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中医方剂 > 常用方剂 > 温里剂 > 温中祛寒 > 理中丸
编号:12343619
读方与用方(109) 脾实则邪自去
http://www.100md.com 2013年3月8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866期
     读方与用方(109)

    张某,男,56岁。2012年12月12日初诊。

    近1月来每日晨起大便1次,早餐后又大便1次,大便偏稀,脘腹无明显不适。精神尚可,纳食好。舌质淡暗边有齿痕,舌苔白润,脉缓,右脉大于左脉。

    证属脾肾两虚,湿邪内停。治以温补脾肾、运脾化湿为法。方用理中汤加味。

    处方:红参12克,炒白术12克,干姜9克,盐补骨脂15克,益智仁12克,炒薏苡仁15克,炒扁豆15克,炒白芍12克,炙甘草3克。7剂水煎服。

    2012年12月19日二诊:服药期间,前4天每日便泻4次,后3天每日便泻2次。便泻较畅,脘腹无明显不适,便泻后精神、纳食不受影响。舌、脉同前。改方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减。

    处方:红参12克,炒白术12克,干姜9克,盐补骨脂15克,吴茱萸3克,五味子9克,炒白芍12克,炒鸡内金12克,炙甘草3克。7剂水煎服。

    服上方后,大便每日1次,成形,余无明显不适。

    按:本案为临证中常见的虚寒泄泻,治脾常用理中丸,治肾常用四神丸,疗效确切。值得注意的是,本案首诊后服药期间,大便次数不减反增。如患者对医生信任不够,往往会停服药物,或改诊他医。如医生误判为辨证处方有误,往往会改方易法,影响疗效。

    《伤寒论》第278条:“伤寒脉浮而缓,手足自温者,系在太阴。太阴当发身黄,若小便自利者,不能发黄;至七八日,虽暴烦下利,日十余行,必自止,以脾家实,腐秽当去故也。”

    下利日十余行,见症不可谓不重,但不需要用药。因为这种下利是脾气(阳)来复,排泄病体中停积之腐秽的表现,待腐秽排尽,下利自止。

    上案中药后便泻增多,虽不至日十余行,也可理解为“脾家实,腐秽当去”现象。事实上,方药未变,继续服至后3天,便泻次数自然减少。

    临床上,药后腹泻常有所见。如果患者精神不减,纳食不减,甚至腹泻后纳食有增、精神轻爽,往往是“脾家实、腐秽去”的表现,可继续服药。反之,如精神不振,纳食不香,脘腹不适,且腹泻随进药持续加重,则往往是用药有误,需立即停药、更方。

    清代医家程应旄在《伤寒论后条辨》中谈到“辨太阴病脉证篇”时指出:“究其旨要,唯脾家实腐秽当去七字,乃一篇之大关键。温之宜四逆辈,意在实脾云耳。脾实则邪自去……”

    治疗太阴病贵在“实脾”。证之临床,“实脾”贵在运脾。, http://www.100md.com(高建忠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