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药佐君药 通过不帮来帮
我们看一个处方的水平,一个重要标准就是这个方子的君臣佐使诸药之间是否丝丝入扣,达成平衡。要达到平衡,就要善于使用佐药。这个佐药既要对君药有监制作用,又不能影响君药发挥疗效,还得对治疗一些兼证有辅助作用。要达到此效果,还是颇费拿捏的。所以,用药不难,难在用佐药;组方不难,难在平衡。笔者最近读了很多医案。在深入了解中医基本理论并有了很多临床实践经验的时候,阅读医案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吸收前人的经验;更重要的是,这是极其高效的中医思维操练。笔者发现,前人的很多医案有一个小问题,对处方“君臣佐使”中“佐”字的意义,理解得不是太明确。
比如,民国名医何廉臣主编的《全国名医验案类编》中,载何拯华“历节风案”,这样分析乌头桂枝汤的加减方:“乌头含麻醉性善能麻醉神经以止痛,故用之为君;臣以黄芪托里达表通行三焦,麻黄开皮达腠上行外通,使肢节留伏之寒湿一齐外出;佐以桂枝横行手臂,牛膝下行足膝,皆有活血除痛之作用;使以芍、甘、白蜜酸收甘润以监制之。”类似的解说还有很多。
我们知道,在一个方子中,各种药的地位是不一样的,可以用君臣佐使来概括。笔者曾问过一位中医药大学的学生,何谓君臣佐使?他说:“最主要的用来治病的药,好比君主,所以叫君;臣就是辅佐君主,辅助主药发挥作用;佐就是辅佐君药的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4995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