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分温病与伤寒
外感病在临床中最为常见,包括中风、伤寒、温病等在内。伤寒又有狭义与广义之别。广义伤寒包括了一切外感疾病,有中风、伤寒、湿温、热病、温病。狭义伤寒专指太阳病伤寒证,下文所论“伤寒”为狭义“伤寒”。
吴鞠通氏在《温病条辨》中提出:“若真能识得伤寒,断不致疑麻桂之法不可用;若真能认得温病,断不致以辛温治伤寒之法治温病。”然而临证辨治时,伤寒与温病不易区别,临床医生用药时常不知所宗。
对于伤寒与温病的鉴别,天津市名老中医、蓟县中医院马元起认为,从症状上看伤寒与温病的区别首先在于咽痛的有无,无咽痛者为伤寒,咽痛者多为温病。这是因为伤寒乃风寒之邪由肌肤毛孔而入,主要病机为风寒之邪侵犯肌表,邪正交争,卫阳郁闭,营阴凝滞。寒邪易伤阳气,伤寒以头痛、发热、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等为主症。温病则是温热病邪由口鼻而入。温病始于手太阴经,按卫气营血和三焦传变。“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温热病邪易耗伤营阴,温病以咽痛、发热重、微恶寒或者不恶寒、心烦、口渴,有汗或者无汗为先见之症。
治疗上伤寒汗不厌早,下不嫌迟。伤寒下法必须待表症全无,一下即可,不可常用,治疗步步护其阳气。温病汗不嫌迟,下不厌早,温病下法不必待表证全无,兼里证即可用下法,直至病退方止。温病易耗津伤阴,治疗时要时时顾其阴液。
观察咽痛的有无,是马元起临床经验所得,有助于临证时早期鉴别伤寒与温病,可以执简驭繁。至于伤寒与温病发病与传变都有各自的规律,临床辨治有按六经,有按卫、气、营、血或三焦辨证等等进行,颇为复杂,在此不多赘述。, 百拇医药(孙文武 马元起名中医工作室 天津市蓟县中医医院)
吴鞠通氏在《温病条辨》中提出:“若真能识得伤寒,断不致疑麻桂之法不可用;若真能认得温病,断不致以辛温治伤寒之法治温病。”然而临证辨治时,伤寒与温病不易区别,临床医生用药时常不知所宗。
对于伤寒与温病的鉴别,天津市名老中医、蓟县中医院马元起认为,从症状上看伤寒与温病的区别首先在于咽痛的有无,无咽痛者为伤寒,咽痛者多为温病。这是因为伤寒乃风寒之邪由肌肤毛孔而入,主要病机为风寒之邪侵犯肌表,邪正交争,卫阳郁闭,营阴凝滞。寒邪易伤阳气,伤寒以头痛、发热、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等为主症。温病则是温热病邪由口鼻而入。温病始于手太阴经,按卫气营血和三焦传变。“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温热病邪易耗伤营阴,温病以咽痛、发热重、微恶寒或者不恶寒、心烦、口渴,有汗或者无汗为先见之症。
治疗上伤寒汗不厌早,下不嫌迟。伤寒下法必须待表症全无,一下即可,不可常用,治疗步步护其阳气。温病汗不嫌迟,下不厌早,温病下法不必待表证全无,兼里证即可用下法,直至病退方止。温病易耗津伤阴,治疗时要时时顾其阴液。
观察咽痛的有无,是马元起临床经验所得,有助于临证时早期鉴别伤寒与温病,可以执简驭繁。至于伤寒与温病发病与传变都有各自的规律,临床辨治有按六经,有按卫、气、营、血或三焦辨证等等进行,颇为复杂,在此不多赘述。, 百拇医药(孙文武 马元起名中医工作室 天津市蓟县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