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火传承新安医
新安医学是地域医学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释。最早文献记载的,亦系广义新安医学范畴的新安医家是距今已近1600年前在新安歙县任太守的儒医羊欣,但医史学家们更多的确认新安本土的医学成家者、北宋嘉祐至祟宁年间新安歙县人张扩,为新安医学的先驱者,开创了新安医学史之先河。
据宋代著名史志学家罗愿所撰《罗鄂州小集》卷六中《张承务扩传》记载:张扩,字子充,生活于宋嘉祐至祟宁年间(1058~1106年),歙县人。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范敬对新安张氏医学源流进行了周详慎密的研究与考证,认为新安张氏系在唐僖宗广明庚子(公元880年)为避战乱由北方辗转迁徙新安的士族人家,其一世祖为张徹。张徹公立业置地,开枝散叶,子孙延绵,并相继迁徙婺源、休宁、黟县、歙县等地。张徹的五世孙延嘏公的三世彦和公之子汝舟公于宋天圣六年(公元1028年)娶歙县满田村的胡氏为妻,从此在满田繁衍生息,为歙南“满田张”(派)之始祖。张扩正是汝舟公之后,开创了新安医学之先河。
张扩是中原士族之后,为新安“张氏医学世家”的奠基人。他少年时就爱上了医学并立志研习岐黄。北宋元佑年间,拜时被誉为“北宋医王”的庞安时(撰有《伤寒总病论》)为师。学成之后,张扩听说西蜀的王朴擅长太素脉学,便跟随王朴潜心学习脉学数年,得王朴太素脉学要领,尽录其诀。之后,张扩来到了南京及安徽当涂一带,悬壶济世,府衙的官员及四方的百姓都请他诊治疾病,被人们称作“神医”。
, 百拇医药
张扩亦儒亦医,假承务郎的官职品级,又使其不得不游走于公卿之间,终为权贵所害。1106年,张扩被贬职流放永州(今湖南零陵县)。由于受冤被谪,心中郁愤,加之途中劳累,当行到洪州(今江西南昌)时不幸逝去,英年49岁。张扩著有《医流论》、《伤寒切要》等医著,但由于年代久远均已散失,未见到传本。
张扩将医术传于次子师孟及弟弟张挥,张挥又传子彦仁,彦仁再传子张杲,张氏家族几代业医,均师出张扩,且医名亦著,前后延绵一百多年。其侄孙张杲所著的《医说》十卷,博采古代医史传记和医案,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史类著作。其祖孙相承的张氏医学世家被誉为新安医学的先驱者,堪称“新安第一代名医世家”。
张杲(约1149~1227年),字季明。张氏医学的第三代传人,得伯祖张扩、祖父张挥其传,继承庭训,亦儒亦医,刻苦钻研,医术精湛,无数垂危病人经他救治而起死回生,为一代著名儒医。
他的《医说》辑成后,其后人承其学并于宋绍定元年(公元1228年)刊行。明代时,又于嘉靖二十三年、二十五年及万历三十七年、天启三年,直到清代宣统三年,《医说》被一次次地再版发行,影响逐渐流传华夏,且远播海外,于朝鲜李斯王朝成宗十五年(公元1488年)在朝鲜,日本万治二年(公元1659年)在日本相继刊行,为最早东传海外的新安医学著作,在中外医学交流史上书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 百拇医药
唐期末年乾符间,张氏先祖徹公为避战乱与众多名门望族、文人雅士辗转迁徙新安。形成以张扩为代表的“新安张氏医学”特色的医学文化,并进一步派生繁衍, 由“满田”经“邵村”到“定潭”,逐步形成了以明代定潭为中心的张氏家学传承的医学世家,其代表性人物为明代嘉靖年间得“张一帖”内科之名的新安歙县“定潭张”一世祖张守仁先生。
张守仁(1550~1598年),字立仁,明嘉靖至万历年间,新安歙县定潭人。守仁幼时随父习医数载,精研比勘,故医术日有进境。加之守仁为人淳厚,善济贫寒,以其医德医术,赢得百姓的口碑,深受四邻的拥戴。“张一帖内科”自明守仁公一世至清前后两个朝代,经二世张凤诏、三世张赓虞、四世张康荣、五世张灵汉、六世张锡、七世张进德、八世张魁寿、九世张觉之、十世张秋林、十一世张春太、十二世张景余,四百多年血脉流淌,传至清末“张一帖”第十三世根桂公。
张根桂(1908~1957年),又名耀彩,字祥森,二十岁时即闻达于新安诸邑。而立之年,其根据自己临证所得,对祖传的“末药”进一步加以整理完善,创春、夏、秋、冬四季加减法,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临床疗效,并逐渐形成了以认证准确,用药猛、择药专、剂量重,取重剂以刈(割除)病根之特色。其医治外感、急症等病症往往一剂奏效,开创了治疗内科疾病的系列治法;在治疗湿温伤寒证方面,根桂公注重健脾宣渗;治疗虚寒证,又喜用大剂附子以壮阳,后则调治气血津液,标本兼顾,以求根治;治疗急症提倡针药并施,针灸以应其急,汤药以治根本。医治肝病、胃病、风湿、癫狂、妇科等疑难病症,擅用金石药、虫类药,并常辅以新安道地新鲜草药,收效显著。
, 百拇医药
由于根桂公膝下的唯一独子突遭变故夭折,根桂公痛彻心腑。其12岁的次女张舜华看在眼里,更是急在心头。她向父亲说出了学医的愿望后遭到拒绝。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学习医术,将张氏医学传承下去。
开始时她只能在父亲诊治病人时于一旁窥视、用心观察家父望、闻、问、切的每一个细节与过程,悉心记忆病名、症状,然后拿出家藏的古籍医案认真对照,悉心揣摩。得闲暇时,还一个人跑上山去按照父亲所采的药材植物作标本识药、采药,尝药、配药。她的真诚、勤奋、好学、至孝之心最终感动了父亲。于是,桂根公将家传医道真经及个人临证经验心得尽相传授。随父学习四年,16岁的张舜华就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女大夫。同时,根桂公当时所带的得意弟子李济仁先生也医道渐进,并对张舜华产生了爱慕之情,承诺做上门女婿,与舜华共同担负起传承“张一帖”内科之责任。故此,根桂公允以李济仁、张舜华二人结为伉俪,共同承担起了张氏医学的重任,成为了新安“张一帖”内科第十四代传人。
如今,李济仁、张舜华夫妇早以皖南医学院教授,当代著名中医专家。二老从医60余年,临床经验宏富,且各有专攻,诊治病人无计。李济仁是首批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首批中医研究生导师,首批全国500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之一,为中国中医风湿病学会“五老”之一。出版了《济仁医录》、、《新安名医考》等专著10余部,参编《内经》、《中医基础理论》等首批卫生部高校规划教材,发表论文百余篇,主持的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5项,于2009年度被评为全国30名“国医大师”之一。
, 百拇医药
李济仁、张舜华夫妇育有四子一女, 其中三子一女皆传承“张一帖”之家学,从事医学及相关专业的科学研究、教学及临床,并以第十五代传人长子张其成(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四子李梢(清华大学生物信息学研究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为“中医药网络药理学”的开拓者及学术带头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女儿李艳(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医大师李济仁工作室”主任,国医大师李济仁学术继承人)以及仍在新安故里歙县定潭“世传张一帖诊所”普济世人的次子李梃,传承着张氏世医家族的血脉,延续着周边民间至今仍广为流传着的“赶定潭”谚语与传说,共同绘制出了新安张氏名医世家代代薪火相传,且名医辈出、长久不衰之盛况,成就了中国三大显学之一的徽州文化历久不衰、美扬天下的学术内涵及深厚的文化底蕴所在。
2008年,“张一帖内科”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张一帖内科”再度入选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其医名世代相传久盛不衰而成为新安医学家族链最具典型的代表。, http://www.100md.com(张贵才 黄山新安医学文化博物馆 李艳 弋矶山医院国医大师李济仁工作室)
据宋代著名史志学家罗愿所撰《罗鄂州小集》卷六中《张承务扩传》记载:张扩,字子充,生活于宋嘉祐至祟宁年间(1058~1106年),歙县人。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范敬对新安张氏医学源流进行了周详慎密的研究与考证,认为新安张氏系在唐僖宗广明庚子(公元880年)为避战乱由北方辗转迁徙新安的士族人家,其一世祖为张徹。张徹公立业置地,开枝散叶,子孙延绵,并相继迁徙婺源、休宁、黟县、歙县等地。张徹的五世孙延嘏公的三世彦和公之子汝舟公于宋天圣六年(公元1028年)娶歙县满田村的胡氏为妻,从此在满田繁衍生息,为歙南“满田张”(派)之始祖。张扩正是汝舟公之后,开创了新安医学之先河。
张扩是中原士族之后,为新安“张氏医学世家”的奠基人。他少年时就爱上了医学并立志研习岐黄。北宋元佑年间,拜时被誉为“北宋医王”的庞安时(撰有《伤寒总病论》)为师。学成之后,张扩听说西蜀的王朴擅长太素脉学,便跟随王朴潜心学习脉学数年,得王朴太素脉学要领,尽录其诀。之后,张扩来到了南京及安徽当涂一带,悬壶济世,府衙的官员及四方的百姓都请他诊治疾病,被人们称作“神医”。
, 百拇医药
张扩亦儒亦医,假承务郎的官职品级,又使其不得不游走于公卿之间,终为权贵所害。1106年,张扩被贬职流放永州(今湖南零陵县)。由于受冤被谪,心中郁愤,加之途中劳累,当行到洪州(今江西南昌)时不幸逝去,英年49岁。张扩著有《医流论》、《伤寒切要》等医著,但由于年代久远均已散失,未见到传本。
张扩将医术传于次子师孟及弟弟张挥,张挥又传子彦仁,彦仁再传子张杲,张氏家族几代业医,均师出张扩,且医名亦著,前后延绵一百多年。其侄孙张杲所著的《医说》十卷,博采古代医史传记和医案,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史类著作。其祖孙相承的张氏医学世家被誉为新安医学的先驱者,堪称“新安第一代名医世家”。
张杲(约1149~1227年),字季明。张氏医学的第三代传人,得伯祖张扩、祖父张挥其传,继承庭训,亦儒亦医,刻苦钻研,医术精湛,无数垂危病人经他救治而起死回生,为一代著名儒医。
他的《医说》辑成后,其后人承其学并于宋绍定元年(公元1228年)刊行。明代时,又于嘉靖二十三年、二十五年及万历三十七年、天启三年,直到清代宣统三年,《医说》被一次次地再版发行,影响逐渐流传华夏,且远播海外,于朝鲜李斯王朝成宗十五年(公元1488年)在朝鲜,日本万治二年(公元1659年)在日本相继刊行,为最早东传海外的新安医学著作,在中外医学交流史上书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 百拇医药
唐期末年乾符间,张氏先祖徹公为避战乱与众多名门望族、文人雅士辗转迁徙新安。形成以张扩为代表的“新安张氏医学”特色的医学文化,并进一步派生繁衍, 由“满田”经“邵村”到“定潭”,逐步形成了以明代定潭为中心的张氏家学传承的医学世家,其代表性人物为明代嘉靖年间得“张一帖”内科之名的新安歙县“定潭张”一世祖张守仁先生。
张守仁(1550~1598年),字立仁,明嘉靖至万历年间,新安歙县定潭人。守仁幼时随父习医数载,精研比勘,故医术日有进境。加之守仁为人淳厚,善济贫寒,以其医德医术,赢得百姓的口碑,深受四邻的拥戴。“张一帖内科”自明守仁公一世至清前后两个朝代,经二世张凤诏、三世张赓虞、四世张康荣、五世张灵汉、六世张锡、七世张进德、八世张魁寿、九世张觉之、十世张秋林、十一世张春太、十二世张景余,四百多年血脉流淌,传至清末“张一帖”第十三世根桂公。
张根桂(1908~1957年),又名耀彩,字祥森,二十岁时即闻达于新安诸邑。而立之年,其根据自己临证所得,对祖传的“末药”进一步加以整理完善,创春、夏、秋、冬四季加减法,从而进一步提高了临床疗效,并逐渐形成了以认证准确,用药猛、择药专、剂量重,取重剂以刈(割除)病根之特色。其医治外感、急症等病症往往一剂奏效,开创了治疗内科疾病的系列治法;在治疗湿温伤寒证方面,根桂公注重健脾宣渗;治疗虚寒证,又喜用大剂附子以壮阳,后则调治气血津液,标本兼顾,以求根治;治疗急症提倡针药并施,针灸以应其急,汤药以治根本。医治肝病、胃病、风湿、癫狂、妇科等疑难病症,擅用金石药、虫类药,并常辅以新安道地新鲜草药,收效显著。
, 百拇医药
由于根桂公膝下的唯一独子突遭变故夭折,根桂公痛彻心腑。其12岁的次女张舜华看在眼里,更是急在心头。她向父亲说出了学医的愿望后遭到拒绝。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学习医术,将张氏医学传承下去。
开始时她只能在父亲诊治病人时于一旁窥视、用心观察家父望、闻、问、切的每一个细节与过程,悉心记忆病名、症状,然后拿出家藏的古籍医案认真对照,悉心揣摩。得闲暇时,还一个人跑上山去按照父亲所采的药材植物作标本识药、采药,尝药、配药。她的真诚、勤奋、好学、至孝之心最终感动了父亲。于是,桂根公将家传医道真经及个人临证经验心得尽相传授。随父学习四年,16岁的张舜华就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女大夫。同时,根桂公当时所带的得意弟子李济仁先生也医道渐进,并对张舜华产生了爱慕之情,承诺做上门女婿,与舜华共同担负起传承“张一帖”内科之责任。故此,根桂公允以李济仁、张舜华二人结为伉俪,共同承担起了张氏医学的重任,成为了新安“张一帖”内科第十四代传人。
如今,李济仁、张舜华夫妇早以皖南医学院教授,当代著名中医专家。二老从医60余年,临床经验宏富,且各有专攻,诊治病人无计。李济仁是首批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首批中医研究生导师,首批全国500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之一,为中国中医风湿病学会“五老”之一。出版了《济仁医录》、、《新安名医考》等专著10余部,参编《内经》、《中医基础理论》等首批卫生部高校规划教材,发表论文百余篇,主持的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奖励5项,于2009年度被评为全国30名“国医大师”之一。
, 百拇医药
李济仁、张舜华夫妇育有四子一女, 其中三子一女皆传承“张一帖”之家学,从事医学及相关专业的科学研究、教学及临床,并以第十五代传人长子张其成(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政协委员)、四子李梢(清华大学生物信息学研究部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为“中医药网络药理学”的开拓者及学术带头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女儿李艳(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医大师李济仁工作室”主任,国医大师李济仁学术继承人)以及仍在新安故里歙县定潭“世传张一帖诊所”普济世人的次子李梃,传承着张氏世医家族的血脉,延续着周边民间至今仍广为流传着的“赶定潭”谚语与传说,共同绘制出了新安张氏名医世家代代薪火相传,且名医辈出、长久不衰之盛况,成就了中国三大显学之一的徽州文化历久不衰、美扬天下的学术内涵及深厚的文化底蕴所在。
2008年,“张一帖内科”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张一帖内科”再度入选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其医名世代相传久盛不衰而成为新安医学家族链最具典型的代表。, http://www.100md.com(张贵才 黄山新安医学文化博物馆 李艳 弋矶山医院国医大师李济仁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