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医林漫话 > 信息
编号:12363347
探寻安徽龙川胡氏医学
http://www.100md.com 2013年5月10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900期
     在研究新安医学的史料中,发现在老徽州的绩溪县龙川村大姓胡氏家族有一支发源于明朝嘉靖年间的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胡宗宪尚书府的“龙川胡氏医学”世家,传承至今近300年,相继13代,且医名籍籍。于是,我们找到了“龙川胡氏医学”的第十二代传人,现任黄山市中医医院院长胡为俭,一同去绩溪龙川,探寻其家族祖辈行医的奥秘,揭示那尘封了许久的“龙川胡氏医学”的辉煌历史。

    龙川是一个古老的徽州村落,是古徽州历史上的“进士村”。其中最著名的是明代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中戊戌科进士官至太子少保和南京户部尚书的胡富和明代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中戊戌科进士、官至太子太保兵部尚书的胡宗宪。因此,龙川被安徽省政府列为历史文化保护区。

    走进皖南绩溪县的龙川村,穿过一条沿溪的小道和座座黛青色泥粉墙的徽派建筑,便是明代抗倭名将、兵部尚书胡宗宪宗祠。宗祠雄伟气度,其左侧后沿仅一墙之隔有一幢三间两过厢的二层楼阁,由绩溪清末名儒程宗鲁先生题写的“是亦杏林”四个苍劲篆体砖刻大字,镶嵌在院内正屋门楼的门楣上方。堂屋内,虽然尘灰复盖,但古色古香的“雨田藏书”书柜、桌几,尤其那虽在“文革”期间被大量焚烧后仍保存下的一大批古医籍、医案、处方手迹等等,都彰显出其主人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 百拇医药
    据史料记载,明朝嘉靖年间,兵部尚书胡宗宪就开始在绩溪龙川尚书府内设置医馆。胡母信奉观音,一生念佛吃斋。胡父乐山公在医馆药店干活,为人乐善好施,深得百姓信任。从胡氏24世太二公时起便在医馆坐堂义诊,常免费为贫困者治病施药。其药号“余庆堂”早于胡雪岩在杭州开办的“胡庆余堂”300多年。龙川胡氏先祖25世士贵公在苏州行医,28世永泰公在宫廷太医院供职,到明末清初其36世胡仲伟,走出尚书府,独立门户,仍承其家学,禀续祖业,世传外科,医术精深,尤精大小方脉,“屡获扁鹊名”而载入史册,为“龙川胡氏医学”之始祖。胡氏45世胡震来(乃龙川胡氏仲伟公的笫八世孙),世承医业,研习岐黄,医术精湛,其医名被列入“乡贤榜”,与历代官宦齐名,显示着龙川胡氏后人对世医家族济世救人的认可及敬仰。46世胡节君、胡木如,47世胡为俭、胡鹏飞等,形成了“龙川胡氏医学”世医家族传承链。

    胡震来(1896~1943年),字雨田,受先祖仲伟公的影响及家风熏陶,很小的时候便立下了“不为良相,即为良医”的志向。少时即跟随伯父学习岐黄之术。胡震来小小年纪便能自律,闭门苦读,足不出户,一坐就是4年,不仅熟读了伯父要求读的《内经》、《伤寒》、《金匮》、《温病》等中医经典著作,并能整卷地背诵出《汤头》、《脉诀》、《药性》等全书的内容。自古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几年的勤奋学习为其日后的临证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 百拇医药
    随着临证日久,胡震来医术日臻精湛,诊病是出神入化,使许多垂危病人重获生机,慕名求治者络绎不绝。颂先生“妙手回春,恩同再造”,深得广大百姓的信赖。许多曾经先生诊治过的患者都将他的处方长期珍藏,甚至一些危重病人称:能得先生高手一诊,虽死而无憾。

    胡震来医案载,20世纪30年代末的一个秋季,距龙川几十里外的临溪镇上一个做木材生意的程姓老板患病,已一周未进食,且身热重炽,神昏谵语,几个医生面对其症都束手无策。于是一清早急忙差人前往龙川,邀震来先生诊治。待震来赶到病榻前已近中午,见病人僵卧在床,气息奄奄,震来公不紧不慢,先是寻问了其家人病起症状,而后仔细诊脉,反复观察患者周身情况,隔一会儿时间再诊一次脉,却迟迟不开处方。这时家属早已燃起了炭炉,等待煎药,但望着神闲气静的“慢郎中”,病人家属是心焦如焚。胡震来曰:“此病乃阳明属实,火灾如羸之候,痞满、坚症已具,但脉未沉实,尚不到攻下火候,请稍安勿躁。”就这样震来一直守在病人身边观察诊脉,直至下午二时,先生见脉已沉实,急嘱用大承气汤荡涤。果然,半小时后病人矢气转频,泻下硬粪近十枚,当晚患者身热渐退,神志转清,再经调治而愈。
, http://www.100md.com
    胡震来谙熟药理药性,对病人服药后的反应和予后判断亦是十分精确。不仅擅治伤寒、温病,治疗时疫也有独到之处。

    胡震来共育有五子四女。长子胡树人、次子胡节君、四子胡煌玙、五子胡何如均禀承家传医业,个个声名鹊起,学验俱丰,乃遗家父之风,为清初新安名医胡仲伟第九世孙们。

    值的一书的是次子胡节君(1924~1991年),自幼秉承庭训,少习岐黄,且勤学好问,随父跟师五个寒暑。弱冠之年又考入北平国医专科学校(北京中医药大学前身),中医基础理论水平得以进一步提高。1947年,胡节君应聘至浙江省余杭县黄湖镇“天德堂药店”坐堂行医,并向浙江医科大学毕业的郑学渊先生学习西医四年,医术日进,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内、妇、儿科,医名渐起,在余杭及邻近县市颇有影响。

    胡节君临床经验丰富,遵古而不泥,在传承家学之时,敢于思辨,大胆创新,灵活遣方。在20世纪50年代初,发现并采用中医药治愈了绩溪首例钩端螺旋体病人,为中医药治疗钩端病积累了一定的宝贵经验。临证善于抓住病机,掌握治则,审症求因,权衡用药。治疗慢肝,十分重视脏腑关系,强调注意患者肝与肾、肝与脾胃、肝与血气、肝与情志及饮食劳逸之间的关系,澄本穷源,知常达变。其集多年临证之经验,采用单、验方治疗急、慢性肝炎,并和中药师一同配方自制“肝炎糖浆”,因卓有疗效而为后人一直沿用至今。

    胡节君医德高尚,平易近人,为民间广为传颂。先后九次被评选为省、地(市)、县先进个人;县政协一、二、三届常委,中华中医学会徽州分会理事,绩溪县医学会副会长、省科协会员、县科协委员等职。胡节君先生毕生带教学生36人。其子鹏飞、任清、为俭承其学。

    现任黄山市中医院院长的胡节君之子胡为俭,为“龙川胡氏医学”第十二代传承人。近年来,胡氏后人承载着“龙川胡氏医学”的历史重任,努力挖掘、整理、抢救散失在民间的宝贵史料,走访征询胡氏老人,广征博引,核实求证历时3年,初步完成了《胡震来医案》整理和《胡节君临床精萃》的资料归类工作,基本厘清了“龙川胡氏医学”世医家族谱系,为深入研究、开发利用提供了宝贵史料。, http://www.100md.com(张芸 黄山市中心血站 张贵才 黄山新安医学文化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