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热点关注 > 热点报道
编号:12376622
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阳光普照 男科医院何以痼疾难改 等
http://www.100md.com 2013年7月5日 中国医药报 2013.07.05
    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阳光普照

    新闻背景:近日,财政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做好2013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规定今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补助标准由25元提高至30元,服务项目也由最初的9大类21项扩展到11大类42项。

    对备受看病难、看病贵煎熬的城市居民,对长期难以享受优质公共卫生服务的广大农民,对步入“最美桑榆景,人间重晚晴”的白发老人,对朝气蓬勃、天真烂漫的可爱儿童,这无疑都是一个让人心花怒放的好消息。无论是扩大健康档案覆盖面,还是提高对疾病患者的卫生服务,都可以感受到国家对公民健康的悉心呵护,都可以看出国家在公共卫生服务上的巨大进步。

    事实上,加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也是实现医疗资源最大化利用的明智之举。所谓保基本、强基层,究竟应该在何处着力?所谓关口前移、重心下沉,应该以何者为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无疑是不二法门、最优选择,既能尽可能覆盖目标群体,体现出天无不覆、地无不载的普惠性,也能够发挥防患于未然、治病于未萌的作用,提前发现居民健康影响大的卫生问题,以“治未病”的无形之功,避免小病拖大、大病致贫的有形之祸。
, 百拇医药
    既要量力而行,也要尽力而为,这就是中国民生的前进步伐,不求朝发夕至、一鸣惊人,但求日有进益、不舍昼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进步只是不懈努力中的一步,我们期待下一步,以及更多民生福祉。 ——人民网

    

    开放“医生自由执业”宜早不宜迟

    新闻背景:近日,深圳市卫计委医政处负责人透露,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让深圳成为国内医生自由执业的试点城市。目前深圳正在草拟方案,突破过去多点执业只能选择3个地点的限制;且医生不再需要单位协议,只需在网上备注即可多点执业。

    只要在网上备注即可多点执业,这是过去医生们想都不敢想的。这一步迈得如此之大,显示了深圳城市管理者的眼光和积极态度。“医生自由执业”会带来什么?对医生而言,得到了一种尊重。医生用自己的专业所长,服务于社会,并且得到应有的劳动报酬,它是一种基本权利的回归。这种对行医的人性化管理,对医生人身自由是一种彻底的解放,行医者将会有更多更好的选择。
, 百拇医药
    深圳这种“医生自由执业”的开放,必将吸引越来越多的优质医疗资源,打造一个医疗资源更丰富更具有活力的环境,为城市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城市发展的各种组成元素中,最重要的元素是人,而且是健康、有活力的人。这就是为什么明智而有眼光的管理者,总愿意在医疗建设上不断投入,确保医疗资源充足丰富的重要原因。

    好的医疗服务从来都是市场竞争出来的,而不是管理和道德教化出来的。公立医院总是靠垄断优势发展,这种局面不打破,各种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顽疾就很难得到根本性的治理。只有实现“医生自由执业”,才有可能给非公立医疗机构注入造血功能,营造出真正的市场竞争,改变现在“公立靠垄断高速发展,民营医院靠广告下流发展,公众看病不满意”的怪局面。 ——《中国青年报》

    
, 百拇医药
    男科医院何以“痼疾”难改

    新闻背景:为暗访医院,《新京报》记者到三家私立的男科医院就诊,均被告知患了男科疾病,而且还挺严重。但这名记者到正规的三甲医院复诊,均被告知没有问题。

    这些年,“男科医院”发展迅速,但诊疗方式却颇令人诟病。不管有病没病,只要走进这些医院的大门,几乎就没有健康的个体。

    现在很多“男科医院”大都变得比较气派,医疗设备也不断更新,其中的医生,也大多具有了合法的医师证。令人遗憾的是,形象光鲜的后面,其看病的思路却没什么改观。为什么会这样呢?

    首先,这是这些医院追逐利益最大化的必然结果。这些医院对医生的考核非常简单,就是每天完成多少业务收入。此外,几乎不存在任何有关医疗质量的监管制度。在这种情况下,当事的医生,不管是合法的执业医师还是江湖游医,为了利益,抛弃了医德、医术。
, 百拇医药
    其次,相关部门缺乏监管。商人办医院,其目的是要追求利益最大化,但作为管理部门,必须规范其行为。如监管医院人均看病费用,门诊处方合格率等,对其医疗行为进行一定的约束。但就目前而言,对于这些医院的“大处方”问题,几乎还没听到有关部门主动进行查处的消息。

    面对男科医院“痼疾”难改,谴责或者惩罚这些当事医院或医生虽然必要,但也不容忽视监管之失。相关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强对“男科医院”的规范管理,建立切实可行的医疗质量管理指标。

    ——《新京报》

    

    香港“药市经验”,内地该怎么学?
, 百拇医药
    新闻背景:据《人民日报》报道,同样规格的赫赛汀,内地售价比香港贵1万多元。而香港的药价普遍比内地便宜不少。香港知情人士介绍,药价便宜得益于药厂到患者之间没有中间盘剥、医药分家。

    实际上,香港经验并不复杂:其一,奉行医药分离,直接拿药、统一采购、原价销售;再者,高薪与严惩并行,确保医生坚持操守;然后就是,发育成熟的医院内部制衡机制,以及学会、行业社团的自净自律传统。凡此种种,内地能学几成?

    而内地备受诟病的“以药养医”主导了医疗系统的基本秩序。“为了生存”成为医院、医生疯狂赚取药品差价的理由;同时,公共财政对医疗事业的投入不足,给了“以药养医”合法性。另外,在内地医药销售体系中,诸多的中间环节增加了药品的渠道成本。而一些忙于“创收”的内地医生们,从价值观到实际行动层面,已抛弃了医者一职的神圣感。

    内地模式向香港经验靠拢,无疑横亘着“以药养医”的强力阻隔。于此,纵使近些年来多有痛斥之声,也不乏试点改革之举,却终究收效甚微。
, 百拇医药
    ——《羊城晚报》

    

    盼“医保异地结算”缓解看病难

    新闻背景:国务院最近发布的《促进信息消费扩大内需的若干意见》指出:建设医保费用中央和省级结算平台,推进医保费用跨省即时结算。

    按照现在的医保结算模式,跨省看病,一般先由患者提出申请,经同意后去相关医院就治,患者出院后,医院开具发票及相关证明,由患者带回原住地进行报销。由于是事后报销,患者外出看病就得事先把钱备好,有钱的还好,没钱的只能四处借钱,有的甚至就因数额巨大一时借不到,而耽搁就医甚至放弃治疗。
, 百拇医药
    如果实行医保跨省即时结算制度,那这些问题就会迎刃而解。患者现看现报,根本无须操心票据有没有拿全,会不会弄丢;同时,由于相当一部分费用结账时已经核报,患者只需准备一小部分钱就行,这无疑大大减轻了贫困患者的资金压力,让更多的穷人能及时外出医治。

    不仅如此,实施医保跨省即时结算制度,还能有效防止骗报医保资金现象的发生。

    很显然,“医保异地即时结算”值得期待。

    ——《广州日报》

    

    天坛医院护士输错药致患者死亡
, 百拇医药
    据《京华时报》报道 8月31日早上,河南商丘65岁王老先生在天坛医院换打吊瓶半小时后,突然病危不幸离世,事后家属发现患者身上扎针的吊瓶写着其他患者的名字。

    天坛医院宣传中心匡主任称,目前医院和家属协商很融洽,一切程序都在有条不紊进行中。“等事情彻底调查清楚,院方会通过新闻发言人统一对外公布进展。”

    匡主任称,院方会以积极的态度去处理此事,目前要先和家属沟通协商,再进行医疗鉴定,最终医院会根据事实依据对涉事护士和相关责任人给予相应处理。

    北京市卫生局相关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此事先由院方自行处理,相关情况需向卫生局及时汇报。

    编辑点评: 此事件也许是护士“疏忽”导致,但药品不同于普通商品,事关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由不得丝毫疏忽和大意。这种“低级失误”就连私人小诊所也难出现,但却发生在三级甲等的北京天坛医院。此事充分暴露了医院管理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引起医院的重视。
, 百拇医药
    

    销售火暴的“绿瘦”减肥产品涉假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 日前曾有国内多家媒体报道,称“绿瘦”减肥产品涉非法添加,以食品冒充保健品。9月24日,央视再次披露,“绿瘦”公司的明星产品——绿瘦玉人胶囊以及其他多款产品均无法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找到相关批号,就连该公司注册地址也涉嫌造假。

    央视报道中称,“绿瘦”已连续5年成为全国瘦身产品网销冠军,并斩获中国保健品行业最具影响力企业,2009年最受欢迎减肥产品奖等一系列荣誉。另外,该产品还是一些知名影视明星代言的产品。

    编辑点评: 一个涉非法添加、无批准文号、注册地址也造假的假产品,竟然连续5年成为全国瘦身产品网销冠军,这是怎样的疯狂?更加疯狂的是,这样的假产品还有众多知名影视明星代言,还斩获中国保健品行业最具影响力企业、最受欢迎减肥产品奖等一系列荣誉。不得不佩服“绿瘦”的神通广大,十足的假产品也能让诸多名人“心动”,还获得如此之高的荣誉。恐怕大多数消费者要么是被代言的名人忽悠了,要么是被刺眼的光环所诱惑。赤裸裸的假象暴露了赤裸裸的问题:假产品为何还有这么多明星来代言?假产品连续5年火暴网售,监管在哪里?假产品的荣誉是如何获得的?如果不是媒体的揭露,假产品还要祸害多少消费者?还会有多少“荣誉”出现?
, http://www.100md.com
    

    不要动辄拿“以药养医”撒娇

    新闻背景:最近,因价格等因素,不少内地人到香港购买药品。香港某药房一天销售额有10万港元,其中内地人约占一半。针对内地药价比香港贵的情况,许多媒体评论认为:罪魁祸首是“以药养医”。

    药价贵是“以药养医”的错!这话不是没有道理。在医疗腐败频发的现实背景之下,不检讨制度是说不过去的,然而每每出现医疗系统的腐败寻租问题,都要归咎于“以药养医”机制,究竟是正解还是误读?

    有几个道理需要厘清:一者,动辄批判“以药养医”,似乎不是客观公允的态度。在1950年代的中国,掣肘于财政乏力,放权给医院将药品加价后出售,确是无奈的选择,而如今世易时移,旧机制虽沉珂累累,但不能说其在设计伊始就是洪水猛兽。二者,制度失衡,固然易滋生问题,但并不能成为违法犯罪的合理借口。有人说“以药养医”弥补了医务工作者的低薪状况,可若医务工作者做的是技术活儿,那么教师呢、电焊工呢?他们劳动价值被低估的时候,是不是也可以借口体制问题而冠冕堂皇地违法获利?违法就是违法,它与薪资高低是两码事。受贿索贿,哪是制度逼着去做的?三者,“以药养医”沦为过街老鼠,与配套监管失灵有关。在药价上加两分钱、加在明处,患者未必不能接受,但事实上,价码早已十倍百倍上涨,各种寄生利益层层盘剥,这哪里是“以药养医”的本来面目?

    不要动辄拿“以药养医”撒娇。如果相关权力与监管不转身,就算“以药养医”死了,“看病贵”恐怕也未必会立刻柳暗花明。

    ——《工人日报》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