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法与临床系列之14 “漐漐”汗出有深意
理法与临床系列之14
“漐漐”,是笔者将正常出汗的标准从“三要素”扩充为“四要素”的关键。从关注《伤寒论》桂枝汤方后注开始,笔者对于“正常汗出”,进行了一些贴近临床且符合经典原意的研究工作。
最早是对于“一时许”位置的考证。藉由这点,形成了笔者早先对于“正常汗出”三要素的总结,即:①一时许;②遍身;③微似有汗。通俗来讲就是三方面的要求:一是时间;二是范围;三是量。同时符合以上三点,便是正常的出汗。
在将“三要素”应用于广汗法取得很好临床疗效的同时,笔者发现了新的问题。除了时间、范围、量三方面之外,出汗还应该有第四方面的要求,即“势”:汗出应该持续和缓,而不是猛出猛停、乍汗乍休。
对于这点,仲景先师有过论述吗?
于是,笔者开始关注“漐漐”。
, http://www.100md.com
“漐漐”在《伤寒论》书中出现6次,《金匮要略》书中出现1次。
《伤寒论·卷第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温服,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伤寒论·卷第四·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伤寒论·卷第五·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伤寒论·卷第七·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六》:“凡发汗,欲令手足俱周,时出似漐漐然,一时间许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若病不解,当重发汗。汗多者必亡阳,阳虚不得重发汗也。”
, 百拇医药
《伤寒论·卷第九·辨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太阳病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则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知也,属十枣汤。”
《伤寒论·卷第九·辨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金匮要略·卷中·呕吐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服已须臾,啜稀粥一升,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汙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淋漓。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
可以看出,所有“漐漐”都与出汗有关。查阅资料,《集韵》云:“漐,汗出貌。一曰漐漐,小雨不辍也。”《汉语大词典》解释为“汗浸出不住貌。”无论是“小雨不辍”,还是“浸出不住”,都对于广汗法需要的“持续和缓”出汗(第四要素)提供了支持。《中医要籍重言研究》一书给“漐漐”的解读是“强调汗出之微细连绵”。
至此,对于“漐漐”的学习有了初步的成果,正常出汗标准的修订也得以有了经典的支撑,从“三要素”扩充为“四要素”。
到此,似乎可以止步了。
但是,笔者仍存疑虑。“漐”之本意究竟是怎样的?“漐漐”的确是表达汗出持续和缓的意思吗?《伤寒论·辨脉法》中“唇吻反青,四肢漐习者,此为肝绝也”之“漐习”与汗出有关吗?还是如《医用古汉语字典》中讲的“是振动的意思”呢……, 百拇医药(张英栋 山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
“漐漐”,是笔者将正常出汗的标准从“三要素”扩充为“四要素”的关键。从关注《伤寒论》桂枝汤方后注开始,笔者对于“正常汗出”,进行了一些贴近临床且符合经典原意的研究工作。
最早是对于“一时许”位置的考证。藉由这点,形成了笔者早先对于“正常汗出”三要素的总结,即:①一时许;②遍身;③微似有汗。通俗来讲就是三方面的要求:一是时间;二是范围;三是量。同时符合以上三点,便是正常的出汗。
在将“三要素”应用于广汗法取得很好临床疗效的同时,笔者发现了新的问题。除了时间、范围、量三方面之外,出汗还应该有第四方面的要求,即“势”:汗出应该持续和缓,而不是猛出猛停、乍汗乍休。
对于这点,仲景先师有过论述吗?
于是,笔者开始关注“漐漐”。
, http://www.100md.com
“漐漐”在《伤寒论》书中出现6次,《金匮要略》书中出现1次。
《伤寒论·卷第二·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温服,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伤寒论·卷第四·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
《伤寒论·卷第五·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伤寒论·卷第七·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六》:“凡发汗,欲令手足俱周,时出似漐漐然,一时间许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若病不解,当重发汗。汗多者必亡阳,阳虚不得重发汗也。”
, 百拇医药
《伤寒论·卷第九·辨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太阳病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则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知也,属十枣汤。”
《伤寒论·卷第九·辨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漐漐汗出,大便难,而谵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金匮要略·卷中·呕吐下利病脉证治第十七》:“服已须臾,啜稀粥一升,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汙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淋漓。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
可以看出,所有“漐漐”都与出汗有关。查阅资料,《集韵》云:“漐,汗出貌。一曰漐漐,小雨不辍也。”《汉语大词典》解释为“汗浸出不住貌。”无论是“小雨不辍”,还是“浸出不住”,都对于广汗法需要的“持续和缓”出汗(第四要素)提供了支持。《中医要籍重言研究》一书给“漐漐”的解读是“强调汗出之微细连绵”。
至此,对于“漐漐”的学习有了初步的成果,正常出汗标准的修订也得以有了经典的支撑,从“三要素”扩充为“四要素”。
到此,似乎可以止步了。
但是,笔者仍存疑虑。“漐”之本意究竟是怎样的?“漐漐”的确是表达汗出持续和缓的意思吗?《伤寒论·辨脉法》中“唇吻反青,四肢漐习者,此为肝绝也”之“漐习”与汗出有关吗?还是如《医用古汉语字典》中讲的“是振动的意思”呢……, 百拇医药(张英栋 山西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医院)