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药业版 > 市场动态 > 分析预测
编号:12354897
量增价减 增速放缓 ——2012年我国扑热息痛出口情况分析
http://www.100md.com 2013年4月3日 中国医药报 2013.04.03
     ——2012年我国扑热息痛出口情况分析

    对传统市场出口明显下滑

    新兴市场仍是亮点出口价格持续下滑三大因素困扰行业发展

    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及欧债危机后市效应持续发酵,加之主要竞争对手货币贬值、国内产能过剩、成本不断上升等不利因素影响,2012年,我国扑热息痛出口增速放缓,全年出口量为5.26万吨,同比增长6.06%;出口金额为2.04亿美元,同比增长4.59%。

    对传统市场出口明显下滑

    2012年,我扑热息痛对北美洲出口数量为1646.06吨,同比下降24.27%;出口金额为799.92万美元,同比下降21.79%。对欧洲出口数量为8684.31吨,同比下降12.05%;出口金额为3889.37万美元,同比下降9.09%。对法国出口数量为1952.88吨,同比下降18.03%;出口金额为892.41万美元,同比下降15.22%。对英国出口1925.13吨,同比下降10.09%;出口金额为791.45万美元,同比下降10.44%。2012年,我扑热息痛对欧盟15国出口数量为7233吨,同比下降14.59%;出口金额为3330.32万美元,同比下降10.67%。延续2011年以来的跌势,欧债危机对我扑热息痛出口的影响可见一斑。2013年欧元区经济恢复仍有一定变数,预计全年我扑热息痛对欧盟出口前景不容乐观(见表1)。
, 百拇医药
    新兴市场仍是亮点

    2012年,我扑热息痛对新兴市场出口仍保持增长势头,对拉丁美洲出口数量为2528.82吨,同比增加7.13%;出口金额为1010.80万美元,同比增加0.36%。对非洲出口数量为10042.76吨,同比增加21.46%;出口金额为3610.90万美元,同比增加21.70%。纵观2012年新兴市场的表现,拉丁美洲因其经济对欧美等发达经济体依存度较高,受累于欧美经济增速不振和本国货币升值等因素影响,导致我扑热息痛对其出口增速放缓。而反观非洲市场,随着经济增长和人口数量不断增加,非洲国家人均医药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为我扑热息痛出口提供了良好的契机,2013年,非洲市场仍将是我扑热息痛出口的增长点(见表2)。

    目前,印度已成为我国扑热息痛原料药最大消费国。2012年,我扑热息痛对印度出口数量为9634.30吨,同比增长9.54%;出口金额为3416.16万美元,同比增长7.31%。印度已跃居我国扑热息痛出口第一大贸易伙伴。近年来,印度从我国大量进口扑热息痛及上游原料对氨基苯酚做深加工后再出口。而我国扑热息痛生产由于存在工艺落后、污染严重、产品档次低等问题,一直无法进入国际高端产品市场,印度扑热息痛产业从而得以快速发展,预计未来印度将对我国扑热息痛产业发展构成极大威胁。
, 百拇医药
    出口价格持续下滑

    2012年,我国扑热息痛出口平均单价为3.87美元/千克,同比下降1.39%,全年出口单价以跌势告终。低价竞销是我国扑热息痛出口的顽疾,探究原因,与我国扑热息痛产业盲目扩产、多头竞争不无关系,其结果必然导致企业的利润率及抗风险能力下降。欧债危机使企业的外部经营环境变差,客户需求减少,国内扩大的产能无处释放。同时,国内原料、人工成本不断上涨,环保要求提高,进一步挤压了企业的利润空间。内外受压,企业疲于应付,唯有降价竞销才能保住原有的市场份额,这种“杀鸡取卵”的做法,不利于企业长久发展。

    三大因素困扰行业发展

    作为大宗原料药,我国扑热息痛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出口发展很快,经营企业数量、年产量及出口量逐年增加,带动了产业的发展。然而,同许多大宗出口商品一样,我国扑热息痛也面临着产业格局老化、低价竞销、大而不强等问题。作为出口排名第二位的大宗原料药商品,迄今为止,我国扑热息痛产业没有统筹的产业发展规划,生产技术水平低下,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行业发展仍停留在原始的商品竞争阶段。1997年以来,我国扑热息痛产能不断扩大,出口数量逐年递增,而出口价格及产业利润却未呈阶梯型增长,这与企业盲目扩大产能、不计成本低价竞争不无关系。这已成为医药行业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短期内恐怕难有破解之道。
, 百拇医药
    从总体来看,以下三大因素阻碍着我国扑热息痛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是短期行为作祟,对产业发展缺乏长远规划。作为工业化产品,扑热息痛产业的生产规划、技术管理,营销方案都应有一套完备的、长远的发展规划,而实现这个规划,首先要在业界形成共识,且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大家都愿遵守的发展策略。然而实际情况却是,我国扑热息痛产业管理没能进行长远发展引导,致多数企业只顾眼前利益进行低价竞争,这样做无异于饮鸩止渴。

    二是经营环境恶劣,企业缺乏良性发展渠道。低价竞争的结果是企业的利润率及抗风险能力都在下降。市场平稳时,企业尚可维持经营,一旦发生波动,企业随即面临危险,欧债危机无疑使本已困难重重的我国扑热息痛产业“雪上加霜”。而根本原因在于企业盲目竞争。我国企业由于缺乏正确的行业引导和积极的政策扶持,多数时候,“未识水性”就在“海里”游泳,生命危在旦夕。

    三是行业大而不强,难以形成竞争合力。多年来,我国扑热息痛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量成倍增长,规模优势逐渐呈现,但技术优势、质量优势有待确立。企业规模和产量的扩大靠的是新增生产线,盲目扩大产能,还没有完全摆脱粗放型增长的模式,在技术改进、质量提高等诸多方面进步不明显,只讲规模效益不讲技术优势,势必影响产业健康发展,从而造成循环往复的价格大战。因此,当务之急是促进我国扑热息痛产业走上良性发展轨道。企业应逐步改造落后的生产工艺,提高环保意识,调整产业结构,降低产能,提高扑热息痛的生产质量和效益,由低价竞争转为质量和技术竞争,并充分利用我国扑热息痛的原料优势,加大高端产品开发力度,分解低端产品的竞争压力,创立自己的品牌,争取获得更多的国际高端市场份额,从而提高我国扑热息痛产品的出口效益,促进产业供需平衡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医保进出口商会西药部)

    表1:2012年我国扑热息痛对亚洲、欧洲及北美洲出口情况

    表2:2012年我国扑热息痛对非洲及拉丁美洲出口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医保进出口商会根据海关数据整理, 百拇医药(杜 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