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清药性 明白煎药
砂锅煎药
铁
铜
铝
不锈钢
3-5倍的水
煮沸20-60分钟
中药煎剂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始源可追溯到《史记》,后历代医家在医疗实践中不断丰富数千年流传至今,“吸收快,药力大,配方活,适应中医辨证论治的需要。”汤剂能清除脏腑秽邪,使其净尽,达到开通经络、调和阴阳的作用。因其具有剂量大、药力集中,易为肠胃吸收,发挥疗效快的特点,所以“去大病用之”。
中药煎剂是一门技术,操作是否得当,对该方剂的疗效有决定性的作用。若方法不当,有效的方剂或药物就会降低效能,甚至失去作用,前功尽弃。历代医家对此有过很多论述,认为煎药方法是提高疗效的重要环节。然而,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很多人却有怠惰因循的心理,甚至不遵医嘱,擅自增减药物,煎药的方法不正确。
, http://www.100md.com
一般常用的煎药方法,是将全部药物置于容器内,浸入水中,加以煮沸。放水量和煎取液多少,视方剂药量的大小和药物的性质而定,一般加入3-5倍的水,煮沸20-60分钟,过滤去渣既得。但因为方剂要求和药物性能不同,为保证煎剂的质量,对煎剂的煎具、用水、火候、时间、入药次序等都有具体的要求。
煎药用的器具,要求不与药物成分起变化,保持药物的纯性。实践证明砂锅煎药最好,因为砂锅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中药内活性成分起化学变化,同时砂锅传热缓慢,受热均匀,药物易煎透,煎出的汤剂药汁浓,药味纯,质量好,故为首选煎具。另外银的器具化学活性也小,也是最好的煎药器具,但价高难得。很多人都知道忌用铁锅、铜锅,这是因为铁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易氧化,药物易与铁发生化学反应,降低疗效。铜锅本身易生锈,也易与中药成分发生化学反应,所以不宜采用。现在也有人用铝锅,不锈钢锅煎药,铝和不锈钢的化学性质比较活跃,含酸、碱性的中药方剂还是用砂锅为好。
煎剂的溶媒主要为水,少数方剂亦有用酒、醋者。我们一般用常水,即井水、河水、自来水等,除常水外,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还记载有选用雨水、露水、雪水的。雨水、露水、雪水均为天然的自来水,比常水的硬度要小一些,对中药有效成分的影响也会小一些。溶媒的用量,应视方剂药量的大小和药物的性质而定,孙思邈说过“为病须快利,所以少水而多取汁。”一般以3-5倍水或以水淹没药料一指左右为宜,特殊情况依方而定。
, 百拇医药
煎药之前,浸泡要用冷水,并掌握好时间。因大部分中药科来源于动植物,是具有细胞组织的原料,如果直接加热,细胞中的蛋白质、淀粉等便会产生凝固和糊化现象,有效成分不易溶出。因此在煎药之前,应先用冷水浸泡,药效就可充分发挥。花叶茎为主的可浸泡10-20分钟,根、根茎、果实为主的可浸泡20-30分钟。
煎药的次数、火候很关键。一般的中药汤剂多煎两次,但也不是一成不变,应视药物的性质而定。滋补的药品宜多煎,可煎两次或三次,一般的方剂可煎两次,为使两次煎出的有效成分均匀一些,可将两次煎液混匀分服。若前后两煎的疗效差异较大,如发散方剂,则可煎一次。当中药用冷水浸泡之后,在加热未沸之前,可用武火快煎,沸腾之后,改用文火慢煎。这样既可防止药液外溢,使有效成分充分浸出,又可防止有效成分因高温引起破坏。煎药的时间应根据方剂的要求和药物的性质而定。一般头煎20-25分钟,二煎15-20分钟;滋补类药物30-40分钟,二煎25-30分钟;解表类药物可一次煎30分钟。
因药物的性质不同,在入煎时要区分对待,如先煎、后下、包煎、合药冲服等方法。先煎的目的在于增加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药物的毒性,充分发挥药物的有效作用。如茵陈汤中的茵陈应先煎,可使茵陈清湿热、除黄疸的作用更强;矿石类、贝壳类及质地坚硬的药物应先煎;有毒的药物如乌头、附子等应先煎,以减其毒性;麻黄也应先煎去沫,后入诸药,可消除服后使人心烦的副作用。后下的目的是为了减少有效成分的挥发和破坏,对于气味芳香,含挥发油的药物和质地松软的药物如藿香、砂仁、豆蔻等均应后下。
包煎就是将含有黏液质及有绒毛或呈粉末的药物包煎,如车前子、旋复花、松花粉、菟丝子、海金砂等。对于一些易溶于水的药物要烊化冲服,如阿胶、饴糖等。对于难溶于水或加热后有效成分易分解及挥发不宜入煎的药物,应将药物研成细末,合于已煎好的药汁中冲服,如犀角、牛黄、沉香等。对于一些体积较大、吸水量多的药物,如丝瓜络、金钱草等,也可加水先煎,用滤取的药汁再煎其他药物。, 百拇医药(梁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