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保健版 > 心灵空间 > 心理健康
编号:12486839
纠正病态心理保持身心健康之“自私心理”
http://www.100md.com 2013年9月4日 北京晚报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 于智敏

    自私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在社会上有种种表现,也有程度上的区别。人们常说的自私自利、损人利己、损公肥私属于自私;有私心杂念、计较个人得失、不讲社会公德,也属于自私的范畴。从根本上来说,自私是万恶之源,贪婪、嫉妒、报复、吝啬、虚荣等从根本上讲都是自私的表现。

    自私是一种近似于本能的欲望,具有一定的下意识性,它的存在与表现常常不为个人所意识到。有自私行为的人并不一定意识到自己在干一种自私的事,相反,往往会因此心安理得。即便自己对自己的行为心知肚明,也常常会找种种借口加以掩盖,隐藏内心深处的自私本性。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将自私称之为病态的心理状态。

    自私心理作为一种病态社会心理,它具有很强的渗透性,危害非常严重。当然,生活在当前的商品经济社会,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私心杂念,这是人之常情。但自私心理特点已经超过个人的一点私心杂念,主要以不讲社会公德,损人利己,极端自私;嫉妒成性,自我为中心,目中无人,容不得他人;技术垄断,成果剽窃,把集体、国家利益、成果攫为己有;以权谋私,以钱谋私,做权钱交易为特点。

    心理调控

    自私作为一种社会的病态心理,可以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加以克服。自私心理的调整方法有以下几种:

    1.内心自省法

    内心里应该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自我反省,夜深人静时扪心自问,用自我观察和陈述的方法研究自身的心理现象,多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或者站在旁观者角度思考,逐渐纠正这种有意无意甚至下意识的心理现象。同时要鼓起勇气,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错误;加强学习,更新观念,强化社会价值取向。

    2.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多做利他行为

    当内心自省或者经过他人提醒,意识到自己的自私行为时,就要下决心改正。同时有意识地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日常工作中主动帮助他人,在行动中纠正不健康的行为、心态,从他人的表扬称赞中得到乐趣,以进一步改正自私心态。

    3.回避性训练

    以心理学上的操作性反射原理为基础,以强化手段进行训练。具体方法是在手上系一根橡皮筋,只要意识到自己有自私行为,或者要求好友发现自己有自私行为时,就拉一下橡皮筋来提醒。通过反复的自我纠正,逐渐克服自私行为。, http://www.100m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