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逗宝宝要不得(育儿课堂)
先弄哭再哄笑 用零食当奖赏
家长适当逗宝宝,可以增进亲子关系的和谐,促进孩子快乐成长,也能丰富自己的生活。但是方式不当,会给孩子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以下几种逗宝宝的方式尤其要不得。
1.怂恿孩子做“坏事”。爸爸逗3岁的一凡:“你去打妈妈,打一下给一颗糖。”一凡打了妈妈一下,高兴地给爸爸报告:“打着了,妈妈吓呆了。”爸爸于是给她一颗糖。
有的家长逗孩子玩,鼓励他做一些不好的事情,比如打人、抢别人东西等,这会强化孩子的负面行为,助长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孩子的自我判断力弱,会误认为家长鼓励的行为都是正确的,不利于宝宝形成正确的是非观。
2,故意捣乱。4岁的雯雯正在搭积木,干得津津有味,一座漂亮的城堡即将搭成。这时爸爸逗她玩,把搭城堡尖顶的那块积木拿走了。雯雯生气地哭了。
有的家长故意和孩子对着干,抢孩子的东西,让孩子做不成自己想做的事。有意惹孩子生气,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尤其是家长当着其他小朋友的面这样做时。
3.先逗哭后逗笑。3岁的阳阳拿着巧克力正准备吃,爸爸逗他玩,抢过来,假装自己要吃,阳阳急得哭了。爸爸又扮鬼脸,“变”出一堆零食给他,阳阳又笑了。
大人逗宝宝,往往先逗哭后哄笑,让孩子情绪转换太快。孩子的情绪是由大人的“引逗”牵引,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喜怒无常就难以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体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4.用“物质满足”逗孩子开心。妈妈为了逗乐乐开心,先拿出两块饼干,他不要。妈妈给他桃子,还不要。最后只好拿出他爱吃的薯条,他开心地笑了。
许多大人哄宝宝会施爱过多,直到孩子满意为止。时间一长,孩子就会悟出门道:只要他不满意,家长就会给他更多的关注和物质。这就强化了孩子的不良行为,塑造出任性、依赖、自我为中心的不良性格。宝宝还会学会“见风使舵”,在“被逗”行为多次强化后,他们就会发现:只要讨大人欢心,就会得到奖赏。▲, http://www.100md.com(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琚金民)
家长适当逗宝宝,可以增进亲子关系的和谐,促进孩子快乐成长,也能丰富自己的生活。但是方式不当,会给孩子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以下几种逗宝宝的方式尤其要不得。
1.怂恿孩子做“坏事”。爸爸逗3岁的一凡:“你去打妈妈,打一下给一颗糖。”一凡打了妈妈一下,高兴地给爸爸报告:“打着了,妈妈吓呆了。”爸爸于是给她一颗糖。
有的家长逗孩子玩,鼓励他做一些不好的事情,比如打人、抢别人东西等,这会强化孩子的负面行为,助长孩子的攻击性行为。孩子的自我判断力弱,会误认为家长鼓励的行为都是正确的,不利于宝宝形成正确的是非观。
2,故意捣乱。4岁的雯雯正在搭积木,干得津津有味,一座漂亮的城堡即将搭成。这时爸爸逗她玩,把搭城堡尖顶的那块积木拿走了。雯雯生气地哭了。
有的家长故意和孩子对着干,抢孩子的东西,让孩子做不成自己想做的事。有意惹孩子生气,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心,尤其是家长当着其他小朋友的面这样做时。
3.先逗哭后逗笑。3岁的阳阳拿着巧克力正准备吃,爸爸逗他玩,抢过来,假装自己要吃,阳阳急得哭了。爸爸又扮鬼脸,“变”出一堆零食给他,阳阳又笑了。
大人逗宝宝,往往先逗哭后哄笑,让孩子情绪转换太快。孩子的情绪是由大人的“引逗”牵引,缺乏自我控制的能力,喜怒无常就难以形成积极、稳定的情绪体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4.用“物质满足”逗孩子开心。妈妈为了逗乐乐开心,先拿出两块饼干,他不要。妈妈给他桃子,还不要。最后只好拿出他爱吃的薯条,他开心地笑了。
许多大人哄宝宝会施爱过多,直到孩子满意为止。时间一长,孩子就会悟出门道:只要他不满意,家长就会给他更多的关注和物质。这就强化了孩子的不良行为,塑造出任性、依赖、自我为中心的不良性格。宝宝还会学会“见风使舵”,在“被逗”行为多次强化后,他们就会发现:只要讨大人欢心,就会得到奖赏。▲, http://www.100md.com(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琚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