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牛流马·机器骡子与中医药现代化
近期,读了《新科学家》的一篇文章。文章讲到这家杂志报导美国波士顿动力公司研制了一个叫“大狗”的“机器骡子”,能驮载40多公斤的装备,可以攀越35度的斜坡。视频显示,无论是爬陡坡,跨崎岖路段,还是被猛地踹上一脚,依然行走自如。
研制者之一,马可·雷波特说:“内力传感器可探测到地势变化,根据情况做出调整。而当我们‘骚扰’它时,‘大狗’的主动平衡性使其可以保持稳定。”这种平衡性通过四条腿维持,每条腿有三个靠传动装置提供动力的关节,并有一个“弹性”关节。这些关节由一个机载计算机处理器控制。
英国索尔福德大学的机器人技术专家达尔文-考德威尔补充道:“它的确看上去非常引人注目——行动迅速、反应灵敏、动力和智能自动化,且看上去坚固耐用。”“大狗”的设计者们表示,未来一款“大狗”,它们每一条腿上都会都多安一个动力关节,因此,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攀越更陡的斜坡,以及地势更险峻的路段。
, http://www.100md.com
看了这段文字与相关的视频后,笔者突发联想,这不就是中国古代的“木牛流马”现代化了吗?
《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二回中,有一段文字是讲诸葛亮制造“木牛流马”的思路与过程,文曰:“忽一日,长史杨仪入告曰:即今粮米皆在剑阁,人夫牛马,搬运不便,如之奈何?孔明笑曰:吾已运谋多时也。前者所积木料,并西川收买下的大木,教人制造木牛流马,搬运粮米,甚是便利。牛马皆不水食,可以昼夜转运不绝也。众皆惊曰:自古及今,未闻有木牛流马之事。不知丞相有何妙法,造此奇物?孔明曰:吾已令人依法制造,尚未完备。吾今先将造木牛流马之法,尺寸方圆,长短阔狭,开写明白,汝等视之。众大喜。”
诸葛亮研制的木牛流马,称其为“牛”、“马”而不称其为“车”,是因为它行进时不是依靠毂轮的轮转,而是用四条腿的夸越,可以攀坡登阶,跨崎岖山路。木牛流马的基本元素可以归纳成三项,一是四条腿,二是能攀坡、登阶、跨越,三是能驮载、负重。
波士顿动力公司研制“机器骡子”在功能上与诸葛亮研制的木牛流马,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所以波士顿动力公司当初确立的研制目标与出发点肯定也不是“车”,因为车在当今世界上已不是什么希罕的东西了。
, 百拇医药
从公元250年左右汉代诸葛亮的木牛流马到大洋彼岸美国的“机器骡子”,虽然地域相隔遥远,时间夸越漫长,但在研制的出发点与基本思路方面,确有着惊人的相似。不论古代东方的诸葛亮用简单齿轮、杠杆原理还是现代西方波士顿动力公司用计算机程序控制、液压装置发动机驱动原理,但它们的最基本出发点与思路却是一致的,这就是他们都不是造有轮子的“车”,而是造有“腿”的“牛”、“马”与“骡子”,并让“腿”能迈开步伐,最重要的是这四条“腿”能攀坡、登阶、跨越。所不同的是质材不同,工艺不同,传动与控制原理不同等等。但万变不离其宗,都具有能攀坡、登阶、跨越的腿,这是具有分水岭意义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共性。凸显出“万变不离其马”或“万变不离其腿”。
我设想,如果把中医药学看成是中国古代用“腿”走路的“木流牛马”,把现代医学看成是用“毂轮“运行的“车”,那么,“机器骡子”应当是中医药学现代化的方向。
未来某一天,业界公认已经现代化了的中医药学,应当仍然保留它的基本元素,即整体观念、藏象经络、望闻问切、辨证论治,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中药饮片的炮炙传统等等。当然,现代化的中医药学还应当吸收、利用现代科技成果,例如内窥镜的使用与许多微观检验方法,延长了望诊的视野,使传统的望诊更加深入,视野更加宽阔,望诊的精度更加细腻乃至微观。原本望诊看不到的“血”、“痰”、“浊”、“瘀”、“肿”、“疡”、“痈”、“疽”、“瘕”等,通过现代科技手段都能看到,这些都应当纳入到辨证论治的规范。但是,中医药学不论怎样现代化,都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出发点必须明确,就是发展中医药学。所有的研究“成果”都必须纳入、融合到中医药学术的体系框架中去,做不到这一点,就不能算是发展中医药学。
, 百拇医药
譬喻几十年来,业内不少人士热衷于“实质”研究,什么阴阳的实质、脾的实质、三焦的实质、经络的实质等等,那实质到底是什么?进一步说,就是能搞出点名堂也纳不进中医学的理论框架中去。在中药的研发方面,把传统中药当成是普通植物药进行开发研究,并取得很好成果,这并没有争议,只是它不能算是中药学术的发展,因为它离开了传统的中医药学术体系的框架。这种现象应当从出发点与研究思路方面寻找出现偏差的根源。
这样说,并不是说中医学理论是封闭的,不吸纳新东西。与《黄帝内经》与《伤寒杂病论》时代相比较,金元时期中医学处于前所未有的理论与实践方向的多元化,明清时期瘟疫、温病学说的兴起,历代新方的创制,当代许多民间用之有效的草药被不断地按四气五味规范吸纳到主流中药中去,近代在继承王清任瘀血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对瘀血理论与实践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等,这些都被及时地吸纳到中医学术体系框架内,这种兼收并蓄,说明只要按中医学理论体系范式运行,那么,这个体系是开放的。
再看木牛流马与机器骡子,在“牛”、“马”的结构与功能体系框架内,研究思路放在四条腿的平衡与稳定,“关节”的灵活与弹性上,而不是盲目地给它装上“毂轮”。这是研究思想的核心所在。
木牛流马在结构上的特色是有腿,在功能上的特色是用腿走路、攀坡、登阶、跨越。如果打着现代化的旗号给木流牛马装上毂轮,那么,就摧毁了木流牛马的特色,木流牛马就变成了车。原本的木流牛马就死亡了。而当今世界上并不缺车,车也不再是稀有之物。对照反思中医药学的现代化,这也许正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地方。, 百拇医药(李心机 山东中医药大学)
研制者之一,马可·雷波特说:“内力传感器可探测到地势变化,根据情况做出调整。而当我们‘骚扰’它时,‘大狗’的主动平衡性使其可以保持稳定。”这种平衡性通过四条腿维持,每条腿有三个靠传动装置提供动力的关节,并有一个“弹性”关节。这些关节由一个机载计算机处理器控制。
英国索尔福德大学的机器人技术专家达尔文-考德威尔补充道:“它的确看上去非常引人注目——行动迅速、反应灵敏、动力和智能自动化,且看上去坚固耐用。”“大狗”的设计者们表示,未来一款“大狗”,它们每一条腿上都会都多安一个动力关节,因此,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攀越更陡的斜坡,以及地势更险峻的路段。
, http://www.100md.com
看了这段文字与相关的视频后,笔者突发联想,这不就是中国古代的“木牛流马”现代化了吗?
《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二回中,有一段文字是讲诸葛亮制造“木牛流马”的思路与过程,文曰:“忽一日,长史杨仪入告曰:即今粮米皆在剑阁,人夫牛马,搬运不便,如之奈何?孔明笑曰:吾已运谋多时也。前者所积木料,并西川收买下的大木,教人制造木牛流马,搬运粮米,甚是便利。牛马皆不水食,可以昼夜转运不绝也。众皆惊曰:自古及今,未闻有木牛流马之事。不知丞相有何妙法,造此奇物?孔明曰:吾已令人依法制造,尚未完备。吾今先将造木牛流马之法,尺寸方圆,长短阔狭,开写明白,汝等视之。众大喜。”
诸葛亮研制的木牛流马,称其为“牛”、“马”而不称其为“车”,是因为它行进时不是依靠毂轮的轮转,而是用四条腿的夸越,可以攀坡登阶,跨崎岖山路。木牛流马的基本元素可以归纳成三项,一是四条腿,二是能攀坡、登阶、跨越,三是能驮载、负重。
波士顿动力公司研制“机器骡子”在功能上与诸葛亮研制的木牛流马,具有很大的相似性。所以波士顿动力公司当初确立的研制目标与出发点肯定也不是“车”,因为车在当今世界上已不是什么希罕的东西了。
, 百拇医药
从公元250年左右汉代诸葛亮的木牛流马到大洋彼岸美国的“机器骡子”,虽然地域相隔遥远,时间夸越漫长,但在研制的出发点与基本思路方面,确有着惊人的相似。不论古代东方的诸葛亮用简单齿轮、杠杆原理还是现代西方波士顿动力公司用计算机程序控制、液压装置发动机驱动原理,但它们的最基本出发点与思路却是一致的,这就是他们都不是造有轮子的“车”,而是造有“腿”的“牛”、“马”与“骡子”,并让“腿”能迈开步伐,最重要的是这四条“腿”能攀坡、登阶、跨越。所不同的是质材不同,工艺不同,传动与控制原理不同等等。但万变不离其宗,都具有能攀坡、登阶、跨越的腿,这是具有分水岭意义的、起决定性作用的共性。凸显出“万变不离其马”或“万变不离其腿”。
我设想,如果把中医药学看成是中国古代用“腿”走路的“木流牛马”,把现代医学看成是用“毂轮“运行的“车”,那么,“机器骡子”应当是中医药学现代化的方向。
未来某一天,业界公认已经现代化了的中医药学,应当仍然保留它的基本元素,即整体观念、藏象经络、望闻问切、辨证论治,药物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中药饮片的炮炙传统等等。当然,现代化的中医药学还应当吸收、利用现代科技成果,例如内窥镜的使用与许多微观检验方法,延长了望诊的视野,使传统的望诊更加深入,视野更加宽阔,望诊的精度更加细腻乃至微观。原本望诊看不到的“血”、“痰”、“浊”、“瘀”、“肿”、“疡”、“痈”、“疽”、“瘕”等,通过现代科技手段都能看到,这些都应当纳入到辨证论治的规范。但是,中医药学不论怎样现代化,都必须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出发点必须明确,就是发展中医药学。所有的研究“成果”都必须纳入、融合到中医药学术的体系框架中去,做不到这一点,就不能算是发展中医药学。
, 百拇医药
譬喻几十年来,业内不少人士热衷于“实质”研究,什么阴阳的实质、脾的实质、三焦的实质、经络的实质等等,那实质到底是什么?进一步说,就是能搞出点名堂也纳不进中医学的理论框架中去。在中药的研发方面,把传统中药当成是普通植物药进行开发研究,并取得很好成果,这并没有争议,只是它不能算是中药学术的发展,因为它离开了传统的中医药学术体系的框架。这种现象应当从出发点与研究思路方面寻找出现偏差的根源。
这样说,并不是说中医学理论是封闭的,不吸纳新东西。与《黄帝内经》与《伤寒杂病论》时代相比较,金元时期中医学处于前所未有的理论与实践方向的多元化,明清时期瘟疫、温病学说的兴起,历代新方的创制,当代许多民间用之有效的草药被不断地按四气五味规范吸纳到主流中药中去,近代在继承王清任瘀血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对瘀血理论与实践研究所取得的成果等,这些都被及时地吸纳到中医学术体系框架内,这种兼收并蓄,说明只要按中医学理论体系范式运行,那么,这个体系是开放的。
再看木牛流马与机器骡子,在“牛”、“马”的结构与功能体系框架内,研究思路放在四条腿的平衡与稳定,“关节”的灵活与弹性上,而不是盲目地给它装上“毂轮”。这是研究思想的核心所在。
木牛流马在结构上的特色是有腿,在功能上的特色是用腿走路、攀坡、登阶、跨越。如果打着现代化的旗号给木流牛马装上毂轮,那么,就摧毁了木流牛马的特色,木流牛马就变成了车。原本的木流牛马就死亡了。而当今世界上并不缺车,车也不再是稀有之物。对照反思中医药学的现代化,这也许正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地方。, 百拇医药(李心机 山东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