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中医之痛
编号:12363462
现代中医易失落精神而非文本
http://www.100md.com 2013年3月27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876期
     中医学有几千年的历史,在传承之中不断发展,也时常有所失落。

    古代书写材料不方便,甲骨、金文只有片段的言语信息,所以古代记载医学知识的文献是十分稀少而珍贵的。 宋代印刷术推广开来之后,虽然医学书籍能够依靠刻印而逐渐普及,但是仍然时有失传,因此,得一个善本很不容易。时代不断发展,印刷术也赶上了技术革新的快车道,各种书籍出版空前繁荣。书店里印刷精美的图书令人眼花缭乱,难以取舍。

    有中医爱好者,听了科普讲座或经中医诊治后,对中医深感兴趣,于是赶快到图书大厦想买一本中医启蒙的书来读。没想到关于中医的图书竟然如此之多,一下子就达到了审美疲劳的过饱和状态,就好像一个饥饿多日的人,突然面对满桌子、满街的食品,或者不知道如何进食而继续挨饿,或因进食过多而难以消化。

    中医学子们在进入中医学院之后,或在走向工作岗位的开始,在选择参考书时,也会面对同样多的困惑。在中西医共存的时代,经历了中西医汇通、中医科学化、中西医结合、中医现代化等一系列时代潮流冲击之后,初学中医之人要想走一条捷径直奔学术圣殿,或者一步一个台阶不浪费宝贵时光攀登学术顶峰,真是颇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 百拇医药
    在电视、电台节目大量增加,互联网、论坛、博客、微博、短信等新媒体日益繁荣的现代社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种观点不断翻新,或标新立异,或互相争鸣,让人难以取舍,莫衷一是。

    面对学说混乱与求真务实的矛盾,古代中医也有过困惑,他们说“仲景之前有论无方,仲景之后有方无论”。也有的说“一家一个伤寒,一人一本仲景”。今天中医人的困惑更甚于古代,他们面对的时代噪音、语言碎片更多,还有很多因为职称晋升而人为制造的学术腐败、豆腐渣文章,要做到学以致用,取舍得当,是很不容易的。

    前些年有人说,中医学术内涵的衰落是因为乏人、乏术。其实,乏人、乏术只是表面现象,导致中医学术内涵削弱的真正原因是“道的困惑”。

    “一阴一阳之谓道”,但是由于阴阳五行论述的都是关系,而不是具体的物质实体,所以被当做哲学的玄虚之论,或者被看成非科学、伪科学,中医的指导理论就这样“武功”被废了。脏腑经络、病因药性,也因为其中富含着时空的元素,而长期需要“客观化”,寻找物质实体,找不到就被看成是“惚兮恍兮”的原始知识。
, 百拇医药
    在物质科学的审视下,中医的重要理论,几乎无一例外都存在“问题”。 在这样的先决条件下,能够被传承的中医学术,就剩下针灸拔罐、单秘验方这些简单技术了,尽管临床确有实效,也必须重新验证,需要物质说明其原理的所以然。学习中医的经验,一方一药一技之长固然重要,但中医行业的准入条件异化,传统病名的诊治标准不被承认,学术理念不被认可,既不能按照中医自己的特点评价理论,也不能按照传统的方法自由创制新的丸散膏丹。

    现在政府很重视中医,中西医并重也是我国的卫生工作方针,人民大众依然深爱着中医,各种宣传中医的读物空前丰富。但是,当代中医容易失去的却是传统的精髓,而不是铺天盖地的文本。

    在被审视、被限制的环境里,中医学术的创新能力,必然受到极大地抑制,当代中医的困惑与日俱增。“不在朝廷之上,便在医林之中”的光环,已经与中医无缘,成为了遥远历史的回音。, http://www.100md.com(曹东义 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