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医医案研究 > 医案分析
编号:12371239
哈荔田治疗脾胃病经验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3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913期
对脾胃病的认识,胃病治法三步走,典型病案,链接,胃畅1号,脾胃相辅治疗各异,养胃通降即补胃,虚寒,肝郁要兼顾
     天津中医药大学哈荔田教授不仅是妇科泰斗,对内科亦颇有研究。他特别重视脾胃的调养,治疗许多疑难病多有卓效。笔者兹就其治疗脾胃病经验做一简要介绍。

    对脾胃病的认识

    脾胃相辅 治疗各异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脾与胃关系密切,但脾与胃生理特点不同,其治疗原则与用药亦不相同。

    脾司中气,其性主升,又为阴土,易损阳气,治疗多健脾祛湿,用药多以温阳益气、升清化湿祛秽之药为主。温阳药如炮姜、艾叶等;益气药如党参、黄芪、白术、扁豆等;升清药如柴胡、葛根、升麻等;化湿悦脾药如苍术、厚朴、半夏、薏仁、藿香等。

    胃主受纳,其性主降,又为阳土,其性主燥,最易受热邪影响而伤胃津,故治胃多为和胃降逆与清热养阴之法。前法用药如清半夏、竹茹、枳壳、佛手、苏梗等;后法如沙参、麦冬、天花粉、石斛、知母、黄连等。

    同时,脾与肝关系密切,脾主运化,可以散精于肝;肝主疏泄,可助脾胃之升降。在病理上肝病可以传脾,脾病亦每及于肝,故治脾亦宜疏肝,以求土木相安。

    养胃通降即补胃

    哈荔田认为,胃病有寒、热、虚、实之分,所现症状不一,但有些症亦有相同之处,如脘腹胀满、胃部痛楚、泛酸恶呕、不思饮食或纳谷不馨、大便秘结或溏泄等。

    在治疗上应寒则温之、热者清之、实则泻之、虚则补之。对温、清、泻泄三法,历代医家无大争议,但对补胃之法却有不同见解。

    此仅举二说之言:有谓补脾健脾,意在健脾使胃磨谷运化之力增强,胃自得其养,可谓养胃及补胃;也有主张胃以通降为补,使胃清空适当休息,可谓“以通为补”之法。

    他认为这两种学说都是比较恰当的。临床体会,胃病治疗易取效,因药物可直达病所,但每日饮水进食须当小心,稍有不慎,或由其他因素极易复发。因此首次治疗务求彻底,并嘱注意调养,即可谓“三分药,七分养”,对胃病患者应加“更”字。

    虚寒、肝郁要兼顾

    关于胃病的病因与病机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66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