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四元素说与中医五行学说之比较.pdf
http://www.100md.com
第1页 |
参见附件(111kb)。
学术探讨
西方四元素说与中医五行学说之比较!"#!"!$ 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 唐铁军$ 蔡卫华
关键词$ 四元素说$ 五行学说$ 中西医学$ 比
较研究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认识世界、解释世界的
一种认识观,自《内经》以来,被用来认识人
体与疾病,成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
年来对整个中医理论的发展产生影响巨大。无独
有偶,在远古的西方,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也
提出了相类似的认识观— — —四元素说,这一学说
对西方医学乃至整个现代科学同样产生深远影
响。
"$ 学说起源
万物之源是什么?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人
类自古便有了这个疑问。被后人誉之为“科学
之父”的古希腊学者泰勒斯(%&’()*,公元前
+,- . !-/)主张万物皆由“水”构成,提出
“水生万物,万物复归于水” 。公元前 ! 世纪,距今,!## 多年前,古希腊著名学者恩培多克勒
(012)345()*,公元前 -6# . -7#)提出一切物体
都由“火” (89:)) 、 “空气”(’9:) 、 “水”(;’<
=):)和“土”()’:=&) ,这四种元素以不同的数
量比例混合起来,成为各种性质的物体,由此创
立了四元素说。恩培多克勒认为,人体健康是因
为体内四元素平衡,疾病则源于四元素失衡,这
一点与中医五行的生克制化十分接近。
受古希腊的四元素说影响,古印度佛教提出
了另一种相类似的四元素说,认为世界的万物是
由土、水、火、风四种元素构成的。印度佛教的
四元素说与古希腊的四元素说有三种元素是相同
的,只是将“风”取代了“空气” 。
五行学说源于“五材” ,在西周末年(公元
前/ 世纪) ,大约与古希腊的德泰勒斯同时代,左丘明在《国语·郑语》中记载:“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
百物” ,这是关于五材的最早记载。在当时人们
认为“五材”是构成世界万物的五种基本材料。
《尚书大传》解释云:“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
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
资生也。是为人用” 。《尚书·洪范》最早提出
“五行” ,其着重点就在于它们的性能:“五行:
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
曰润上,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
稼穑”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五行相生》中
说:“行者,行也。其行不同,故谓之五行” 。
可见五行学说一经产生便强调其每一行各自的特
性。
,$ 四元素说对医学及现代科学之影响
被称为“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92<
24?:’=)*,公元前-+# . 7//)将恩培多克勒的四
元素说精心阐释,引入了四元素的四种基本属性
— — —热、干、湿、冷。水湿且冷,土干而冷,火
干且热,气湿而热。热、干、湿、冷四种基本属
性又与体内的四种液体,即血液、粘液、黄胆汁
和黑胆汁相对应,进而发展成为“四体液病理
学说” 。他认为这四种体液还决定了人的气质,即血液型为多血质的;粘液型为粘液质的;黄胆
汁型为急燥性的;黑胆汁型为忧郁性的。并用这
四种体液在体内的平衡与变动来说明人体生理和
病理,认为当四种体液相互调和,处于平衡状态
时,人体就处于健康状况,如果比例失调,人体
就会产生疾病,这一理论对后来的医学与心理学
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
四元素说在明末随西学东渐传入中国,意大
利传教士利玛窦在他的《乾坤体义》中就以图
解的方式记载了经希波克拉底发展了的四元素说
(如附图) 。图中四元素之间的“次” 、“甚” 、“合相”关系与五行的生、克、乘、侮关系极为
相似。
直到"/ 世纪初,亚里斯多德为首的哲学家
仍然坚信四元素说,当时大多数学者把四元素说
奉为圣典,认为:冷、热、干、湿是物体的主要
性质,这种性质两两结合就形成了土、水、气、火四元素。"/ 世纪比利时化学家赫尔蒙特为了
证实四元素说中水土互变的提法,曾以柳树实验
· " + - · 万方数据来证实:将柳村苗栽入预行经烘干称重的土盆
中,经常浇水。五年后,树苗长成大树。泥土经
烘干,重量并没有减少。于是他认为柳树长大所
增加的重量,只能来源于水,水能转变为土,并
为树所吸收。因此断定真正的元素是空气和水。
所有的植物都是由水元素生出的。从而推断木
头、木炭灰、土都是由水生出的。证明了泰勒斯
的“万物皆由水构成”的观点。这一观点与
“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的五行相生
关系十分相近 ......
西方四元素说与中医五行学说之比较!"#!"!$ 第一军医大学中医系$ 唐铁军$ 蔡卫华
关键词$ 四元素说$ 五行学说$ 中西医学$ 比
较研究
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认识世界、解释世界的
一种认识观,自《内经》以来,被用来认识人
体与疾病,成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千
年来对整个中医理论的发展产生影响巨大。无独
有偶,在远古的西方,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也
提出了相类似的认识观— — —四元素说,这一学说
对西方医学乃至整个现代科学同样产生深远影
响。
"$ 学说起源
万物之源是什么?无论在东方还是西方,人
类自古便有了这个疑问。被后人誉之为“科学
之父”的古希腊学者泰勒斯(%&’()*,公元前
+,- . !-/)主张万物皆由“水”构成,提出
“水生万物,万物复归于水” 。公元前 ! 世纪,距今,!## 多年前,古希腊著名学者恩培多克勒
(012)345()*,公元前 -6# . -7#)提出一切物体
都由“火” (89:)) 、 “空气”(’9:) 、 “水”(;’<
=):)和“土”()’:=&) ,这四种元素以不同的数
量比例混合起来,成为各种性质的物体,由此创
立了四元素说。恩培多克勒认为,人体健康是因
为体内四元素平衡,疾病则源于四元素失衡,这
一点与中医五行的生克制化十分接近。
受古希腊的四元素说影响,古印度佛教提出
了另一种相类似的四元素说,认为世界的万物是
由土、水、火、风四种元素构成的。印度佛教的
四元素说与古希腊的四元素说有三种元素是相同
的,只是将“风”取代了“空气” 。
五行学说源于“五材” ,在西周末年(公元
前/ 世纪) ,大约与古希腊的德泰勒斯同时代,左丘明在《国语·郑语》中记载:“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
百物” ,这是关于五材的最早记载。在当时人们
认为“五材”是构成世界万物的五种基本材料。
《尚书大传》解释云:“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
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
资生也。是为人用” 。《尚书·洪范》最早提出
“五行” ,其着重点就在于它们的性能:“五行:
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
曰润上,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
稼穑” 。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五行相生》中
说:“行者,行也。其行不同,故谓之五行” 。
可见五行学说一经产生便强调其每一行各自的特
性。
,$ 四元素说对医学及现代科学之影响
被称为“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92<
24?:’=)*,公元前-+# . 7//)将恩培多克勒的四
元素说精心阐释,引入了四元素的四种基本属性
— — —热、干、湿、冷。水湿且冷,土干而冷,火
干且热,气湿而热。热、干、湿、冷四种基本属
性又与体内的四种液体,即血液、粘液、黄胆汁
和黑胆汁相对应,进而发展成为“四体液病理
学说” 。他认为这四种体液还决定了人的气质,即血液型为多血质的;粘液型为粘液质的;黄胆
汁型为急燥性的;黑胆汁型为忧郁性的。并用这
四种体液在体内的平衡与变动来说明人体生理和
病理,认为当四种体液相互调和,处于平衡状态
时,人体就处于健康状况,如果比例失调,人体
就会产生疾病,这一理论对后来的医学与心理学
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
四元素说在明末随西学东渐传入中国,意大
利传教士利玛窦在他的《乾坤体义》中就以图
解的方式记载了经希波克拉底发展了的四元素说
(如附图) 。图中四元素之间的“次” 、“甚” 、“合相”关系与五行的生、克、乘、侮关系极为
相似。
直到"/ 世纪初,亚里斯多德为首的哲学家
仍然坚信四元素说,当时大多数学者把四元素说
奉为圣典,认为:冷、热、干、湿是物体的主要
性质,这种性质两两结合就形成了土、水、气、火四元素。"/ 世纪比利时化学家赫尔蒙特为了
证实四元素说中水土互变的提法,曾以柳树实验
· " + - · 万方数据来证实:将柳村苗栽入预行经烘干称重的土盆
中,经常浇水。五年后,树苗长成大树。泥土经
烘干,重量并没有减少。于是他认为柳树长大所
增加的重量,只能来源于水,水能转变为土,并
为树所吸收。因此断定真正的元素是空气和水。
所有的植物都是由水元素生出的。从而推断木
头、木炭灰、土都是由水生出的。证明了泰勒斯
的“万物皆由水构成”的观点。这一观点与
“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的五行相生
关系十分相近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111KB,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