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中医全解
中风是指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伴有口眼喁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喁僻不遂为主证的一种病证。西医的脑血管意外、面神经麻痹,可参照本证辨证论治。中风治疗的诊断要点
发病急骤,口眼歪斜,舌强语謇,半身不遂;或卒然昏倒,神识昏蒙或不省人事。 常发生于中年以上,老年尤多。 病前多有头痛、眩晕、肢麻、心悸等症状,多因暴怒、饮食、劳倦诱发。 本证应与厥证、痫证、痉证鉴别。 作CT等检查,常可发现脑部病变。
中风治疗的辨证分析
中风之发生,主要因素在于患者平素气血亏虚,与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加之忧思恼怒,或饮酒饱食,或房室过度,或外邪侵袭等诱因,以致气血运行受阻,肌肤筋脉失于濡养;或阴亏于下,肝阳暴张,阳化风动,血随气逆,挟痰挟火,横窜经隧,而形成上实下虚、阴阳互不维系的危急证候。其病机不外虚(阴虚、气虚)、火(肝火、心火)、风(肝风、外风)、痰(风痰、湿痰)、气(气逆)、血(血瘀)六端,其中以肝肾阴虚为其根本。
临床上根据有无突然昏仆,而分为中经络与中脏腑。中经络者病位较浅,病情较轻,无神志变化;中脏腑者,病位较深,病情重,多有神志变化。治疗前者宜豁痰熄风,活血通络;中脏腑者,当分闭、脱证治之;恢复期宜标本兼顾,并可配合针灸、按摩等方法治疗。
中风治疗的辨证论治
I.中经络
风痰阻络型
【证见】 突然口眼喁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肌肤麻木,甚则半身不遂。舌苔薄白,脉弦滑。
【治法】 祛风化痰通络。
【方药】
1.主方牵正散(《杨氏家藏方》)合导痰汤(严用和《济生方》)加减
处方:白附子12克,僵蚕10克,全蝎5克,法半夏15克,胆南星12克,地龙10克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482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