生服务津贴”制度。
, 百拇医药
    同时,注意分段妥善解决乡村医生的养老和保障问题,首先对达到退休年龄的村医建立人性化的退出机制,采取措施将其逐步纳入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对于取得乡村医生证书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并与乡镇卫生院签订合同的在岗乡村医生,要妥善解决其养老问题。还应鼓励在岗年轻人通过参加执业医师考试等途径进入体制,改变身份争取入编。对新进入的人员,要严格实行乡村医生的准入制度,对于考取执业助理医师执照的乡村医生,应予一定的激励政策。

    三是加强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卫生队伍的能力建设,重点关注已出台的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的有效衔接和系统整合。应强化对培训效果考核的评价,对培训合格者提供奖励和职务升迁、专业晋升的倾斜,建立对口支援农村的城市卫生技术人员绩效考核体系以及农村卫生技术人员的评价机制,并将评价机制与个人职业发展、晋升等进行挂钩,进而创造更为公平、优良、稳定的职业发展环境。更重要的一点是:填补城乡的卫生人力资源的鸿沟,单一措施是难以奏效的,应有效整合和协调教育、卫生、发改、财政、人社等多个部门的相关政策,对农村卫生人员的政策、制度安排和激励机制设计给予有机整合和衔接,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确保其在实践中得到真正落实。, 百拇医药(衣晓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