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校应开展通识教育
做什么人,如何做人,对自由与人文传统的继承,符合中医人才培养规律,专业学习的需要,职业特点的需要,自身发展的需要,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中医药文化,传统文化
●通识教育不是一种简单的课程设置模式,而是一种基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强调“精神成人”,具体说来就是“做什么人”和“如何做人”。它针对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而产生,是最终指向人的自由、全面和理性发展的教育理念。●中医药文化根植于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从理论到方法都留有古代哲学及儒、道、释、兵、理诸家思想的深深印记。从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要求及规律来看,中医药教育与通识教育的理念有着天然的融合性。
●中医院校开展通识教育,是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及思维方式的需要;是“医者仁术”的理念要求医者应“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事”之职业特点的需要;是中医学子自身发展的需要。
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中医院校的重要职责是对其加以继承并发扬光大,培养出符合社会与个人发展需要的高质量中医药人才。但勿庸讳言,从多途径反馈的信息看,中医院校的毕业生质量近些年有较为明显的下滑迹象,突出表现为知识结构不合理、思维方式较单一等。究其原因,这主要是培养过程过分专业化的结果。要改变现状,就必须更新理念,在中医院校中开展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源远流长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又译为“普通教育”或“一般教育”),是指针对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而产生,最终指向人的自由、全面和理性发展的教育理念,是高等教育阶段的一种素质教育或普通教育,即对全体学生所进行的基础性的语言、历史、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个性品质的训练,公民意识的陶冶。
通识教育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自由教育(Liberal Education,又称博雅教育)思想。亚里士多德认为:自由教育既不立足于实用,也不立足于需求,而是为了心灵的自由。耶鲁大学于1828年发表的耶鲁报告(《The Yale Report》),提出大学的目的在于提供心灵训练和教养,充实具有知识的心灵。英国红衣主教纽曼则在《大学的理想》(《The Ideal of a university》)明确提出“大学教育就是自由教育”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全文长 7518 字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