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导医指南 > 就诊指南 > 就医常识
编号:12383157
找中医看病那些事
http://www.100md.com 2013年10月24日 中国中医药报 第3989期
     随着中医养生观念的普及,大家对中医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但仍有不少朋友对找中医看病感到无所适从。以下10条建议也许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不要网诊 经常有朋友在网上问:我孩子老感冒吃什么中药好?我想减肥用中医怎么调理?我亲戚得了某某病,开个方子好吗?事实上,这些问题都无法回答。中医看病须望闻问切,四诊合参,讲求个体化辨证治疗,绝不是说一两个症状或一半个病名便可以处方用药的,只有经过全面的诊断和细致的辨证之后,处方用药才不致有失。所以,有病还是建议大家找当地有经验的中医当面诊治。

    就诊准备 找中医看病前,最好不要化妆,因为化妆会掩盖真实的面色,从而影响望诊的进行。也不宜吃带有色素的食物,因为色素会使舌苔染上相应的颜色,从而不利于舌象的判断。此外,就诊前也不宜做剧烈运动,因为运动会使气血和脉象发生改变,从而降低诊脉的准确性。

    就诊资料 若以前做过检查或曾找其他大夫看过,则建议带上检查报告或前面大夫所开药方。有人担心中医不愿看西医检查单或别人的药方,其实不是这样。一个好的中医,既不会排斥西医学的检查方法,也不会无视其他医生的诊治记录。相反,他们却常常能从这些资料中获取到更多关于疾病的信息,从而对疾病做出更精准的判断与更准确的治疗。
, http://www.100md.com
    就诊流程 看病之前最好先在脑海里将不舒服或最想治疗的症状按由重到轻的顺序默想一遍,以免因紧张而“临诊忘言”。有的患者事先将这些情况写在了纸上,是一个不错的方法,推荐使用。若是复诊,则可先说经上次治疗后减轻或消失的症状,然后再说本次新增或变化不明显的症状。

    开始就诊 看诊的时候,建议大家主动地陈述病情,先从最难受的主要症状说起,其次叙述疾病的起因和治疗经过等,或根据大夫的询问简明扼要地回答问题,以使问诊能够顺利进行。伸舌头时,要自然放松,因为紧张可能会使舌头充血,从而影响舌诊的准确性。把脉时,不建议多说话,因为说话可能会对脉象造成一定的影响。

    饮食宜忌 拿到方子之后,大家最关心的便是平时饮食该注意些什么了。一般情况下,均宜清淡、温和、易消化的食物,凉、辣、油腻的不吃或者少吃。但也不绝对,事实上,除某些特殊疾病外,一个最简单的原则就是:想吃什么就可以吃点什么,但要做到好吃的不多吃,不好吃的也要吃。另须了解的是:这些都是病忌而非药忌,即使不服药,也是应当注意的。
, 百拇医药
    煎药方法 煎药用具以砂锅、陶罐或不锈钢锅为佳,忌铜、铁、铝等易腐蚀器皿。一般情况下,煎药前需将草药浸泡半到1小时,然后酌量添水并开火煎煮,约开锅半小时后倒出,再添水煎第二遍,然后兑一起(共约500毫升),分二或三次喝完。其他如先煎、后下、冲服等特殊煎服法遵医嘱即可。

    自己煎药 最好自己煎药,不推荐煎药机袋煎。为什么呢?煎药机袋煎一般只煎一遍,且煎前多不浸泡,更不分先煎后下,所以出来的药汁清汤寡水,药力极淡。更有甚者,药汁若多则弃之,若少则兑水,所以疗效较差。另外,也不推荐找人代煎,因为自己煎药时,鼻能嗅其味,目能观其形,耳能闻其声,肤能受其熏,而心亦随之而静,亦是治疗的一种过程,所以疗效更佳。

    服药时间 一般情况下,根据疾病所在部位的不同,服药的时间也应当有所区别。《神农本草经》中曾特别提到过:“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后食;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病在骨髓者,宜饱食而在夜。”这些都是很有道理并须谨慎遵守的。具体服法需遵医嘱。

    药后调摄 一般来讲,服药后均宜尽力避免各种容易引起疾病的因素,如六淫、七情等,且尤以断绝五毒(怨、恨、恼、怒、烦)为要。大病初愈,也不宜过早行房、劳动或暴饮暴食,以防疾病发生反复。其他如感冒需温覆啜粥取汗等,则遵医嘱即可。总之,以自觉舒适平和为法,那么病就容易痊愈了。, http://www.100md.com(本期博主:高亮 中国中医药报社文化传播中心)


    参见:首页 > 中医药 > 中医药常识 > 专家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