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专业 > 理伦探讨 > 证候研究
编号:12371074
“探微索隐”今释 ——从“探微索隐”到“微观辨证”和“隐潜证”研究
http://www.100md.com 2013年6月24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924期
     “探微索隐”已成为人们普遍追求的重要研究思路与方法,如中西医病证结合诊断、宏观辨证与微观辨证相结合,可提高对“无症可辨”、“隐潜证”等的辨证诊断能力和水平,为科学认识“有病无证”或为证的早期诊断等,创造了新的思路、方法。

    “有病无证”激发了中西医结合研究“微观辨证”的思路与方法,并在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基础上,发微阐隐,提出“隐潜证”新概念及隐潜证的辨证诊断思路方法(微观辨证),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思维的创新性。

    “探微索隐”一词,出自于唐代中医大家王冰(约公元690~770年,号启玄子)撰《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该序中有云“然刻意研精,探微索隐,或识契真要,则目牛无全,故动则有成,犹鬼神幽赞,而命世奇杰,时时间出焉。”这一论述,强调了对《黄帝内经素问》“刻意研精,探微索隐”的重要意义。他告诉人们:只有对中医学经典著作专心致志地研究,并能努力探究其深奥的道理和隐秘的事迹,才能真正认识和把握其精髓和要领;用其指导临床实践则可使诊疗技术精进熟练,医学活动取得成功。如此一来,为医学发展做出贡献的杰出人才,就会不断出现。

    此处,“探微索隐”乃王冰精研《黄帝内经素问》,探骊得珠之真知卓见,是王冰颇有独见性、启发性和代表性的一种思想观点和方法论认识,指出了加强中医学“探微索隐”研究的必要和方向。深入研究他的这一学术思想和方法论具有深刻的历史和现实意义。笔者谨试探性释义或解读如下,供学界讨论。

    “探微索隐”释义

    对任何一个概念和判断原义的解释,总是运用一定的方法,方法不同则理解也不同;不同时代的注释者对多义的字、词选择不同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626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