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文化 > 中医文化
编号:12371164
壶中春秋话葫芦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12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918期
     国人常以“悬壶”来指代医生行医。还记得那个跳入葫芦里的老人吗?他本身便代表了中国医生的形象——医者仁心,以自己为药,救护苍生。这是《后汉书·方术列传·费长房》里的故事:“市中有老翁卖药,悬一壶于肆头”。

    这里的“壶”,即“壶卢”,《诗经·七月》有“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便是现在我们所说的葫芦,葫芦为联绵词,是单纯性的双音词,它“义存乎声”,只能因声求义,义“圆”是也。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闻一多先生曾考察了洪水神话与民族,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南方大部分民族的先祖起源说都是洪水退后,葫芦里走出的兄妹繁衍了子息。闻一多从文字和语言学的角度进一步考证出人类的始祖伏羲(又叫包羲),女娲(又作女希),二名称实际由葫芦演化而来,这是因为“包”与“匏”通,而“娲”在古代读“瓜”,他认为“伏羲与女娲,名虽有二,义实只一,二人本皆谓葫芦的化身,所不同者,仅性别而已。”

    有调查发现,葫芦是远古是一种在新旧大陆都有着古老栽培历史的植物。古人爱好观察大自然,因为他们对自己的来源充满了困惑,造字中也体现了这一点,于省吾《甲骨文字诂林》考察的甲骨文中葫芦和身、孕等字是相像的,这也可以解释,或许葫芦崇拜就是某种意义上的生殖崇拜、母体崇拜。民族的葫芦图腾崇拜,也是本初一无所知的古人对大自然深切的敬畏之心。

    葫芦是艺术的美,家常生活里常常会悬挂几个小葫芦,既点缀家居环境,也美化心情。科技史考察的葫芦又不仅仅是美丽的艺术品,而是有科学意义的,在古代,葫芦被用来制作武器,至迟在明代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据学者调查,我国西南的一些少数民族如彝族曾在晚清时期用葫芦制造一种类似手榴弹的火器。

    葫芦是盛药的工具,上海中医药博物馆二楼展有大量清朝时期不同材质的盛放药物的药瓶。大多数是象牙和瓷器,如象牙微刻葫芦药瓶、象牙透雕镂空葫芦熏瓶、象牙葫芦药瓶等,造型均为葫芦状。

    葫芦除了能盛药,本身也可为药。《本草从新》里记载:“壶卢,一名匏瓜、俗名葫芦、通利水、消肿胀。甘平滑。利水。治腹胀黄肿。用亚腰壶卢、连子烧存性、每服一个、食前温酒下、不饮酒者、白汤下、十余日见效。”张廷模的《临床中药学》记“葫芦,性味甘平,归肺肾经,功效利水消肿。主治水肿、淋证、黄疸。煎服,15~30克,鲜者加倍。”葫芦花味甘,性平,无毒,可做解毒之药,对各种瘘疮尤为有效。蔓、须药性与花相同,可治麻疮。葫芦瓤及子,味苦,性寒,有毒,可治牙病,牙龈或肿或露,牙齿松动。

    葫芦是一个很有文化内涵的器具,在道家看来,它超越了葫芦的本身,是一个宇宙中心的观念,那跳进壶中的老者,你能仅仅说他是跳进了一个葫芦吗?中国中医科学院的院徽,正是以葫芦和“葫芦里的药”来代表其中医药的文化内涵,寓意其救世济人的心愿。让我们一起跳入葫芦的心,来看一看这壶内美好的世界吧!, 百拇医药(孙灵芝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