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思考 > 信息
编号:12375217
应对突发传染病,中医药当有作为
http://www.100md.com 2013年8月14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953期
应对突发传染病,中医药当有作为,《中医心悟》,中医疫病理论源于实践,至今有效,对病因不明的新发传染病,中医可辨证论治,治未病,中医治病毒性疾病,关键在提高免疫能力,中医优势,毒副作用小,减少西药后遗症,并发症,提高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卫事件能力
     ●中医在防治瘟疫的实践中,发挥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特点,通过掌握临床特征及辨证论治的基本规律,能在紧急而又特殊的时候显示出早期干预、毒副作用小,能减少西药后遗症、并发症等优势。

    ●提高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卫事件能力,需要不断提高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在中医药领域建立开放、竞争、协作的机制;发挥中医药理论与实践的先进性,加强中医药防治流行性传染病的研究工作。

    近年来,艾滋病、SARS、人禽流感等突发性、传染性、病毒性疾病的不断出现,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中医药防治疫病具有悠久的历史,中医瘟疫理论产生、发展与防治瘟疫的实践,在历代瘟疫防治中发挥了有效作用,尤其是在2003年防治SARS过程中,中医药治疗SAR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被国内外认可。然而,在防治突发流行性传染病方面,中医药的优势究竟体现在哪些方面?在面对随时可能突发的公共卫生事件中,如何更好地发挥中医药的作用?这仍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中医疫病理论源于实践,至今有效

    历史上中医药在治疗热病及瘟疫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西方历史上,瘟疫流行常常带来人口数量大幅度下降。如发生于公元6世纪的世界上第一次鼠疫流行,使欧洲南部1/5的人口丧命;发生于14世纪的第二次鼠疫流行,整个中东地区有1/3人口死亡,其中城市人口有1/2死亡。但是在我国,自西汉一直到明代,人口数基本上在4600万到6000万之间波动,瘟疫流行并没有引起大幅度的人口数量下降。到了清代,虽然从现存的文字记载看,这一时期瘟疫流行超过此前任何一个时期,但人口数量却有了大幅度增长,至乾隆年间,达到了2亿多,这和清代中医温病学的形成和成熟有很大的关系。

    回顾中国医学史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两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瘟疫理论创新产生发展于汉末与明末和清代,这也是中医理论创新的两个重要阶段。一个是东汉末年,《伤寒杂病论》的出现;一个是明末清初“温病四大家”的著述,使瘟疫理论进一步发展起来。

    中医瘟疫理论代表性的辨证方法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669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