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100md首页 > 医学版 > 医学资料 > 资料下载2013 > 正文
编号:12383716
董氏奇穴.ppt
http://www.100md.com
    参见附件(153kb)。

    董氏奇穴针灸学是盛行于台湾和海外的一种特殊的针刺方法,它与目前临床上常用的传统针刺治疗方法有较大的不同。董氏奇穴非一方一法,一穴一术,乃是自成体系的针灸流派.它以 《黄帝内经》为理论基础发展而来。形成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历来以口授心传的方式继承,不著文字,不传外姓。

    十代传人,幼承庭训,绍衍祖学,并打破成规,开门授徒。1973年辑成《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在台湾出版。至此,董氏祖传数十代之绝学秘技流传于世。

    经数十年临证,潜心研究,继承发展,将董氏奇穴针灸发扬光大,形成蔚为大观之董杨大成针灸体系。

    董氏奇穴的理论日臻完善。逐渐引起业界同道的广泛注意。

    理论基础

    理

    董氏奇穴针灸学对藏象理论、经络理论、脾胃学说、五行学说均有独到的发挥。在继承这些传统中医理论的同时,还引入了以下几个理论学说。

    脏腑别通论

    病象理论

    整体局部全息观

    现代神经学说

    脏腑别通

    董氏奇穴针灸在继承传统中医脏象、经络理论的同时,也引入了一个传统中医极少运用脏腑别通的理论。该理论源于明代李梃之《医学入门.脏腑相通篇》:"心与胆相通;肝与大肠相通;肺与膀胱相通;肾与三焦相通;脾与小肠相通。"董氏在此基础上补充了心包与胃相通。

    脏腑别通,由六经开、阖、枢理论推行而来,实乃脏腑之气化相通。此原理在董氏奇穴中有极其广泛的应用。例如:"三通穴"(既:通天、通关、通山三穴),位于胆经之上而为治疗心脏疾患的特效之穴;"中白穴"位于三焦经之上而用于治疗肾虚腰痛效果显著;"木穴"位于大肠经之上,在治疗肝火旺盛方面有特效。"火包穴"在胃经上,透过胃与心包通,治心绞痛特效。

    病象理论

    所谓"病象",即身体内部病变表现于外的现象,如瘀斑、瘀点、斑块样色素沉着、局部疼痛、压痛等。董氏奇穴针灸学提倡诊病首看掌诊,次看面诊,再看局部的三步诊法。望、闻、问、切四诊结合使用,以查病象,定其治疗穴位。即于体表异常颜色、异常感觉、异常形态、异常疼痛或压痛处进针。

    病象理论在传统针灸学里也有所应用。如脉诊法、舌诊法、"阿是"穴即是最好的例子。由此可见,二者理相同而法有别。

    3.腧穴特点

    3.1.董氏奇穴分布特点

    3.2.董氏奇穴与全息论相关

    3.3."九九部位"奇穴与传统耳针的比较

    3.4.董氏奇穴针刺危险性低

    3.1.董氏奇穴分布特点

    董氏奇穴约740余穴,分布于手、臂、足、腿、耳及头面等处,区分为十二各部位。主要部位见附表

    序号 部位 名称

    1 手指部 一一部位

    2 手掌部 二二部位

    3 小臂部 三三部位

    4 大臂部 四四部位

    5 足趾部 五五部位

    6 足掌部 六六部位

    7 小腿部 七七部位

    8 大腿部 八八部位

    9 耳朵部 九九部位

    10 头面部 十十部位

    3.1.董氏奇穴分布特点

    董氏奇穴从表面看来十分繁杂,无规可循,且于"十四正经"毫无关系。但当深入研究之后就回发现

    有很大一部分董氏奇穴与"十四正经穴"位置相同,如"三三部位"的"火串穴"即三焦经之支沟穴;"七七部位"的"天

    皇穴"、"地皇穴"、"人皇穴"即脾经之阴陵泉、漏谷、三阴交穴。

    还有一部分腧穴位置虽不与"十四正经穴"位置重合,但其位置处在经脉、络脉或筋经、经别之上,即所谓

    "离穴不离经"。如"还巢穴"、"指肾穴"、"指三重穴"皆在三焦经上;"三通穴"位于胆经之上;"灵骨穴"在大肠经之上。

    另外还有一部分董氏奇穴的位置接近"十四正经穴"。如"火膝穴"在少泽穴后一分处;"中白穴"在三焦经中渚穴后五分处;"腕顺穴"在后溪穴后五分处。由此可见董氏奇穴之分布与经络有密切关系,即奇正相通。所以董氏称其奇穴为正经奇穴,其功效则在传统功效基础上又有所

    3.1.董氏奇穴分布特点

    董氏奇穴多接近骨缘分布,针刺时讲究紧贴骨缘。这与传统腧穴多分布于筋、肉间隙,多位于神经、血管附近有所不同。董氏奇穴针感以局部酸胀为主,很少有循经感传,而传统腧穴针刺时多见传导。现代研究表明针刺效应与神经传导有关,与骨膜传导也有很密切关系。骨膜上神经末梢分布较为丰富,刺之较易获得理想针感,由此引起显著的神经反射及相应的机体反应,因而可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3.2.董氏奇穴与全息论相关

    董氏奇穴强调任一局部皆能治疗全身疾病。人体全身虽区分为十二个治疗部位,但每一个部位均可独立治疗病人全身的疾病。大多穴位有特定的治疗部位。既人体任一肢节都是整体的缩影都有与整体想对应的穴位。这些都符合生物全息论的理论思想。董氏奇穴在阐述穴位作用部位时常以三焦区分,如"灵骨穴"、"大白穴"并用为不补气温阳之要穴,治病之多,几乎全身无所不包,疗效之高,亦非其他穴位可比。若以全息而论,"大白穴"主上焦,"灵骨穴"主下焦。董氏奇穴在命名时作用部位相同的穴位多命同一系列名,如"指五金"、"手五金"、"足五金"皆能治疗肠腹喉病。这种全息的思想正是中医天人合一学说的体现。同时也深化了中医学的整体观念。

    3.3."九九部位"奇穴与传统耳针的比较

    耳针是在传统针灸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医学知识及全息理论而产生的一种新的针灸方法。董氏奇穴"九九部位"腧穴也是在耳部进行针刺治疗的。耳针以现代现代生物全息理论为主要理论基础。董氏奇穴"九九部位"腧穴运用时以五行学说为主要理论基础,二者比较,董氏奇穴"九九部位"腧穴有以下几个特点:

    "九九部位"腧穴特点

    (1).穴位简单,便于记忆,方便操作 (2).配穴以五行学说为基础

    (3).使用安全

    穴位简单,便于记忆,方便操作

    耳穴的数目至目前的不完全统计,已有200多个,其中大部分在耳廓的前面,约有180多个耳廓的背面约有50多个。董氏奇穴"九九部位"共八个腧穴,十个穴位。但这十个穴位通过辨证选穴可治疗全身各系统疾病。它的实用范围等同于耳穴,相比较而言,奇穴具有穴位简单,便于记忆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PT附件(153k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