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体产业关键技术简述
目前国际上抗体药物的生产成本一般控制在500美元/克以下。为此,相应的产业化技术水平要达到以下指标:细胞系表达能力>20pcd(皮克/细胞/天),大规模培养工艺抗体表达水平在1克/升~5克/升,下游纯化能力在50千克/批~100千克/批,纯化收率在70%以上。
工程细胞系的构建
能够正确表达重组抗体的细胞系,需具备“生长能力强、表达水平高、遗传稳定性等”特性,才能成为具有产业化价值的“工程细胞系”。国内目前抗体表达水平普遍偏低(10000升)、抗体产率(>5克/升)的提高,下游纯化环节的处理能力成为限制产能的瓶颈。另外,纯化环节介质的成本占据抗体药物生产成本的70%以上。规模、成本上的压力使得业内普遍认为:未来下游纯化将是制约抗体行业扩大产能的主要因素。
目前,业内普遍采用一条抗体纯化生产线与数个发酵罐配套的设计方案。细胞收液通常采用微滤、离心、深层过滤等方法实现固液分离,通过亲和色谱捕获抗体,然后再使用精制色谱(阴离子交换色谱、阳离子交换色谱、疏水色谱等)进一步去除宿主蛋白、宿主DNA、色谱配基等杂质。此外,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要求整个纯化过程中需配有至少两步病毒灭活步骤。
目前使用的亲和色谱(Prosep vA、MabSelect、MabCapture),其抗体捕获能力通常在15克/升~50克/升。由于柱色谱不能无限制放大,其产能放大存在限制。新兴的一次性膜色谱技术,如Q膜色谱技术(如SingSep Q)处理能力可达10千克/升~36千克/升,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抗体分子在整个制备工艺中存在多种降解途径,如裂解、二硫键错配、甲硫氨酸氧化、谷氨酸焦谷氨酸化、天冬酰胺脱乙酰化、天冬氨酸异构化等,上述降解途径会导致重组抗体在分子量、纯度、等电点、糖基化等方面出现异质性,并最终影响抗体药物的临床疗效。因此,抗体药物的质控需根据临床疗效确定其关键质量属性,并据此确定抗体药物的工艺过程、质量标准。
生物产业已被列为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于抗体的生物制药产业将是国家培育的重点行业。近年来,国家先后建立“抗体药物国家工程中心”(上海)、“抗体药物研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石家庄)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行业内部也自发形成“抗体产业联盟”等组织。市场需求的驱动、产业政策的扶持,都为我国抗体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一旦在上述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我国的抗体产业必将在10年之内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百拇医药(刘伯宁)
工程细胞系的构建
能够正确表达重组抗体的细胞系,需具备“生长能力强、表达水平高、遗传稳定性等”特性,才能成为具有产业化价值的“工程细胞系”。国内目前抗体表达水平普遍偏低(10000升)、抗体产率(>5克/升)的提高,下游纯化环节的处理能力成为限制产能的瓶颈。另外,纯化环节介质的成本占据抗体药物生产成本的70%以上。规模、成本上的压力使得业内普遍认为:未来下游纯化将是制约抗体行业扩大产能的主要因素。
目前,业内普遍采用一条抗体纯化生产线与数个发酵罐配套的设计方案。细胞收液通常采用微滤、离心、深层过滤等方法实现固液分离,通过亲和色谱捕获抗体,然后再使用精制色谱(阴离子交换色谱、阳离子交换色谱、疏水色谱等)进一步去除宿主蛋白、宿主DNA、色谱配基等杂质。此外,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要求整个纯化过程中需配有至少两步病毒灭活步骤。
目前使用的亲和色谱(Prosep vA、MabSelect、MabCapture),其抗体捕获能力通常在15克/升~50克/升。由于柱色谱不能无限制放大,其产能放大存在限制。新兴的一次性膜色谱技术,如Q膜色谱技术(如SingSep Q)处理能力可达10千克/升~36千克/升,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抗体分子在整个制备工艺中存在多种降解途径,如裂解、二硫键错配、甲硫氨酸氧化、谷氨酸焦谷氨酸化、天冬酰胺脱乙酰化、天冬氨酸异构化等,上述降解途径会导致重组抗体在分子量、纯度、等电点、糖基化等方面出现异质性,并最终影响抗体药物的临床疗效。因此,抗体药物的质控需根据临床疗效确定其关键质量属性,并据此确定抗体药物的工艺过程、质量标准。
生物产业已被列为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基于抗体的生物制药产业将是国家培育的重点行业。近年来,国家先后建立“抗体药物国家工程中心”(上海)、“抗体药物研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石家庄)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行业内部也自发形成“抗体产业联盟”等组织。市场需求的驱动、产业政策的扶持,都为我国抗体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一旦在上述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我国的抗体产业必将在10年之内实现跨越式的发展。, 百拇医药(刘伯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