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的特色是什么?
读了皋永利先生“对中医特色应有的理解”一文(刊登在2月21日《中国中医药报》),笔者认为他并没有讲清楚中医的特色是什么。他说“中医特色是中医本质的体现”,那么这个本质又是什么呢?他也没有阐明,仅仅论述了中医的整体观和阴阳学说。然而,他又说整体观不是中医独有,“西医也很重视”,“就不能称其为中医特色”,而且“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它也不是中医独有的”。这就有点矛盾了,究竟整体观和阴阳五行学说是否属于中医的特色。皋先生对此好像是否定的,因为他说:“一般认为,特色是一个事物或一种事物显著区别于其他事物的风格、形式,是由事物赖以产生和发展的特定具体环境因素所决定的,是其所属事物独有的。”
我个人认为,中医特色一定是中医独有的。但皋先生却不这样认为,他说“中医特色并非中医独有”,“例如整体观”。试问:既然非其独有,又何来“特色”之说?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特色”是“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这里强调的是“独特”和“特殊”,若离开了独特和特殊,就不存在特色。独者,单一也;只,惟有也。皋先生说:“中医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又有自然科学的属性。”自然科学的属性显然不是中医的特色,那么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是什么呢?我认为,那就体现在中医的“中”字上。《中庸》第一章有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 http://www.100md.com
皋先生既强调“中医特色并非中医独有”,又强调“中医特色不是固定不变的”,也就是说这个特色可以改变。这样,我认为就可能造成中医特色与西医的特色相混淆或混同而显得模糊(比如整体观)。因为他先前已经说过“中医特色是对中医本质特征的反映”,如按此说法推理,中医的本质当然也可以改变和创造了。而这样做是根本错误的,也是不应当的。难怪皋先生认为,中医整体论落后于现代系统论,“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已经不具优势,因而中医需要“在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一些新的特色,而且可能会出现特色的新旧交替”。说白了,这不是要改变中医学的本质吗?由此不难看出,他是欲以所谓“创新”或“创造特色”为名,实际是使中医特色发生改变,即所谓“新旧交替”。因此他要我们“准备去接纳新事物”。接纳什么新事物呢?他没有说。我看无非就是现代科学里的一套东西,并用它来改变中医特色,从而“放弃旧事物”。我们说,借助一些现代科学来促进医学的发展与进步是可以的,但欲用它来改变中医学的本质与特色则是不应当的,也不可取。在当前中医的特色已经越来越淡化和模糊的今天,皋先生的如此观点不能不造成一些中医人认识上的混乱。因此,皋先生的“对中医特色应有的理解”一文,并没有解决某些人在该问题的“认识上模糊不清”,而可能是相反。我从中看到的是作者缺乏“对中医药特色优势的自信”。因为他有时候似乎是承认整体观和阴阳学说属于中医特色,而有时候又否认,自相矛盾,让人莫衷一是。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中医特色问题的深层次思考。
, 百拇医药
关于中医的特色,其实《内经》中早已作了说明,即是:“化不可代,时不可违”;“无代化,无违时,必养必和,待其来复。”中医的特色是与生俱来的,深入骨髓,今天如果有人要改变它,无异于对它的改造与异化。这样做,铁杆中医可不答应。想把它改变得半中半西,或不中不西吗?如果改得不伦不类,还有什么特色?张伯礼院士近日在一次会议上说:“相关现状令人担忧:中医特色优势淡化,中医思维弱化,中医学术异化,中医技术退化,中医评价西化等倾向普遍存在”,所以要“坚守中医根基,传承更为紧迫”。(见2月20日《中国中医药报》)因此在这个时候提出改变中医特色,是很不适宜的。
总之,我不赞成皋永利先生改变中医特色的说法,他也没弄清这个特色是什么。中医学的特色究竟是什么呢?我认为中医学的特色应当是:顺天应时,阴阳自和,以自然为师,重视人的非实体性及养生,强调或重视人的自我感知与自我调和,重视七情致病,执简驭繁。再一言以蔽之,中医学的特色只有六个字,即:“致中和,法自然”。这些就是中医学所独有的和固有的,而不是可以重新创造和改变的,同时它也必然是中医学的优势,永远不可能落后或过时。否则它就没有存在的意义。, http://www.100md.com(王昆文 四川自贡怡康中医诊所)
我个人认为,中医特色一定是中医独有的。但皋先生却不这样认为,他说“中医特色并非中医独有”,“例如整体观”。试问:既然非其独有,又何来“特色”之说?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特色”是“事物所表现的独特的色彩、风格等”。这里强调的是“独特”和“特殊”,若离开了独特和特殊,就不存在特色。独者,单一也;只,惟有也。皋先生说:“中医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又有自然科学的属性。”自然科学的属性显然不是中医的特色,那么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是什么呢?我认为,那就体现在中医的“中”字上。《中庸》第一章有云:“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 http://www.100md.com
皋先生既强调“中医特色并非中医独有”,又强调“中医特色不是固定不变的”,也就是说这个特色可以改变。这样,我认为就可能造成中医特色与西医的特色相混淆或混同而显得模糊(比如整体观)。因为他先前已经说过“中医特色是对中医本质特征的反映”,如按此说法推理,中医的本质当然也可以改变和创造了。而这样做是根本错误的,也是不应当的。难怪皋先生认为,中医整体论落后于现代系统论,“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已经不具优势,因而中医需要“在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一些新的特色,而且可能会出现特色的新旧交替”。说白了,这不是要改变中医学的本质吗?由此不难看出,他是欲以所谓“创新”或“创造特色”为名,实际是使中医特色发生改变,即所谓“新旧交替”。因此他要我们“准备去接纳新事物”。接纳什么新事物呢?他没有说。我看无非就是现代科学里的一套东西,并用它来改变中医特色,从而“放弃旧事物”。我们说,借助一些现代科学来促进医学的发展与进步是可以的,但欲用它来改变中医学的本质与特色则是不应当的,也不可取。在当前中医的特色已经越来越淡化和模糊的今天,皋先生的如此观点不能不造成一些中医人认识上的混乱。因此,皋先生的“对中医特色应有的理解”一文,并没有解决某些人在该问题的“认识上模糊不清”,而可能是相反。我从中看到的是作者缺乏“对中医药特色优势的自信”。因为他有时候似乎是承认整体观和阴阳学说属于中医特色,而有时候又否认,自相矛盾,让人莫衷一是。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中医特色问题的深层次思考。
, 百拇医药
关于中医的特色,其实《内经》中早已作了说明,即是:“化不可代,时不可违”;“无代化,无违时,必养必和,待其来复。”中医的特色是与生俱来的,深入骨髓,今天如果有人要改变它,无异于对它的改造与异化。这样做,铁杆中医可不答应。想把它改变得半中半西,或不中不西吗?如果改得不伦不类,还有什么特色?张伯礼院士近日在一次会议上说:“相关现状令人担忧:中医特色优势淡化,中医思维弱化,中医学术异化,中医技术退化,中医评价西化等倾向普遍存在”,所以要“坚守中医根基,传承更为紧迫”。(见2月20日《中国中医药报》)因此在这个时候提出改变中医特色,是很不适宜的。
总之,我不赞成皋永利先生改变中医特色的说法,他也没弄清这个特色是什么。中医学的特色究竟是什么呢?我认为中医学的特色应当是:顺天应时,阴阳自和,以自然为师,重视人的非实体性及养生,强调或重视人的自我感知与自我调和,重视七情致病,执简驭繁。再一言以蔽之,中医学的特色只有六个字,即:“致中和,法自然”。这些就是中医学所独有的和固有的,而不是可以重新创造和改变的,同时它也必然是中医学的优势,永远不可能落后或过时。否则它就没有存在的意义。, http://www.100md.com(王昆文 四川自贡怡康中医诊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