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方参苓白术散新用
名方参苓白术散出自《和剂局方》(公元1151年),原方属调理脾胃、益气安胎之剂,后人有所发展,加减衍化成多种方剂,用于治疗脾胃虚弱。
方药组成党参110克,山药110克,莲子肉60克,白术(炒)110克,茯苓110克,薏苡仁(炒)60克,白扁豆80克,甘草(炙)110克,砂仁60克,陈皮110克,桔梗60克。研为细末,制成散剂或制成水丸。
性能效用本方为补气健脾,和胃渗湿的功效。重在健脾,其次益气,不仅调理,且治大病。药性中和,甘温且不燥而不热,淡润而不腻又不寒。对治疗脾虚腹胀、饮食不消、呕吐泄泻、胸脘满闷,功效尤为显著。
方义分析本方是在四君子汤基础上加山药、莲子、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而成。方内党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渗湿为君。配伍山药、莲子肉助君药以健脾益气,兼能止泻;并用白扁豆、薏苡仁助白术、茯苓以健脾渗湿,均为臣药。更用砂仁醒牌和胃,行气化滞,是为佐药。桔梗宣肺利气,通调水道,又能载药上行,培土生金;炒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共为佐使。综观全方,补中气,渗湿浊,行气滞,使脾气健运,湿邪得去,故本方实为健脾利湿扶正之良方。
临床应用
1. 肺气虚自汗大病渐愈,气短神疲,恶风自汗,少食纳呆,免疫功能低下,这是病后肺气、脾胃虚弱的表现,在服用本方的基础上,加入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对身体恢复健康有很好的疗效。
2. 慢性气管炎平日咳嗽痰多色白,易吐,是湿痰内蕴表现,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主运化,把胃消化的精微输送到心肺,通过心肺而营养全身。若脾虚不能健运,可见水湿停滞,就会发生痰饮,潴留于肺,则出现咳嗽、吐痰、气喘、疲倦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此时服用参苓白术丸为基本方,加入半夏、杏仁;湿浊胜者,加苍术、厚朴、藿香;痰涎壅盛者,加苏子、莱菔子、葶苈子;舌苔黄加桑白皮、黄芩、栀子;咳嗽较甚者加麻黄、射干、白果、贝母等。
3. 五更泻又称鸡鸣泻,本病多由肾阳不足、脾失健运所致。可在本方的基础上加入豆蔻、吴茱萸、附子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4. 肺结核初期见潮热盗汗,体倦纳差,时有咳嗽,脉细数,可在服用本方的基础上,加桑白皮、地骨皮、粳米、甘草疗效甚好。
5. 慢性腹泻本病是脾虚型的慢性细菌性痢疾,见下痢时发时止,迁延日久,发作时腹痛,里急后重,大便有赤白黏液呈脓血便,时有食欲不振,食后腹胀,舌淡红苔腻,脉濡细。治则健脾化湿,在本方的基础上加入木香、黄连;苔黄有热者,加白头翁、秦皮、马齿苋、鱼腥草;舌淡肢冷有寒者,加附子、干姜、肉桂、肉豆蔻;气虚下陷者,加生黄芪、升麻;腹痛者加炒白芍、制香附、乌药;腹胀纳少者加炒枳壳、神曲、内金。
5. 糖尿病本病属“消渴”范畴,症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为特征。多食以属脾虚型,治宜健脾化湿,运用参苓白术丸为基本方,益气加生黄芪、五味子、生内金;有热者加生石膏、知母、花粉、葛根、黄连等;肾阴虚加山茱萸、枸杞、黄精;肾阳虚加附子、肉桂等。(贾佩琰), 百拇医药
方药组成党参110克,山药110克,莲子肉60克,白术(炒)110克,茯苓110克,薏苡仁(炒)60克,白扁豆80克,甘草(炙)110克,砂仁60克,陈皮110克,桔梗60克。研为细末,制成散剂或制成水丸。
性能效用本方为补气健脾,和胃渗湿的功效。重在健脾,其次益气,不仅调理,且治大病。药性中和,甘温且不燥而不热,淡润而不腻又不寒。对治疗脾虚腹胀、饮食不消、呕吐泄泻、胸脘满闷,功效尤为显著。
方义分析本方是在四君子汤基础上加山药、莲子、白扁豆、薏苡仁、砂仁、桔梗而成。方内党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渗湿为君。配伍山药、莲子肉助君药以健脾益气,兼能止泻;并用白扁豆、薏苡仁助白术、茯苓以健脾渗湿,均为臣药。更用砂仁醒牌和胃,行气化滞,是为佐药。桔梗宣肺利气,通调水道,又能载药上行,培土生金;炒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共为佐使。综观全方,补中气,渗湿浊,行气滞,使脾气健运,湿邪得去,故本方实为健脾利湿扶正之良方。
临床应用
1. 肺气虚自汗大病渐愈,气短神疲,恶风自汗,少食纳呆,免疫功能低下,这是病后肺气、脾胃虚弱的表现,在服用本方的基础上,加入玉屏风散(黄芪、白术、防风),对身体恢复健康有很好的疗效。
2. 慢性气管炎平日咳嗽痰多色白,易吐,是湿痰内蕴表现,中医认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脾主运化,把胃消化的精微输送到心肺,通过心肺而营养全身。若脾虚不能健运,可见水湿停滞,就会发生痰饮,潴留于肺,则出现咳嗽、吐痰、气喘、疲倦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此时服用参苓白术丸为基本方,加入半夏、杏仁;湿浊胜者,加苍术、厚朴、藿香;痰涎壅盛者,加苏子、莱菔子、葶苈子;舌苔黄加桑白皮、黄芩、栀子;咳嗽较甚者加麻黄、射干、白果、贝母等。
3. 五更泻又称鸡鸣泻,本病多由肾阳不足、脾失健运所致。可在本方的基础上加入豆蔻、吴茱萸、附子可取得较好的疗效。
4. 肺结核初期见潮热盗汗,体倦纳差,时有咳嗽,脉细数,可在服用本方的基础上,加桑白皮、地骨皮、粳米、甘草疗效甚好。
5. 慢性腹泻本病是脾虚型的慢性细菌性痢疾,见下痢时发时止,迁延日久,发作时腹痛,里急后重,大便有赤白黏液呈脓血便,时有食欲不振,食后腹胀,舌淡红苔腻,脉濡细。治则健脾化湿,在本方的基础上加入木香、黄连;苔黄有热者,加白头翁、秦皮、马齿苋、鱼腥草;舌淡肢冷有寒者,加附子、干姜、肉桂、肉豆蔻;气虚下陷者,加生黄芪、升麻;腹痛者加炒白芍、制香附、乌药;腹胀纳少者加炒枳壳、神曲、内金。
5. 糖尿病本病属“消渴”范畴,症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为特征。多食以属脾虚型,治宜健脾化湿,运用参苓白术丸为基本方,益气加生黄芪、五味子、生内金;有热者加生石膏、知母、花粉、葛根、黄连等;肾阴虚加山茱萸、枸杞、黄精;肾阳虚加附子、肉桂等。(贾佩琰), 百拇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