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暴力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方法
研究表明,我国有暴力倾向的儿童年龄正呈现低龄化特征,一些孩子三四岁时就表现出了暴力倾向。针对此次10岁女童殴打一岁男婴事件,不少网友认为,女孩的行为“令人发指”,而在对其进行谴责的同时,也应反思到底是什么原因造就了这样的暴力孩子。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一下,小女孩极端行为的心理成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暴力行为的认同
几乎每个施虐者的背后都有令人心酸的受虐经历,在充满暴力的家庭内成长的孩子,不管是目睹者还是亲历者,都可能除了身心遭受暴力之苦外,也默默认同施暴者,甚至认为暴力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认为只有暴力才能解决问题。当他自己遇到挫折、困难、麻烦时,也会通过暴力来解决处理。
父母是孩子来到世上的第一位老师,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他们会通过模仿重要客体(其养育者)的行为来认识自己及他人,学习如何与他人沟通、建立关系等等。
二、愤怒情绪的表达
在家庭教养中,如父母经常无端打骂孩子,面对强势的父母,孩子无力反抗,为了让自己获得安全感,孩子会有自我保护的机制,心理学称其为防御机制。其中最常用的就是“压抑”,如不能表达的恐惧、愤怒等情绪。这种被压抑的情绪不会消失,而是会被放到“潜意识”中,通常不被自己和别人知道,但压抑的情绪会在特定的条件下表达出来。如案件中小女孩遇到比自己弱小的个体,同时无成人或监管自己的人在场的情况下,有可能通过“打小孩”这种极端的方式和异常的行为来表达和释放自己被压抑的愤怒。
三、应激事件的无意识防御
长期的家庭暴力,会造成儿童心理创伤,当其面对突如其来的应激事件时会通过无意识的逃避或攻击来缓解内心的恐惧。如本案件中,面对婴儿不停的哭声,女孩可能不知所措,可能有很强的受挫感,也可能使其心烦。对于这个应激事件,出于无意识的自我保护,她可能通过攻击来获得安全感。
四、经常有暴力行为的儿童,可能患有某种精神障碍,父母或学校老师应及时求助相关精神卫生部门进行诊断与评估
给家长的建议:
孩子有暴力倾向,不仅会影响日后与他人的正常交往,延续到青年期后,还可能会出现人际关系紧张等,阻碍其一生的发展。鉴于此,家长首先应该以身作则,面对孩子偶尔出现的“暴力”行为,家长应第一时间给予积极正向的反馈,使其了解到“暴力”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是不好的行为。同时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正确地引导和控制情绪。
另外,建议社区、学校组织开展生命教育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并体验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从而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对于有相似心理问题的儿童和青少年,应及时开展心理疏导工作。
(作者为中科博爱(北京)心理医学研究院院长), 百拇医药(傅春胜)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一下,小女孩极端行为的心理成因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暴力行为的认同
几乎每个施虐者的背后都有令人心酸的受虐经历,在充满暴力的家庭内成长的孩子,不管是目睹者还是亲历者,都可能除了身心遭受暴力之苦外,也默默认同施暴者,甚至认为暴力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认为只有暴力才能解决问题。当他自己遇到挫折、困难、麻烦时,也会通过暴力来解决处理。
父母是孩子来到世上的第一位老师,孩子就像一张白纸,他们会通过模仿重要客体(其养育者)的行为来认识自己及他人,学习如何与他人沟通、建立关系等等。
二、愤怒情绪的表达
在家庭教养中,如父母经常无端打骂孩子,面对强势的父母,孩子无力反抗,为了让自己获得安全感,孩子会有自我保护的机制,心理学称其为防御机制。其中最常用的就是“压抑”,如不能表达的恐惧、愤怒等情绪。这种被压抑的情绪不会消失,而是会被放到“潜意识”中,通常不被自己和别人知道,但压抑的情绪会在特定的条件下表达出来。如案件中小女孩遇到比自己弱小的个体,同时无成人或监管自己的人在场的情况下,有可能通过“打小孩”这种极端的方式和异常的行为来表达和释放自己被压抑的愤怒。
三、应激事件的无意识防御
长期的家庭暴力,会造成儿童心理创伤,当其面对突如其来的应激事件时会通过无意识的逃避或攻击来缓解内心的恐惧。如本案件中,面对婴儿不停的哭声,女孩可能不知所措,可能有很强的受挫感,也可能使其心烦。对于这个应激事件,出于无意识的自我保护,她可能通过攻击来获得安全感。
四、经常有暴力行为的儿童,可能患有某种精神障碍,父母或学校老师应及时求助相关精神卫生部门进行诊断与评估
给家长的建议:
孩子有暴力倾向,不仅会影响日后与他人的正常交往,延续到青年期后,还可能会出现人际关系紧张等,阻碍其一生的发展。鉴于此,家长首先应该以身作则,面对孩子偶尔出现的“暴力”行为,家长应第一时间给予积极正向的反馈,使其了解到“暴力”不是解决问题的方式,是不好的行为。同时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正确地引导和控制情绪。
另外,建议社区、学校组织开展生命教育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感受并体验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从而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对于有相似心理问题的儿童和青少年,应及时开展心理疏导工作。
(作者为中科博爱(北京)心理医学研究院院长), 百拇医药(傅春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