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 正文
编号:13201320
孩子不该在竞争焦虑下成长
http://www.100md.com 2013年8月20日 现代报健报
    

    家长张女士的女儿开学上小学三年级,如今正值假期,她的精神放松了许多,但一想到开学以后又要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陪她写作业,给她听写、检查、复习,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心里就发毛。“如今当父母,就一个字——累!”这是很多家长的心声,他们表示,家长的“功课”越来越多,甚至替老师当“监工”,每天晚上“陪太子读书”,具体任务是分析作文题目、解答数学难题、订正错题……周末也不得清闲。他们无奈于自己被孩子的学习“套牢”,却依然执着地对此越抓越紧。

    在目前的教育大环境下,家长们不自觉地陷入了集体焦虑。我的孩子应该四个月还是一岁去上早教班?如何选择到一所好幼儿园、名小学,如何上一所不错的中学,如何帮助孩子赢在中考和高考以便未来能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有个好的归宿……父母对孩子的高关注以及由此带来的高压力引发了一个越来越普遍的问题—— “养育焦虑”。

    焦虑:希望孩子样样全能

    4岁的宇航周六周日要上音乐课、运动课、艺术课、绘画课和太极拳。宇航妈妈觉得这样做是在培养孩子的素养和能力,她希望儿子将来除了工作,还能有自己喜欢的领域,在生活中找到更多的快乐。

    当然,也有一些家长接受了西方的育儿理念,试图给孩子一个轻松快乐的童年,但他们总是忍不住担忧:这个理念到底是否符合中国的情况。不少人在孩子小的时候认为快乐最重要,只要玩痛快就好,可是一旦上学又担心在竞争中落后,全方位地给孩子恶补。

    家长何以集体焦虑

    为什么今天的父母难以摆脱焦虑的困扰?仔细分析,这个责任不仅仅在父母——社会环境使然。

    现行教育体系中,家长们的普遍心态是:家长抓得严,看得紧,孩子的成绩就有保障,家长态度决定着孩子的成绩;孩子要随大流、不能掉队;不要因为父母另辟蹊径的决定,使得孩子在若干年后掉进哪一条制度的裂缝,再也爬不出来。

    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恰恰道出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而今,这些好的教育传统正不知不觉被很多人忘记,社会上“三天学会写作文”“补习半个月提高200分”的速成班宣传广告比比皆是。浮躁的、急功近利的社会现实,已影响了家长们的意识,使他们急于看到结果,这也加剧了他们内心的焦虑。

    归根到底,应试教育脱不了干系。一位资深的老师说:“家长无法改变社会的生存法则,孩子也不能改变教育游戏的法则,谁也左右不了自己的命运。所以大家现在只能无助、无奈、被动地顺应潮流。”

    竞争意识带来焦虑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首席教授劳凯声曾表示,关键是制度本身是强调竞争、强调选拔的,在这种大背景下,一旦孩子不够出色,家长就会不自觉地陷入焦虑。

    北京师范大学教科所教授陈建翔认为,从孩子的长远发展来看,把“竞争”早早地引入其生活,破坏性大于建设性:家长和学校给孩子施加压力,孩子身上的这种压力又全部反弹给家长和老师,在恶性互动中,双方都不堪重负。在竞争焦虑氛围下成长、并被迫进入竞争轨道的孩子,更容易出现无力感、自卑感和心理失衡,始于童年的竞争很少有赢家。

    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