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 > 信息荟萃
编号:12388013
多管齐下培养基层中医药人才

     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中医药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基层工作。即使部分中医药大学毕业生到了基层工作,也因环境、条件和待遇较低而逐步流失。加上大部分青年中医师受西医观念影响较深,对中医理论信念动摇,不用中医思维看病,脱离辨证施治的根本原则,仅提供开中成药或按摩、理疗、拔罐等几种中医适宜技术服务,远远不能满足民众对中医药治病的需求。建议制定相应政策、采取有效措施,下大力气解决基层中医药人才匮乏问题。

    一是定向培养基层中医药人才。建立免费定向培养和招聘中医药人才的制度和政府表彰与社会褒奖相结合的中医药人才激励机制。要把定向免费培养中医药专业学生作为解决基层中医药人才匮乏的重要举措,每年定向培养中医药专业大专生,为基层提供中医药专业从业人员。

    二是优化中医药大学专业设置。要引导各高等中医院校调整办学方向,开设适宜基层中医药需求的中医药专科专业,为基层培养中医药人才,如举办不同学制不同形式的定向培养班,改革入学考试、教学模式、教材、助学方式等,并改革中医院校毕业生的分配和就业方式,采取措施鼓励和支持毕业生到基层工作。

    三是加强在职、在岗基层中医药人员的学历教育。制定相关政策,加强对基层现有中医、中药人员的培训,让他们有机会接受继续教育提高业务水平。要通过学历教育培养一批取得大、中专学历和最终取得执业助理医师以上资格的基层中医药技术骨干。同时,提高基层中医药人员待遇,以稳定基层中医药队伍。

    四是加强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要加大基层人才培养中医类课程设置及中医适宜技术推广,鼓励大医院的医生到县以下基层工作一段时间,培养基层医生,提高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同时,面向社会招聘有相应资质的中医药人才,将农村具有中医药一技之长的人员纳入乡村医生管理,充实基层队伍,建立起培养人才、留住人才、稳定队伍的长效机制。

    五是完善中医药师承教育制度。探索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中医药师承教育模式,丰富中医药人才培养方式和途径。在县级以下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遴选一批老中医药专家,采取师带徒的形式,为乡、村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培养一批基层中医药人才。(陶宝东 浙江省磐安县卫生局)
    娣団剝浼呮禒鍛返閸欏倽鈧喛绱濇稉宥嗙€幋鎰崲娴f洑绠e楦款唴閵嗕焦甯归懡鎰灗閹稿洤绱╅妴鍌涙瀮缁旂姷澧楅弶鍐ㄧ潣娴滃骸甯拋妞剧稊閺夊啩姹夐敍宀冨閹劏顓绘稉鐑橆劃閺傚洣绗夌€规粏顫﹂弨璺虹秿娓氭稑銇囩€硅泛鍘ょ拹褰掓鐠囦紮绱濈拠鐑藉仏娴犺埖鍨ㄩ悽浣冪樈闁氨鐓¢幋鎴滄粦閿涘本鍨滄禒顒佹暪閸掍即鈧氨鐓¢崥搴礉娴兼氨鐝涢崡鍐茬殺閹劎娈戞担婊冩惂娴犲孩婀扮純鎴犵彲閸掔娀娅庨妴锟�

   瀵邦喕淇婇弬鍥╃彿  閸忚櫕鏁為惂鐐  鐠囧嫯顔戦崙鐘插綖  閹兼粎鍌ㄩ弴鏉戭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