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大斑蝥养殖技术
斑蝥属芫菁科,斑芫菁属昆虫。《药典》规定的药用斑蝥仅有两种,南方大斑蝥和黄黑小斑蝥。斑蝥既是药用昆虫,又是蝗科害虫的天敌,外用多以干燥全虫入药,内服则需要去头足及鞘翅入药。斑蝥广泛用于活血化瘀、壮阳利尿、破症瘕、消瘰疬等。近代研究表明,斑蝥具有抗癌、治癌的作用。
南方大斑蝥是复变态昆虫,成虫为植食性,幼虫为肉食性。成虫进行人工饲养较容易,但幼虫人工饲养难度较大。因此,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探索了一套“家繁山养”的养殖方法,即成虫在室内养殖,幼虫则释放于野外蝗虫危害区域内进行山养。这种方法简便易行,适宜一家一户。
成虫的饲养由于成虫有集群取食、交配的习性,因此采用成虫在室内笼养。饲养笼一般以0.3~0.5立方米为宜,每立方米饲养成虫1000~1500头,雌雄各半。笼底铺垫15厘米厚的洁净沙质土壤,作斑蝥产卵场地及调节湿度用。以各种豆科植物或葫芦科植物的花类饲喂。每日投食2次,第一次上午9~10时投料,第二次午后4~6时投料。投料量以食后略有剩余为度。每日向土壤中洒洁净水1次,保持12%~15%的土壤含水量。捡除残渣腐物,保持笼内清洁及环境安静,让成虫在笼内完成交配,产卵过程。经45~60天的饲养,便可将未死的成虫捕捉加工。
卵的孵化把成虫饲养笼搬迁他处,然后用20厘米高的玻璃板把产有卵的土壤紧紧围住,以防孵化后的幼虫外逃。在自然温度下进行孵化,每日只需向土壤内洒少许洁净水1次,保持12%~15%的土壤含水量,直至卵全部孵化。
幼虫饲养只介绍幼虫的山养技术。为了取得了较显著的山养效果,在释放幼虫前,首先要调查当地蝗虫的分布密度,再根据蝗虫的虫口密度来决定斑蝥幼虫的山养数量。
蝗虫虫口密度或蝗虫卵块的分布量调查一般采用5点取样方法进行调查。即将一定量(不低于667平方米,即1亩)的土地面积划成正方形,并作对角线,然后在正方形的四角处及对角线的交叉点各取1~2平方米面积调查蝗虫虫口数,或蝗虫卵块量,求平均数,以此平均数作为该调查面积的蝗虫或卵块的分布量。
斑蝥幼虫的释放密度据研究表明,蝗虫的分布密度与斑蝥幼虫的释放密度之比,以3~5:1为宜,即每平方米有3~5头蝗虫或蝗虫卵块释放1头斑蝥幼虫。
斑蝥幼虫的山养时间斑蝥卵于8月底陆续开始孵化,9月份是卵的盛孵期。初孵幼虫应及时释放于野外山养。10月上旬以前释放山养的幼虫,其山养效果为最好。随着气温的下降,所释放的幼虫山养效果较差。主要原因是由于气温低,幼虫停止寻食活动,要到翌年温度上升时才开始活动。但在野外越冬的幼虫,或由于天敌,或因栖息地不适宜而大量死亡,所以山养效果较差。如果10月上旬不能如期把所有的幼虫释放于野外,最好在室内保存,到翌年的惊蛰后再释放于野外进行山养亦可。
对山养的幼虫,不加任何管理,让其在野外自行寻食、生长发育,直到羽化为成虫。, http://www.100md.com(冉锋杰 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
南方大斑蝥是复变态昆虫,成虫为植食性,幼虫为肉食性。成虫进行人工饲养较容易,但幼虫人工饲养难度较大。因此,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探索了一套“家繁山养”的养殖方法,即成虫在室内养殖,幼虫则释放于野外蝗虫危害区域内进行山养。这种方法简便易行,适宜一家一户。
成虫的饲养由于成虫有集群取食、交配的习性,因此采用成虫在室内笼养。饲养笼一般以0.3~0.5立方米为宜,每立方米饲养成虫1000~1500头,雌雄各半。笼底铺垫15厘米厚的洁净沙质土壤,作斑蝥产卵场地及调节湿度用。以各种豆科植物或葫芦科植物的花类饲喂。每日投食2次,第一次上午9~10时投料,第二次午后4~6时投料。投料量以食后略有剩余为度。每日向土壤中洒洁净水1次,保持12%~15%的土壤含水量。捡除残渣腐物,保持笼内清洁及环境安静,让成虫在笼内完成交配,产卵过程。经45~60天的饲养,便可将未死的成虫捕捉加工。
卵的孵化把成虫饲养笼搬迁他处,然后用20厘米高的玻璃板把产有卵的土壤紧紧围住,以防孵化后的幼虫外逃。在自然温度下进行孵化,每日只需向土壤内洒少许洁净水1次,保持12%~15%的土壤含水量,直至卵全部孵化。
幼虫饲养只介绍幼虫的山养技术。为了取得了较显著的山养效果,在释放幼虫前,首先要调查当地蝗虫的分布密度,再根据蝗虫的虫口密度来决定斑蝥幼虫的山养数量。
蝗虫虫口密度或蝗虫卵块的分布量调查一般采用5点取样方法进行调查。即将一定量(不低于667平方米,即1亩)的土地面积划成正方形,并作对角线,然后在正方形的四角处及对角线的交叉点各取1~2平方米面积调查蝗虫虫口数,或蝗虫卵块量,求平均数,以此平均数作为该调查面积的蝗虫或卵块的分布量。
斑蝥幼虫的释放密度据研究表明,蝗虫的分布密度与斑蝥幼虫的释放密度之比,以3~5:1为宜,即每平方米有3~5头蝗虫或蝗虫卵块释放1头斑蝥幼虫。
斑蝥幼虫的山养时间斑蝥卵于8月底陆续开始孵化,9月份是卵的盛孵期。初孵幼虫应及时释放于野外山养。10月上旬以前释放山养的幼虫,其山养效果为最好。随着气温的下降,所释放的幼虫山养效果较差。主要原因是由于气温低,幼虫停止寻食活动,要到翌年温度上升时才开始活动。但在野外越冬的幼虫,或由于天敌,或因栖息地不适宜而大量死亡,所以山养效果较差。如果10月上旬不能如期把所有的幼虫释放于野外,最好在室内保存,到翌年的惊蛰后再释放于野外进行山养亦可。
对山养的幼虫,不加任何管理,让其在野外自行寻食、生长发育,直到羽化为成虫。, http://www.100md.com(冉锋杰 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