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健康快讯 > 健康新生活
编号:12478604
“网络看病”不靠谱 容易误诊耽误病情
http://www.100md.com 2013年8月27日 京华时报
     “肚子疼该怎么办?”“宝宝感冒发烧能吃退烧药吗?”很多市民大概都有过这样的经验:自己或家人出现不适症状后,嫌去医院费时费力,习惯性地先上网问诊一番。但是,网络问诊到底靠不靠谱?

    京华时报记者钱宇阳

    网上求医问药渐流行

    生病了,本来应该上医院找医生,可近几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更多的人越来越倾向于“上网查查”;同时,也有不少热心的医生在业余时间上网回复患者的咨询。

    据某健康门户网站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83.2%的网民有网络问诊经历,其中34.2%的网民会向一些健康网站咨询“头痛脑热等小病痛”,33.1%的网民热衷于从网上获取保健知识。

    记者调查了解到,目前网络问诊的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医疗平台咨询。由医院或企业建立的独立医疗平台,如医院自建网站和商业网络的寻医问药平台,针对患者的提问进行解答;二是网友互助。通过网络互助问答平台,如百度知道等,网友间进行病情讨论与互助;三是微博问诊。通过微博平台与医生进行点对点的直接交流。
, 百拇医药
    在北京上地工作的李小姐经常为自己或者家人在网上问诊。她说,网上问诊很方便,只要在搜索引擎中输入病症,在线咨询相关领域的医生,大概能知道是什么病,需要如何预防和治疗。“网络咨询不仅节约大量时间,还能节省去医院的来回车费及挂号费等,省时又省钱。”

    除了看中“省时省力又省钱”外,不少人选择网上求医,还跟患上“有涉隐私”的病症有关,特别是人流、不孕不育、妇科病、男科病等疾病以及寻求疑难杂症良方,更占了网络问诊的很大一部分。

    网络看病属非法行医

    “网络问诊”在为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有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北京糖尿病防治协会秘书长何道新表示,“网络问诊”有积极的一面,比如它可以帮助个别患者得到医生的建议和指导,通过自我保健和理疗缓解病情。但看病是个很复杂的过程,无论是西医的“视、触、扣、听”还是中医的“望、闻、问、切”等基本步骤,在没有当面接触到病人的情况下,都难以很好地完成。特别对于疑难杂症的患者,仅靠网络的病情描述,医生就为素未谋面的患者做诊断,未免有些草率。
, 百拇医药
    解放军306医院儿科主任郑成中也认为网络诊断疾病不靠谱。“由于患者提供的信息未必全面,医生多数情况下不能提出明确建议。比如对于发烧患儿,除了需要其体温信息外,还要看是否伴有咳嗽,手和脚是否发凉,皮肤苍白还是灰的,这些都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信息。因此,必须看到病人,才能确诊病情。”

    专家提醒,在医学上,同一种疾病在不同的人身上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不同的疾病在不同的人身上,也可能会呈现出同一个症状。何道新表示,没有当面诊疗,网络上的医生如果仅仅根据网友对症状的描述来判断病情,指导用药,可能会导致误诊的可能。患者根据这种误诊的结果服用药物,不但会延误病情,还耽误了正常的治疗,严重的还会导致对身体新的伤害。

    此外,网络上那些所谓的“大专家”、“医师”,是否真的具备合法行医资质也很难判断。而且“网上问诊”也很可能成为一些人推销医疗器械、药品、保健品甚至非法药品的幌子,使不少患者深受其害。

    “从医疗安全角度出发,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网上不能看病,只能咨询,否则属于非法行医。网络问诊是个好方式,但它只是一个参考。医学是最复杂的学科之一,网上问诊一定要选择专业医师咨询,防止有些网站为了商业目的,雇用没有专业资质的人误导患者。”中国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毛群安也表示。
, 百拇医药
    ■小贴士

    如何避开网络问诊陷阱

    专家表示,在相关法规尚未健全的当下,利用网络做健康咨询,在获得便利的同时,更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提高警惕,避开可能存在的陷阱。

    首先,要确认网站以及医生是否具有资质,要核对相关人员是否具备医师资格、有无执业证。这些信息可上卫生部网站“执业医师注册查询”栏目,输入相关人名查询以辨真伪。

    其次,若是网上遇到热心荐药、荐医者,患者需提高警惕。正规医院的医生接受网络咨询时,一般只提供治疗原则、做些健康知识普及,不会随便推荐具体的药物。而对于网络上一些治愈各种疑难杂症、攻克世界难题的夸大宣传更需警惕。

    最后,若是遇到相关健康网站要求缴纳一定费用才能咨询的情况,患者最好不要理会。对于网络医生所给出的诊疗意见,患者只能作为参考,不能作为最后的诊断结果,建议患者还是到正规实体医院确诊。

    ■温馨提示

    如果您遇到了疾病、保健、食品、美容、健身等方面的问题,欢迎您与我们联系,我们将选出有代表性的问题,邀请权威专家给您解答;如果您有健康、食品等方面的新闻线索,也请与我们联系。

    以下是我们的联系方式:

    E-mail:jkspzk@126.com来信请寄:北京市朝阳区左家庄前街1号百灵大厦5层京华时报社健康食品周刊(邮编100028),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