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热点关注 > 热点评说
编号:12384807
百姓呼声:骨科门诊,不该放高层 等
http://www.100md.com 2013年7月12日 生命时报 2013.07.12
沃尔玛推车竟不让进停车场(百姓呼声)

     骨科门诊,不该放高层(百姓呼声)

    近日,山东潍坊读者张先生给本报来信,反映他是一名股骨头坏死患者,常年拄拐,需要定期到医院骨科就诊。但在求医过程中他发现,不少医院的骨科都设置在门诊楼的较高楼层,让他这种行动不太方便的患者感到十分吃力。特别是就诊高峰时,拥挤的电梯一时半会儿根本上不去。骨科检查经常需要楼上、楼下地缴费、拍片子,耗时耗力,常常累得他胳膊酸痛、满头是汗。他希望医院在设计门诊楼时,能多考虑特殊患者的要求,别把骨科门诊放在高层,真正解决患者的看病难。

    生命时报记者就此调查了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等医院,发现朝阳医院的骨科设在6楼,确实让患者有些不方便,而北医三院的骨科设在2楼,让患者觉得方便多了。北医三院党办主任仰东萍告诉记者,其实大部分医院在设置科室楼层时,是会考虑到不同患者的需求的。比如救护车必须直达急诊室门口,保证抢救时间;挂号、拿药窗口要设在宽敞的一楼大厅,方便患者排队;外科、骨科患者多行动不便,要尽量放在低楼层。有些医院门诊楼建得比较早,在这方面可能做的不够好。因为初建时将骨科放在了较高楼层,以后再想搬,牵涉到各种大型检查器械的移动,不太容易。
, 百拇医药
    仰东萍说,骨科设在高楼层,也应该保证患者的方便,这就需要医院建立各种无障碍设施。2008年奥运会后,北京的医院基本都开辟了较低的收费窗口,方便患者坐在轮椅上缴费;卫生间设置了残疾人坐便、扶手等,有利于他们如厕;在门诊楼、住院楼门口建立斜坡,方便残疾人进出;充分考虑院内垂直交通,建立直梯、滚梯、楼梯“三梯”结合的就医环境。有些外地医院在这方面可能做的还不够完善,希望北京的经验能对他们有所帮助和借鉴,让医院人性化服务的水平越来越高。▲ (李 迪)

    

    公厕尽量少装马桶(百姓呼声)

    消毒不及时 被踩满鞋印
, 百拇医药
    不难发现,各大城市的酒店、宾馆、商场、写字楼等公共场所的卫生间,大多用马桶取代了蹲便器。可事实上,公厕的马桶并不受欢迎。甘肃兰州的陈小姐向《生命时报》反映:“公共场所的马桶实在不敢坐。”清洁不及时,多数不提供坐垫纸,还有人蹲在马桶上,踩得全是鞋印,每次上厕所都不得不扎马步。本来“高端”的马桶,为何引进国内后“水土不服”,公厕装马桶,真的卫生方便吗?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技处处长、传染病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董小平认为,虽然现在很多公共场所都安装了马桶,但多数城市的社会服务还未升级,清洁消毒工作不及时,让人无法放心使用。“公厕的马桶的确存在着卫生隐患。”北京市政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重大传染病专家委员会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崔小波教授解释道:“马桶不如蹲便干净卫生,不过绝大多数皮肤病是不会通过马桶垫传播的。使用马桶主要需注意预防生殖器的传染病,如2型疱疹(一种生殖器溃疡),这种疾病可以通过生殖器接触马桶坐垫进行间接传播。因为生殖器表面是一层黏膜,这层黏膜并不像皮肤一样具有较强的抵抗病菌的功能。因此在如厕时,应尽量避免生殖器和马桶的接触。”至于有人担心如厕时,马桶里的水溅到皮肤上会引起皮肤病,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因为人体的排泄物多数是不携带传染性病菌的,所以马桶中的水并没有什么致病性。但在“非典”等特殊时期,就需另当别论。
, 百拇医药
    不过,崔小波认为,很多地区安装马桶则是考虑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不少老人腿脚不便,蹲便上厕所很困难。当然,对一些年龄小的孩子来说,蹲厕也很麻烦。因此,在老人和孩子常出现的公共场所卫生间,可以多安装马桶;而在写字楼的卫生间,则可以根据人们的习惯,适当多安装蹲便器。

    那么在公共厕所如厕时,如何更安全地使用马桶呢?两位专家建议,最好垫张纸,防止生殖器和马桶座接触;可以携带便携式消毒剂,只要对着马桶座喷一喷,就可以杀菌消毒,这种方法也是国外很多女性采用的方式,卫生快捷;如厕后要认真洗手,至少清洗30秒;爱护公共设施,不要踩在马桶座上如厕。▲ (王黎洋)

    

    没有开药门诊真不方便(百姓呼声)
, 百拇医药
    《生命时报》编辑部:

    我今年79岁,家住北京市朝阳区。我患有股骨头坏死、溃疡性结肠炎、心律不齐等多种疾病。对我们老年人来说,吃药跟吃饭一样,是生活中离不开的大事。跟以前相比,医保能报销的药物越来越多了,不少药物的报销比例也越来越高,但拿药实在太麻烦了。

    几乎每周,我都要拿药,差不多一周得跑一家医院。

    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出行难。因患有股骨头坏死,腿脚不方便,走200米腿就疼得厉害。平时我能不出门就不出门。坐公交车怕摔倒,乘地铁,人太多,根本不敢去和年轻人挤。我每次只能打车去医院,但现在出租车难打已成了共识,不少司机一看我是腿脚不便的高龄老人就直接拒载。我有个朋友,她和老伴都已八九十岁,两人腿脚都有点不便,子女不在身边,有时过去十几二十辆空车都没有停的。

    其次,很多医院取消了简易的开药门诊。以前有开药门诊时还较方便,花1元钱挂个号就行,也不用排太长的队。但现在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宣武医院都取消了,中日友好医院虽然有简易门诊,但只能开检查单不能开药。我去某医院要看骨科、心内科,就得挂两个科室的号,分别在两个科室排两次队看病、交两次费,总共最少也得分别排3次队。有时候还要楼上楼下地跑,这对我们老年人来说,实在太难了。真希望开药门诊能重新再开起来!
, 百拇医药
    再次,每次开的药量限制太多。我的溃疡性结肠炎已有60多年了。现在每次吃的药和药量都没什么变化,但按照医保规定,医生每次只能给我开两周的药量。这个病是需要长期服药的慢性病,为什么不能一次多开点呢?医生告诉我说要是多开,他们就有可能被罚。我觉得,现在医生的好多行为都是电脑在操控,这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医生开大处方,但也太死板了!类似我这样的慢性疾病患者很多,既然药的种类和药量都长时间不变,是否可以考虑一下我们开药难的情况,通过其他方式限制医生行为呢?例如,规定对该病很了解且已达一定级别(如主任医师)的医生能开一个月的药量,这样将极大地减少我们去医院的次数。

    所幸我儿子的工作时间相对自由,他偶尔还能陪我去看病或代我去拿药。但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怎么办?年龄越大,疾病越多越重,要吃的药也越多,但生理的衰退也让我们越不敢去医院。现在我要是有点头晕什么的小毛病,我也不爱去医院看病,忍忍就过去了。真的希望,开药别再这么难了!▲ (北京读者 丁澜)

    
, 百拇医药
    60个病人抢一张康复床(百姓呼声)

    加强人才培养 发展社区康复

    近日,山西读者王女士致信本报称,她的父亲在车祸中造成脑外伤。抢救成功后,老人出现了一些后遗症,如肢体越来越不灵活,语言表达障碍等。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综合康复科主任桑德春告诉记者,像王女士父亲的这种情况在脑外伤病人中很普遍。手术只能解决一部分问题,后期康复可以帮助有功能障碍的患者把问题降到最低,使他们能够生活自理,并被平等对待。康复治疗应被纳入治疗流程。

    第七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大会主席李建军教授曾介绍,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占到人口总数的10%,另有8500万残疾人和2.7亿慢性病患者。这些数字的背后存在着巨大的康复医疗需求。但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统计,接受过康复训练与服务的残疾人仅为8.45%。中国现有各类康复医院338家,康复床位仅占床位总数的1.18%。以上海为例,该市康复护理病床的供需比仅为1︰60,即每60个需要康复的病人中,只有1人能接受康复治疗。北京目前康复床位为1000张左右,与2015年达到5000张的目标也相差甚远。
, 百拇医药
    桑德春认为,造成这一局面主要有3点原因。首先,中国人口基数大,老龄化现象相对严重,需要康复治疗的人群庞大。其次,国内的康复医学从80年代中期才起步,而美国很早就建立起系统的康复医学数据库。最后,系统的康复教育刚开始发展,专业的康复医师和治疗师短缺,准入标准也尚未规范。

    如何缓解康复医学缺口大的现状,桑德春认为,关键在于加强对康复人才的培养,要在更多的医学院校开设康复课程,为康复技术人员的培训创造条件。相关的行业组织也要逐渐规范康复人才的准入标准,实行人才的行业化管理。鼓励其他学科医生参与到康复治疗中,以便在短时间内弥补康复人才的短缺。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健康教育系副主任钮文异认为,主管部门需摸清市场需求的变化,加大投入,建立专门的康复医院;还要调研康复医生收入,按劳取酬,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条件。

    不少患者在康复治疗中遇到看病贵、看病难等问题。桑德春认为,虽然康复治疗目前尚未完全纳入医保范围,但正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如北京市医保已包含大多数康复项目。很多康复治疗可转入社区,国家也在大力支持基层康复医疗的发展。钮文异建议,康复医疗服务体系中,大医院、康复医院和社区分别承担疾病的急性期、稳定期和恢复期的治疗。因此,患者在病情不严重的情况下,可与医生商讨能否回社区治疗。▲ (李沛珅)
, http://www.100md.com
    

    高龄老人盼望家庭医生(百姓呼声)

    出门难打车 候诊排长队 手术总被拒

    谁家没有老人?哪位老人不会生病?可就我国目前的医疗制度和体系而言,高龄老人看病实在太难:预约挂号繁琐、排队候诊如打仗、高龄者手术经常被拒……这是不少患者及家属常有的抱怨。如何解决这一难题,需要医患双方共同思考和努力。

    看次病犹如打场仗

    88岁的张奶奶家住北京朝阳区,从家到最近的大医院仅2.6公里,可每次看病,出行成了“老大难”:“公交上人太多,我腿脚不好,既不好上车,又担心在车上摔跤;打车就更难了,有时等十多分钟来了趟空车,但司机一看是老人,就拒载。”有一次她和老伴被拒载了十多次。
, 百拇医药
    到了医院,又是新一轮的等待。78岁的史老先生说,他每次看病必须6点前出门,到了医院一般得11点才能看完。“网上预约挂号太复杂,我们老年人很多不会用。有些医院挂号有老年窗口,但大多形同虚设,很多年轻人在那排队,我还是得跟在后面排长队。候诊的时候还好,多数医院有座位,但缴费、拿药还是要排队。看一次病就像打了一仗,每次到家腿脚就肿得厉害。”史老先生抱怨说。

    而让沈女士心痛的是,80多岁的老母亲前段时间在卫生间摔了一跤,骨折了。可跑了两三家医院,医生一看就拒收,“年龄太大,风险太高,没法做手术”。看着母亲躺在床上不停地喊“疼呀疼呀……”,沈女士和家人都很心疼。最后,几番托关系,费尽周折才找到一家医院愿意接收。

    上海的徐先生因脑卒中在某三甲医院抢救成功后,下半身依然瘫痪的他却被医院要求马上出院,将病床让给病情更重的患者。女儿联系了康复医院后被告知床位已满,家附近的多家二级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都因没有卒中康复设备,无法接收。这种状况也是高龄老人常遇到的问题。
, http://www.100md.com
    家庭医生缺口巨大

    高龄老人做不了手术、住不进医院的困境,已成了我国各大城市的普遍现象。数据显示,上海康复护理病床的供需比高达1︰60,也就是说,每60个需要康复的病人中只有1人能顺利住院。目前,北京康复床位约为1000张,离2015年要达到5000张的目标还相差甚远。

    “像这样大批老人到大医院去看病的现象,从国际上看,实际上是不正常的,这充分说明我国的家庭医生制度和护理康复方面还很不完善。”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胡善联教授告诉《生命时报》记者,高龄老人患的多是慢性病,在理想的医疗模式下,社区应该就能满足他们的医疗需求,不用因开药问题频繁往返各大医院。

    数据显示,人才成为我国家庭医生制度发展的瓶颈。按照一个家庭医生对应服务2500个居民或800~1000个家庭的国际惯例推算,北京家庭医生缺口达万人,上海家庭医生的缺口至少有5000人,远郊地区缺口更大。胡善联说,老龄化背景下,护理、康复医院短缺的现象非常严重,这是我国需要迫切解决的难题。他认为,要从根本上解决高龄老人看病难的问题,必须投入更大的人力、物力,大力发展家庭医生制度,高度重视老年护理和康复。
, 百拇医药
    再难也要及时看病

    “看病难是全社会的问题,而老年朋友身体越来越差,他们需要更多的社会支持,但目前国内的条件又达不到,再加上老年人经济状况相对较差,导致老人看病难问题更突出。”河北省人民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兼老年心脏科主任郭艺芳告诉记者,从医生的角度来讲,高龄老人接受手术的风险要比年轻人大得多,鉴于目前糟糕的医患关系,出于自保,医生非常害怕出问题,很可能拒绝病人。

    但有病也不能拖延,郭艺芳说,一是老年朋友因患有多种疾病,又热衷于看专科,建议大家还是尽量选择一家综合医院比较好,以免在多家医院“折腾来折腾去”。二是身体不舒服要尽快看病,千万别拖着。在临床上,他已遇到好几例患者发高烧两三天,却因不想麻烦孩子硬挺着,最后恶化成肺炎,险些丧命。三是与医生好好沟通。沟通和理解是解决老人手术遭拒的关键。医生应该将手术风险、手术结果等与患者及家属详细沟通,让他们自主选择。患者和家属也不能一味指责医生,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生理机能差,手术风险大的事实,慎重权衡。▲ (江大红)
, http://www.100md.com
    

    沃尔玛推车竟不让进停车场(百姓呼声)

    ●商家强调管理员不够,难收还老丢

    ●顾客埋怨带来不方便,服务打折扣

    6月29日,沃尔玛建国路店停车场提示:购物车到此为止。

    李 迪摄

    近日,《生命时报》接到读者李女士来电,称她在北京万达广场地下一层的沃尔玛超市遭遇阻拦,工作人员不让她把装满东西的购物车推到较远的一个停车场,让她把装在五六个袋子里的物品自己提走,态度还很粗暴。李女士很不理解,认为沃尔玛管理不到位,服务太不人性化,而且有点欺负中国消费者的意思。
, 百拇医药
    超市购物车限制多

    6月29日,《生命时报》记者来到这家沃尔玛超市。记者跟随推着购物车的张先生来到地下二层两个停车场的连接处。突然,两位工作人员叫住了他:“购物车不能再往前推了!”张先生说:“我买了这么多东西,不推到车前,怎么拿呢?”工作人员却说:“您自己提过去吧。”张先生一再表示东西多,要推车过去,工作人员却始终不让走,说这是规定。争执中,其他工作人员闻声赶来,解释说:“这里停车场多,我们才3个人,看不过来。”

    记者进一步了解发现,这家沃尔玛在地下一层、二层、三层都有停车场,但超市只允许购物车进入地下二层南区,其他区域都不可以通过。但在客流高峰期,大量汽车涌入每个停车场,地下二层南区仅有的100多个车位捉襟见肘。那些停在其他停车场的消费者,只能提着大包小包,步行数百米,走向自己的车子,很不方便。

    为什么沃尔玛对购物车管得这么严?一名工作人员解释:“停车场太大,购物车被推到各个角落,影响交通,很难管理。”记者也确实看到,不少购物车横七竖八地停在路上,许多消费者不耐烦地将堵在自己车前的购物车推到一边,开着车扬长而去,可旁边的车位又被堵上了。
, 百拇医药
    这家沃尔玛的主管告诉记者,超市曾在一个月内丢了100多辆购物车,因此不得不严格管理。现在,如果顾客非要将购物车推走,可以办理租借手续,押金400元。”

    记者随后致电沃尔玛全国客服电话,得到的回应是:“超市一般不会过分限制购物车的使用,这是服务不到位的表现。我们会马上联系这家分店,要求其整改。”

    洋超市大搞差异化服务

    如今,越来越多的洋超市来到中国。这些洋超市在本土多以服务到位著称,但短短几十年间,某些洋超市的服务和管理却越来越差。

    除了购物车的问题,南京家乐福超市(法国)长虹路店自加工食品区域曾被曝出熟食不加盖,苍蝇乱飞;广州吉之岛超市(日本)太阳城店高峰期排长队,却只开几个收银台……

    这些“外来的和尚”在国外也如此吗?来自美国的帕特里克先生告诉记者,美国沃尔玛的服务很人性化。拿购物车来说,得克萨斯州的沃尔玛允许顾客将购物车推到任何地方,一些住在超市附近的顾客甚至可以将其推回家,超市有专门人员开车回收购物车。尽管也有丢失,但超市认为,即便自己有损失,也不能让顾客不便。这种差异化服务,让中国消费者“很受伤”。
, 百拇医药
    行业规范亟待出台

    北京盈科(天津)律师事务所刘永恒律师认为,我国法律对超市的服务要求不够,行业规范对此类细节没有具体说明,是导致洋超市服务参差不齐的根本原因。在国外,消费者感到不满可以投诉,甚至进入法律诉讼程序;在国内,这类投诉处理效率低下,难以调动消费者维权的积极性。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王小雷认为,国民素质不高,也让洋超市不得不出歪招应对。比如不少消费者把不想要的冷冻品随手乱放,超市工作人员若不及时发现,很容易变质。不少超市为了节约成本,便换个标签再上架。“当然,超市不能因为消费者素质差而降低服务质量。”王小雷说,“这是两码事。”

    如何解决这一现状?刘永恒呼吁,国家应尽快制定详细、统一的行业管理规范,严格落实,不搞差别化待遇。商家更应真诚地为消费者服务,提升管理水平。消费者也应提高素质,多为别人着想,共同营造良好的购物环境。

    洋超市还应承袭其在海外的优良基因。如美国沃尔玛把顾客当家人,对顾客的疑问或要求会在第一时间内解决。帕特里克曾在一家沃尔玛超市遭遇空调漏水,衣服被弄脏了。超市当晚就打电话致歉,并让他自行计算赔偿数额。沃尔玛还设置“王牌结账线”,结账等待时间超过两分钟,即可得到补偿或优惠。

    法国超市的购物车设计别出心裁。车子首尾相接,统一摆放在停车场一角。推手上有投币口,取用时投入硬币,购物车就会从“车队”中自动弹出。用完后,只需推进其他购物车的“屁股”,硬币就会自动弹出。这样既能督促顾客不要将推车随意放置,又能防止丢失,一举两得。▲ (● 李 迪 周 荣 ●本报驻广州特约记者 毕琳琳 ●本报驻法国特约)

    ,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